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治制度史作业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KB
约5页
文档ID:287434110
政治制度史作业_第1页
1/5

皇帝谥号略论谥号,就是王、公、卿、大夫(口汉代起则是皇帝、大臣、亲贵、士大夫)死 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是对其一生事迹的总结,冇盖棺定论的意味按传 统说法,谥号起始于周,周公旦和姜了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Z 始《周礼》说:“小丧赐谥《逸周书•谥法解》「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 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 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岀 于己,名生于人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 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最迟至周穆王而后,这一说法现在得到广泛 认同谥号的出现比庙号要早八百年,而谥的范围也不限于帝王,地位较高或较有 身份的人也有谥号,但这些人往往由帝王赐谥故除对涪王可以称呼其“谥号" 外,也可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这种称呼是一种尊重的称呼但通常意 义上人们见到最多的还是对帝王的谥号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 孔甲、盘庚、帝辛,但这是排行述是干支史学界述有争议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 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但早期谥号往往为自称比如“周文王”,“周武土”,后 来的“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但到秦朝废除了谥法,据《史记•始皇本 纪》记载“制曰:朕闻太占有号毋谥,中占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贝IJ了 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後世以 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故秦始皇曾一度废除谥号制度,直到西 汉建立之后乂恢复了谥号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府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 就是庙号,汉文帝、汉武帝就是谥号,康熙、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在早期封 建王朝谥号用得多,唐宋以后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只敬七代祖先,但如有庙号的祖先就一•代 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 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府里据《文选•班固•典引》所记“宏亮洪业,表相 祖宗蔡邕注:“始受命为祖,继中为宗,皆不毁庙Z称也起初,冇府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太祖,刘彻是世宗,刘询是中 宗,刘秀是世祖等,不是每一个皇帝身后都有庙号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 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或者是有保全社稷犬功, 号称中兴的皇帝如汉太祖刘邦(刘邦庙号是太祖,习惯称高祖)、唐高祖李渊、 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 是完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 的,所以也是世祖,另外玄烽(爱新觉罗•玄烽,即康熙帝)被叫做圣祖,也是中 国历史上绝无仅冇的。

但也冇滥封的,曹魏吋,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不是世祖 文皇帝,曹睿活着的吋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很被后世嘲笑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始自西元前 140年,这一年是汉武帝建元元年这是中国丿力史乃至世界丿力史上第一个年号 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冇的几年换一次,偶冇的一年要换几 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 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 她述用过四个字的而南梁武帝萧衍亦使用过三字的年号本來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 从唐开始就谁都冇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 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 个年号(正统,天顺),因为他被瓦刺俘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冋来后成了太 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夺门Z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冇两个年号 另外同治原來的年号叫祺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 年号改作同治,原來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以死者生前所作所为作为评判标准;二是 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

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 的谥号是朝廷炀予的谥号带冇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谥号中所用字來门于谥法,据《逸周书•谥法解》所记载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壬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 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 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靖民则法bl皇 徳象天地bl帝 仁义所往曰王 、'/:志及众曰公 执应八方曰侯0 赏庆刑威曰君 从之成群曰君 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 照临四方曰明 谱诉不行曰明 经纬天地曰文 道徳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绥柔士民曰徳 谏争不威bl徳 刚彊直理曰武 威彊敌徳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夸志多穷曰武 安民立政bl成 渊源流通曰康 温柔好乐曰康 安乐抚民曰康 合民安乐曰康 布徳执义曰穆 中情见貌曰穆 容仪恭美曰昭 昭徳有劳曰昭 圣闻周达曰昭 治而无管曰平 执事有制曰平 布纲治纪曰平 由义而济曰景同于天地 民往归之 志无私也所执行八方应之能行四者 民从之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 厚于礼以明照之逆知之,故不行 不耻下问 惠以成政。

惠而有礼 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不以威拒谏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迪直 与有徳者敌以兵征,故能定 法以正民,能使服 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政以安定好丰年,勤民事 无四方之虞富而教之 有仪可象,行恭可美圣圣通合无灾罪也 不任意施之政事用义而成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谥法中规定了若干个冇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屈表扬的冇:文、武、 景、烈、昭、穆等;屈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 悼等但也有i些例外的谥号,例如质帝、冲帝、少帝,不是正式的谥号是后人 称呼的且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废帝、末帝是一朝最后的皇帝,这种称呼 后人加的不是正式的谥号献帝、顺帝,也是亡国之君,是正式谥号但其中包 含了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 无仅有的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给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还冇一个是 多尔衮,他手握大权,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只是权宜之计,不出一 个刀,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 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 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簧王、赵孝成王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议定以“皇 帝”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吋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 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汉代乂恢复了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 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 为两个宇: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唐宋时期是谥法人发展的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人谥以美足其虚 荣心的工具,同吋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武则天吋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 先例,打破了皇帝一、两字谥号的旧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 的先例,冇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 元739年)受尊号为“元圣文神武皇帝”帝后也可有尊号,后來称作徽号如清 代同治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 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椿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等十 六个宇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 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 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明清吋期,谥法内容基木固定下来。

首先是各筹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如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 大臣2字其次,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耍取决于“圣裁”据统计, 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 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 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谥号中述冇一种私谥,这是冇名望的学者、土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 吏为Z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來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 其谥号外,称呼高官司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冇些人的谥 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 明)等柏杨说中国传统文化冇四大无聊,“谥号”是其一(另三大无聊是“年号”、“正 统”和“避讳”)从总体上看,站在终点看谥号,可谓无聊,而又不仅仅是无 聊纵向地看,它开始有些积极意义,促使帝王大臣少作恶多为国为民立功,后 来才演变成无聊、可笑,保护没落的封建制度正如那句名言:“靡不有初,鲜 克有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