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腮腺的解剖及常见疾病ppt课件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27MB
约30页
文档ID:585701404
腮腺的解剖及常见疾病ppt课件_第1页
1/30

腮腺解剖及其常见疾病腮腺解剖及其常见疾病学习园地学习园地; 腮腺〔腮腺〔PAROTID GLANDPAROTID GLAND〕是最大的一对涎腺,重〕是最大的一对涎腺,重约约1515~~3030克,位于面侧区,外耳道的前下方及克,位于面侧区,外耳道的前下方及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窝内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窝内呈不规那么的锥体形,底向外侧,尖向内侧突呈不规那么的锥体形,底向外侧,尖向内侧突向咽旁向咽旁可分为浅、深两部,通常以下颌骨后缘或以面可分为浅、深两部,通常以下颌骨后缘或以面神经作为两者的分界神经作为两者的分界一、腮腺的位置及形状一、腮腺的位置及形状; 腮腺程度断面〔右侧下面观〕腮腺程度断面〔右侧下面观〕; 上缘:邻接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上缘:邻接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下缘下缘: :平下颌角平下颌角前缘: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的后缘前缘: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的后缘后缘:邻接乳突肌前缘及胸锁乳突肌的上部后缘:邻接乳突肌前缘及胸锁乳突肌的上部二、腮腺毗邻构造二、腮腺毗邻构造; ; 腮腺组织学腮腺组织学v腮腺为复管泡状腺,外表覆有结缔组织被膜,结缔腮腺为复管泡状腺,外表覆有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腺体分隔为假设干个小叶,血管、组织伸入腺内,将腺体分隔为假设干个小叶,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也伴随走行其间淋巴管和神经也伴随走行其间v腺本质由分支的导管及末端的腺泡组成腺本质由分支的导管及末端的腺泡组成v腺泡为纯浆液性腺泡腺泡为纯浆液性腺泡v导管包括闰管、纹状管、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导管包括闰管、纹状管、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 腮腺组织学图腮腺组织学图; 三、腮腺导管三、腮腺导管v腮腺管〔腮腺管〔parotid ductparotid duct〕〕: :长约长约5 5~~7cm7cm,从腮腺浅部,从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在颧弓下的前缘发出,在颧弓下1.5cm1.5cm处,穿过颊肌,开口于处,穿过颊肌,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处颊粘膜上的腮腺乳头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处颊粘膜上的腮腺乳头; 四、腮腺的断层解剖四、腮腺的断层解剖v腮腺是脂肪性腺体组织,正常腮腺是脂肪性腺体组织,正常CTCT上呈低密度,低于上呈低密度,低于周围的肌肉密度,但高于皮下、颞下窝及咽旁间隙周围的肌肉密度,但高于皮下、颞下窝及咽旁间隙内的脂肪内的脂肪; 五、腮腺深、浅叶的划分五、腮腺深、浅叶的划分vU U线:经过下颔后静脉最线:经过下颔后静脉最背侧点与同侧颈椎骨最背侧点与同侧颈椎骨最背侧点的连线背侧点的连线v以以U U线替代面神经来划分,线替代面神经来划分,便于病变定位便于病变定位; 六、腮腺常见疾病六、腮腺常见疾病v腮腺炎症腮腺炎症v腮裂囊肿腮裂囊肿v良性肿瘤:以良性混合瘤〔多形性腺瘤〕、腺淋巴良性肿瘤:以良性混合瘤〔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瘤〔WarthinWarthin瘤〕多见,血管瘤、淋巴管瘤、脂肪瘤瘤〕多见,血管瘤、淋巴管瘤、脂肪瘤等少见等少见v恶性肿瘤:较常见有恶性混合瘤、粘液表皮样癌、恶性肿瘤:较常见有恶性混合瘤、粘液表皮样癌、腺癌、腺泡细胞癌和乳头状囊腺癌等腺癌、腺泡细胞癌和乳头状囊腺癌等; 腮腺炎症腮腺炎症v临床表现:可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常反临床表现:可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常反复肿胀,间隔期不等复肿胀,间隔期不等vCTCT表现:腮腺体积弥漫性增大,正常腺体的低密度表现:腮腺体积弥漫性增大,正常腺体的低密度脂肪影可为炎性增生结节替代,加强扫描多均匀强脂肪影可为炎性增生结节替代,加强扫描多均匀强化,叶间间隔和包膜可有增厚化,叶间间隔和包膜可有增厚; 女,女,4343岁岁双侧腮腺双侧腮腺炎炎; 腮裂囊肿腮裂囊肿v属先天性疾病,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腮弓和腮裂未能属先天性疾病,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腮弓和腮裂未能正常交融或闭锁不全所致。

