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高一下学期物理同步测试( 4)—— 《动量定理》本试卷分第一卷(挑选题)和第二卷(非挑选题)两部分 .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第一卷(挑选题,共 40 分)一、挑选题(每道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道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 4 分,对而不全得 2 分;)1.以下关于动量的说法正确选项 ( )A .质量大的物体的动量肯定大B.质量和速率都相同的物体的动量肯定相同C.一个物体的速率转变,它的动量肯定转变D.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它的动量肯定转变2.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在与水平方向成 θ 角的恒定推力 F 作用下, 由静止开头运动,在时间 t 内推力的冲量和重力的冲量大小分别为( )A . Ft ; 0 B .Ftc osθ ; 0 C. Ft ; mgt D. Ftcosθ; mgt 3.下面关于物体动量和冲量的说法正确选项 ( )A .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越大,它的动量也越大B.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不为零,它的动量肯定要转变C.物体动量增量的方向,就是它所受冲量的方向D.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它的动量变化就越快 4.以下运动中,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不相等的是( )A .匀速圆周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C.平抛运动 D .匀减速直线运动 图 15.如图 1 所示,一铁块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以速度 v 抽出纸条后,铁块掉在地上的 P 点.如以 2v 速度抽出纸条,就铁块落地点为 ( )A .仍在 P 点 B .在 P 点左边C.在 P 点右边不远处 D .在 P 点右边原水平位移的两倍处6.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并排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用一水平外力 F 推动甲物体,同时与 F 相同方向给物体乙一个瞬时冲量 I ,使两物体开头运动;当两物体重新相遇时 ( )A .甲的动量为 I B .乙的动量为 2IC.经受的时间为 2I /F D .所经受的时间为 I/F 7.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 F 1、 F2 的作用, F 1、 F2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 2 所示,假如该物体从静止开头运动,当该物体具有最大速度时, 物体运动所经受的时间和具有的最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大动量是( )A . 5s, 10 kgm/s B .5s, 25 kgm/sC. 10s, 10 kgm/s D .10s, 25 kgm/s8.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恒力 F1、F 2 的作用下沿同始终线运动, 图 2p它们的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3 所示,设甲在 t1 时间内 甲受到的冲量大小为 I 1,乙在 t2 时间内受到的冲量大小为 I 2,就由图可知( )A . F1 >F 2 I1 = I2 乙B. F1 <F2, I1 = I2 tC. F1 =F2 , I1 > I2D. F1 =F 2 ,I 1< I2O t1 t 2图 39.“蹦极”是英勇者的运动,如图 4 为蹦极运动过程示意图;某人身系 p弹性绳自高空 p 点自由下落,其中 a 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 c 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 b 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稳位置;不计空气 a阻力,就以下说法中正确选项( ) bA .从 p 至 c 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等于弹性绳的冲量大小 cB.从 a 至 c 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大于弹性绳的冲量大小 图 4 C.从 p 至 c 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等于人克服弹力所做的功D.从 a 至 c 的过程中加速度保持方向不变10.物体在恒定的合力 F 作用下做直线运动, 在时间 Δ t1 内速度由 0 增大到 v,在时间 Δ t2内速度由 v 增大到 2v,设 F 在 Δ t1 内做的功是 W1,冲量是 I 1;在 Δ t2 内做的功是 W2, 冲量是 I 2;那么 ( )A . I1< I2, W1=W2 B . I 1< I2, W1< W2C. I1 = I2 , W1=W2 D .I 1 = I 2, W1< W2第二卷(非挑选题,共 60 分)二、填空题 (每道题 6 分,共 24 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1.一物体的质量为 2 kg,此物体竖直落下,以 10 m/s 的速度遇到水泥地面上,随后又以8 m/s 的速度被反弹起, 如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就小球与地相碰前的动量是 ,相碰后的动量是 ,相碰过程小球动量的变化是 .12.一个质量 2 kg 的物体,以初速度 10 m/s 水平抛出, 就抛出时动量的大小为 kg m/s;1 s 末物体的动量大小为 kgm/s,这 1 s 内动量的变化大小为 kgm/s,方向为 . 这 1 s 内重力的冲量大小为 Ns.方向为 ( g=10 m/s2)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13.一质量为 100 g 的小球从 0.80 m 高处自由下落到一厚软垫上 .如从小球接触软垫到小球陷至最低点经受了 0.20 s,就这段时间软垫对小球的冲量为 .14.物体 A、B 质量之比 mA∶ mB =3∶ 1,使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沿水平地面滑行 .假如 A、B 两物体受到相同大小的阻力, 那么它们停下来所用时间之比如 tA∶ tB= .假如A、B 两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那么它们停下来所用时间之比 tA ∶tB= .