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20**年5月8日至 15日,本人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学的全日制在读 本、专科学生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 从消费意向、 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一定程 度解读了目前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 50 份,收回有效问卷 50份,其中本科类院校学生 30人,专科类院校学生20人;男生25人,女生25人,男女比例约为1 : 1调查结果一:吃饭穿衣花钱最多相关数据: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 食物支出占 41%,衣物支出占 13.1%调查和数 据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费 (衣、食、住、行 ) , 学习消费 (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 ) ,休闲娱乐消费 (休闲、健身、旅 游、娱乐等 ) 以及人际交往消费 ( 人情往来、恋爱 )等四大方面其中,在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 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 41%,衣物支出占 13.1%其他方面,休闲娱乐占 6.1%, 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 4.3%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 出之一 约 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 约 24.1%的被访者的 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 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面聚餐 的费用也在与日俱增, 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 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根据结果分析, 作为大学生, 作为即 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 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 在这方面, 女生的消费水 平要高于男生,在被调查的女生中,近三成拥有价格在 300 元以上的品牌服装调查结果二:恋爱花费每月百元相关语录: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如今, 馒头就咸菜, 省钱谈恋爱 已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信条 尽 管我们俩出去玩都十分节省,每个月还是要花费 100 多元钱的 某一名大二男 生说,他和女朋友都是农村的,而且是初中同学,尽管经济不宽裕,但两人要是 出去玩,买个糖葫芦、冰淇淋还是经常的其实,有很多大学生都在谈恋爱, 只不过有的人不愿意承认而已 另一大学生 说,有些学生之所以 保密 工作做得好, 主要是担心万一走不到一起, 会遭到同 学笑话或非议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两成(19%)的学生承认有男 (女)朋友, 其中有 30%的 男主角 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有 200 元据调查结果显示,对 于恋爱费用的来源, 有的是由 家里特别提供 的,有的是来自 勤工俭学 ,更多 的是从 生活费中支付 的调查结果三 : 聚会聚餐最高数千根据结果分析,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社交是很重要的,往往为了面子或者大气就到上着几千元的餐厅去请客吃饭。
调查结果四: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尽管爸爸、 妈妈都是工薪族, 但还是尽最大努力供我上学 昆明理工大学大三 某一学生说, 看到父母为自己上学花费很多, 心里也感觉很是愧疚, 但毕竟自己 还没有上班,不能挣钱假期打工挣的那点钱,贴补一下平常的生活还行,要是 自己供应自己上学,确实十分困难, 没有办法,只能靠老爸、老妈了 他说, 只要自己能上班挣钱了,会全力回报父母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经济消费水平、消费构成上存在着巨大差距 和差别,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 13500 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 1800元,年消 费支出均值为 4963.96 元( 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 ) ,这其中有 93.7%的大学生把 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据分析有 63%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 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有 30%多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 9.9%认为 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型消费,而大部分 (55%)的大学生则说不清自己到底属 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总述(分析报告):大学生多数是自进入大学开始,才更多的拥有选择消费的自主权有了更多消 费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能否处理好, 将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活。
消费的 安排直接的影响生活的质量, 毕竟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家长, 基本都是有 限定的不合理的消费会打乱个人的生活秩序,影响学习生活同时,大学生的 消费行为, 直接体现了其生活观、 享乐观、人行价值等价值观, 这对他们的学习、 生活乃至日后工作、 成才都有着重要影响 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 帮助他们 走出消费误区,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 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从 1998 到**年,短短 7年,中国大学生仅总数就从 108万激增到 **多万大学生人数大幅度 增加,愈加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出现 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 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 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 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 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 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因此全面细致地了 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正确 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则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 了基本的生活消费、 学习消费外, 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 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针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较高的 ' 现象 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对他所教的 052 班的 43 个学生做了一项 在校大学生 月生活费多少 的调查,调查发现,月费用 1000 元以上的人占 20%,月费用 500-1000 元的人,占 50左右%,月费用 500 元以下的人,占 30%左右在他们班 的学生当中,超过 35%的学生拥有电脑、约 60%的大学生拥有,因此网络与 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调查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 再穷也不能穷孩子 ,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 给钱,要物买物, 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 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 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他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中的趋同心理、攀比心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 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 多数同学在消费过程中 从众 性较强,这也就是 大学生消费时的 趋同心理 趋同心理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 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 也会随大流购买, 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 致性。
而趋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发展成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 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 追名 牌、追流行许多大学生就是这样以拥有各类名牌 ( 而不是用优异的学业或特殊 的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 则认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第一是早 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 第二是畸型消费,消费内 容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 ; 第三是豪华型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 派; 第四是炫耀消费,把高消费当做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 ; 第五是悬 空消费,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 ; 第六是情绪 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