正常交融或闭锁不全所致v生长缓慢,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生长缓慢,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20 20 ~~ 50 50 岁以3030岁左右多见,岁左右多见,; v主要病症为腮腺区或颈侧无痛性肿块,大小不定,主要病症为腮腺区或颈侧无痛性肿块,大小不定,可缓慢生长,常合并有瘘管,继发感染常发热,疼可缓慢生长,常合并有瘘管,继发感染常发热,疼痛,瘘管有脓性分泌物和粘液流出痛,瘘管有脓性分泌物和粘液流出 vCTCT表现为边境清楚囊性密度,囊壁薄且均匀,加强表现为边境清楚囊性密度,囊壁薄且均匀,加强可见强化,囊液密度均匀,常合并感染,囊壁增厚,可见强化,囊液密度均匀,常合并感染,囊壁增厚,周围界面模糊,加强囊壁强化囊液密度增高周围界面模糊,加强囊壁强化囊液密度增高; 男,男,3636岁岁左侧腮裂左侧腮裂囊肿囊肿; 良性混合瘤良性混合瘤v是涎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是涎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70%70%,常见于,常见于30-5030-50岁青壮年,性别无差别,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软岁青壮年,性别无差别,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软组织肿块组织肿块vCTCT表现:腮腺内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表现:腮腺内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缘光滑,与正常腺体分界清楚,加强扫描呈均匀边缘光滑,与正常腺体分界清楚,加强扫描呈均匀或环形强化;较大者呈密度不均匀,其内可有液化或环形强化;较大者呈密度不均匀,其内可有液化坏死、陈旧出血和囊性变坏死、陈旧出血和囊性变; 女,女,3636岁岁病理:左侧腮腺病理:左侧腮腺混合瘤混合瘤; 病病理理::双双侧腮腮腺腺混混合合瘤瘤女,女,4747岁岁; 腺淋巴瘤〔腺淋巴瘤〔WarthinWarthin瘤〕瘤〕v发病仅次于混合瘤,占发病仅次于混合瘤,占5%5%~~10%10%v常见于常见于5050岁以上,男性多见,常为多发或双侧发病,岁以上,男性多见,常为多发或双侧发病,多位于腮腺浅叶下极多位于腮腺浅叶下极v临床主要表现为质地较软的无痛性软组织肿块临床主要表现为质地较软的无痛性软组织肿块; vCTCT表现:单个或多个圆形、椭圆形肿块,大小普通表现:单个或多个圆形、椭圆形肿块,大小普通在在2cm2cm~~3cm3cm,边境明晰锐利,内部密度不均匀,加,边境明晰锐利,内部密度不均匀,加强扫描强化程度与多形性腺瘤近似,可明晰显示肿强扫描强化程度与多形性腺瘤近似,可明晰显示肿瘤内坏死、囊变区瘤内坏死、囊变区; 男,男,5454岁岁病理:右侧腮腺病理:右侧腮腺腺淋巴瘤腺淋巴瘤; 混合瘤恶变混合瘤恶变v肿瘤生长速度加快,并呈侵润性生长肿瘤生长速度加快,并呈侵润性生长v与周围组织边境不清,包膜不完好与周围组织边境不清,包膜不完好v加强强化程度高于良性混合瘤加强强化程度高于良性混合瘤v肿瘤外表出现破溃肿瘤外表出现破溃; 恶性混合瘤女,女,3131岁岁病理:右侧腮腺病理:右侧腮腺混合瘤恶变,呈混合瘤恶变,呈侵袭性生长侵袭性生长; 粘液表皮样癌粘液表皮样癌v腮腺内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腮腺内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v以以30-5030-50岁多见,无性别差别岁多见,无性别差别v临床表现为粘连固定的肿块,触之较硬,边缘不清,临床表现为粘连固定的肿块,触之较硬,边缘不清,部分可在颈部触及肿大的淋巴结部分可在颈部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粘液表皮样癌粘液表皮样癌vCTCT表现:多为边境不清、轮廓不规那么的肿块,密表现:多为边境不清、轮廓不规那么的肿块,密度不均匀,内部可出现坏死,加强扫描后成不均匀度不均匀,内部可出现坏死,加强扫描后成不均匀轻度或中度强化,常于患侧颈动脉鞘区见多发肿大轻度或中度强化,常于患侧颈动脉鞘区见多发肿大淋巴结淋巴结; 男,男,3636岁岁病理:左侧腮腺病理:左侧腮腺粘液表皮样癌,粘液表皮样癌,呈浸润性生长呈浸润性生长; 小小 结结v腮腺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边境清楚,周围腮腺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边境清楚,周围脂肪间隙明晰,多位于浅叶,可见囊变或钙化脂肪间隙明晰,多位于浅叶,可见囊变或钙化v腮腺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边境模糊,与周腮腺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边境模糊,与周围组织粘连,多位于深叶,可伴有淋巴结转移围组织粘连,多位于深叶,可伴有淋巴结转移vCTCT、、MRMR不能鉴别详细组织学类型,但综合病变的特不能鉴别详细组织学类型,但综合病变的特点和临床资料可初步评价肿瘤的良恶性点和临床资料可初步评价肿瘤的良恶性; 学习园地学习园地福福州州总总医医院院医医学学影影像像中中心心;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