三、运算题(共 36 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运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5.(12 分)如图 5 所示,一颗质量为 m 的子弹以水平初速 v0 穿过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紧 挨着的两木块,所经受时间分别为 t1 和 t2. 设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所受阻力恒为 F, 两木块质量分别为 mA 和 mB,就子弹穿过两木块后, 子弹和两木块的速度分别为多大?图 5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16.( 12 分)体重是 60kg 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由于弹性安全带的爱护,使他悬 挂起来,已知弹性安全带缓冲时间是 1.2s,安全带长 5m,就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多大?( g=10m/s2)17.( 12 分) 质量为 M 的金属块和质量为 m 的木块用细线连在一起, 从静止开头以加速度a 在水中加速下沉,经时间 t1,细线断了; 求:( 1)再经时间 t2,木块刚好停止下沉,此时金属块下沉的速度 v 为多大?( 2)细线断后再经时间 t3,金属块下沉的速度为 v1,木块此时的速度 u 为多大?(设在题目所求范畴内,金属块与木块既没有沉入水底也没有露出水面,不计水的阻力)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参考答案1.【答案】 CD【解析】 依据动量的定义,它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因此它由质量和速度共同打算 .故A 错.又由于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而质量和速率都相同的物体,其动量大小肯定相同,但方向不肯定相同,故 B 错 .一个物体的速率转变 .就它的动量大小就肯定转变,故 C 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就它的速度就肯定发生了变化,它的动量也就发生了变化,故 D 对.2.【答案】 C【解析】 由 I=Ft 知,某一个力的冲量由这个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打算,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IF =Ft , IG= mgt.3.【答案】 BCD【解析】 由 Ft= Δ p 知, Ft 越大, Δ p 越大,但动量不肯定大,它仍与初状态的动量有关;冲量不仅与 Δp 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同 . 由 F = pt动量变化越快 .4.【答案】 Ap 知,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解析】 B 、C、D 三选项表达的运动受到的合外力均为恒力,故每种运动相等时间内合外力的冲量相等,由动量定理知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也相等 .5.【答案】 B【解析】 纸条抽出的过程,铁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肯定 .以 v 的速度抽出纸条,铁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时间较长, 铁块获得速度较大, 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较大 .以 2v 的速度抽出纸条的过程 .铁块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时间较短, 铁块获得速度较小, 平抛运动的位移较小,故 B 选项正确 .6.【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 甲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乙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据此可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6 所示;对乙有, I =mv0,从图中可看出,当相遇时, v 甲=2v 乙,所以甲的动量为 2I ;乙的动量不变;所经受的时间对甲由动量定理 得 2I =FΔ t,所以时间为 2I/F;7.【答案】 B【解析】从图中看出,两个力共线反向,且 F1 随着时间延长而v甲2v0乙v0tO图 65F2减小, F2 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大,在开头一段时间里, F1 大于 F 2, 图 7所以物体动量在不断增大;当 t= 5s 时, F1=F2,物体速度达到最大值;然后物体开头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做减速运动;所以,当 t=5s 时,物体有最大速度;作出 F 合— t 图,如图 7 中虚线所示,由 I =FΔ t 可在,在 F— t 图中,图中 “面积 ”在数值上等于冲量的大小,所以1pmax=2105=25 kgm/s8.【答案】 A【解析】由图可看出, Δ p1 与 Δ p2 大小相等,依据动量定理可知 I1 = I2,由于 t 1< t2,依据 I =Ft 可知 F1> F2;9.【答案】 AC【解析】 人从 p 运动到 c 过程中动量变化为 0,而人受重力和绳子弹力作用,故由动量 定理知这两个力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A 正确;对 B ,应为从 a 至 c 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小于弹性绳的冲量大小; 对 C,从 p 至 c 过程中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有 WG-W 弹=0,所以重力所做的功等于人克服弹力所做的功; b 点处重力和绳子弹力 平稳,所以在 ab 间是重力大于弹力,加速度方向向下;在 bc 间重力小于弹力,加速 度方向向上;10.【答案】 D【解析】在时间 Δ t1 内, I 1 =FΔ t1 =mv=Δ p1,在时间 Δ t2 内, I 2 =FΔ t2=2mv- mv = mv=Δ p2,所以 I 1 = I 2 ;由于两次经受时间相同,但在时间 Δ t2 内平均速度大于在时间 Δt1 内的平均速度,所以后一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于前一段时间内的位移,由 W=FS知 W1< W2;或:由于前后两次动量变化相同,所以由动量定理知,前后两次力的作用时间相同,冲量相同;对于做功大小的判定,也可以直接由动能定理看前后两次动能的变化的大小;11.【答案】 -20 kgm/s; 16 kgm/s; 36 kgm/s【解析】 碰地前的动量 p=mv=-2 10 kg m/s= -20 kg m/s;碰后的动量 p′=mv′ =28kg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