文档详情

仪式感助推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与研究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2.03KB
约7页
文档ID:242399936
仪式感助推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与研究_第1页
1/7

          仪式感助推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与研究                    【摘要】人生的许多时刻,确实需要借助一场仪式,来表达内心的庄重、真诚,赋予未来以期盼、祝福和新的意义我们在这个时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将带着清晰的印记储存在心里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太多的成长仪式值得回忆甚至铭记,入学开学、节日祝贺、心灵成长等助推班级文化建设,这些温情的生活细节,让平凡的日子散发温暖的光芒关键词】仪式 班级文化 助推成长什么是仪式感?法国童话小说《小王子》一书中,狐狸的回答最为精妙,“仪式”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史铁生说,怀着一颗虔敬的心,有意识地让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便是仪式感而班主任在班级文化管理中运用好“小仪式”,能助推班级文化的建设1. 迎接新“一”,助推班级文化归属感一年级新生,带着憧憬和好奇走进新的校园,他们对新学期充满了希望和期待这第一次的“亮相”就有着重大的意义1. 温情飞信专门为班级家长建立一个群,再写一段言简意赅、言辞诚恳的开学温馨提示这样的开学亮相,既节约了时间,又和家长们做了一次简短的沟通各位家长您好!我是2020级2班的班主任,非常幸运我成为了您孩子的班主任。

在这即将与您见面的时刻,我的心里满是憧憬与忐忑对于您的孩子,我满心的喜欢,喜欢他们的可爱与纯真为了提高开学报到的仪式感,明天请让孩子着装白色短袖、深色的下装,请带上你们愉快的心情参与开学典礼2. 正式亮相随着音乐的响起,一个个孩子牵着父母的手走过成长们,预示着迈入新的台阶,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那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容,这是对自己的肯定用稚嫩的小手在签名墙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从此翻开了小学生活的篇章;接过手中的入学通知书,拍下了“全家福”,由家长陪伴着参观校园,寻找“二小的那个ta”,完成后的奖励就是跟班主任合影,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对学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家长和孩子对入学活动的欣赏,更趣味性地接受新的班级和老师开学的仪式感深植孩童们的内心深处,这是他们的不同意义的“第一天”, 仪式让我们能够以直观强烈的方式,感受到这种改变和成长的力量,信心满满地开启新的征程,如同按下一个按钮,开启一个新的时刻,或是告别一段过往 2. 节日祝贺,助推班级文化存在感1.生日会上,总结成长每过一次生日,孩子们就又长大了一岁但我希望他们不只有岁数的增加,更应有精神的成长通过给孩子们集体过生日,可以给他们传递“感恩”“责任”“梦想”等美好的信念。

当主持人宣布完“小寿星”名单后,他们在热烈地掌声中上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教师给“小寿星”们送完寄语后,大家一起做游戏、表演、上蛋糕、唱生日歌接着,“小寿星”们会当场向父母说感恩的话,然后,播放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的视频,分享蛋糕,集体唱《感恩的心》对这样的活动,班里的小朋友很是有感触在这样的活动中,激励孩子们对生命的敬仰,对未来生活充满渴望和希望,让所有的孩子看到努力的方向,朝气蓬勃地去迎接未来的日子,“有生命自觉”2.六一节上,铭记回忆对一个人,重视仪式感是一种修养;对一个集体,重视仪式感是一种文化今年的“六一”成长仪式,有太多的点滴值得回忆第一个环节——光荣入队孩子们穿上班服,在家长的注视下,光荣地戴上红领巾,精神抖擞地在队旗下宣誓,深情庄重此刻,他们是主角,是时代的幸运儿,我自豪我骄傲我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第二个环节——爱的合照在结束了光荣的入队仪式后,孩子们接过一个个标记着光荣时刻的“你好红领巾”“红领巾心向党”“扣好人生第一扣子”等标语,和同学们一起留下这难忘的时刻第三个环节——赠送礼物爸爸妈妈赠送孩子成长礼,有的礼物是一本本课外书,希望孩子饱读诗书,智慧伴着成长;有的礼物是鞋子,希望孩子走好人生路;有的是一块手表,希望孩子珍惜每一个时刻……美好的寓意与期望,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情境里,得到了强化和渲染,被赋予了独特的精神价值和个性化属性。

人生并不会在举行仪式的这一天突然发生改变,我们的成长也绝非一日一时之功,而是贯穿人的一生隆重的仪式,在每个学生的内心产生了激荡的力量,这一力量会久久回旋那一刻因为有“我”的在场而变得格外有意义英国社会学家邓肯米切尔说:“仪式的意义在于通过隐喻或转喻来陈述心灵体验三、传统节日,助推班级文化使命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构建班级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而浪漫的历史文化长卷,多姿多彩、令人陶醉当我们以感恩、平和、虔诚的心态来解读这幅画卷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有取之不尽的惊喜与愉悦1.不足:当代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可能知道传统节日的日期和名字,却不知道由来和内容,甚至一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要低于西方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2.方法:在小朋友在小学校园度过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我利用传统节日这个载体,组织有效的班级活动,增强学生们感恩、孝道、和谐的观念比如:中秋节,由集体票选出的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让学生准备其他的故事,扮演故事主人公讲故事玉兔:月中玉兔;吴刚:伐挂树,活动中为学生准备中秋节的水果:柚子、月饼二年级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团团圆圆过中秋》的时刻,了解世界各地中秋的习俗,并交流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写下对亲人的祝福学生能畅所欲言,有的是对亲人的思念,有的则是对边疆战士的敬仰之情,有的则是对环卫工人的感激之情……其实,我们中国也是一个大家庭,引导到我们中国的地图上,还有一个地方没回来台湾的小朋友一直不能回到祖国的大家庭如果台湾回归祖国,那我们就会像月饼一样团团圆圆了现在,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或大人说些什么?那么月亮上到底有什么呢?你还知道跟月亮有关的知识?了解我国宇航员登月的故事长大后,你想像宇航员一样在月球上散步吗?我们现在就要做准备,许下中秋的愿望3.感想:活动中,展现学生发自内心的喜庆与深沉历经千百年,不论海内外,传统节日依旧能够吸引中华儿女广泛参与和共享,根源就在于她是美好人性的再现,是中华美德的缩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遗产,唤起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涌动着民族的使命感仪式感,其实是教师和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一些平淡无彩的日子变得熠熠生辉。

教育中若没有仪式感,学生的校园回忆哪来的着落点?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的时刻,这些时刻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助推学生的成长,带给我们久久的温暖2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