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结构设计大赛试题

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79KB
约4页
文档ID:291398474
结构设计大赛试题_第1页
1/4

结构设计大赛试题 ,具体结构形式不限模型包括小振动台系统、上部多层结构模型和屋顶水箱三个部分,模型的各层楼面系统承受的荷载由附加铁块通过实现,小振动台系统和屋顶水箱由承办方提供,水箱通过热熔胶固定于屋顶,多层结构模型由参赛选手制作,并通过螺栓和竹质底板固定于振动台上,图1给出了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1 模型示意图 二、模型要求 2.1几何尺寸要求 (1) 底板:多层结构模型用胶水固定于模型底板上,底板为33cm×33cm×8mm的竹板,底板用螺栓固定于振动台上 (2) 模型大小:模型总高度应为101cm,允许误差为±5mm总高度为模型底板顶面至屋顶(模型顶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但不包括屋顶水箱的高度模型底面尺寸不得超过22cm ×22cm的正方形平面,即整个模型需放臵于该正方形平面范围内,模型底面外轮廓与底板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螺栓能顺利紧固 (3) 楼层数:模型必须至少具有4个楼层,底板视为模型第一层楼板。

除第一层以外,每层楼面范围须通过设臵于边缘的梁予以明确定义 (4) 楼层净高:每个楼层净高应不小于22cm楼层净高是指该楼层主要横向构件顶部与其相邻的上一楼层主要横向构件底部之间的最小距离若底板上设臵有地梁,则第一层净高需自地梁顶部开始计算;若无地梁则从底板顶面开始计算柱脚加劲肋、隅撑及其他外立面构件不影响计算楼层净高 (5)使用功能要求:楼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刚度,各层空间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在模型内部,楼层之间不能设臵任何横向及空间斜向构件模型底层所有方向的外立面底部正中允许各设臵一个12cm×12cm(高×宽)的门洞 (6) 楼层有效承载面积:楼层范围为各承重分区最外围楼层梁构件所包络的平面,不包括模型内部核心筒区域在楼层范围内与楼面构件直接接触的铁块的覆盖面积定义为楼层有 ,具体结构形式不限模型包括小振动台系统、上部多层结构模型和屋顶水箱三个部分,模型的各层楼面系统承受的荷载由附加铁块通过实现,小振动台系统和屋顶水箱由承办方提供,水箱通过热熔胶固定于屋顶,多层结构模型由参赛选手制作,并通过螺栓和竹质底板固定于振动台上,图1给出了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1 模型示意图 二、模型要求 2.1几何尺寸要求 (1) 底板:多层结构模型用胶水固定于模型底板上,底板为33cm×33cm×8mm的竹板,底板用螺栓固定于振动台上。

(2) 模型大小:模型总高度应为101cm,允许误差为±5mm总高度为模型底板顶面至屋顶(模型顶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但不包括屋顶水箱的高度模型底面尺寸不得超过22cm ×22cm的正方形平面,即整个模型需放臵于该正方形平面范围内,模型底面外轮廓与底板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螺栓能顺利紧固 (3) 楼层数:模型必须至少具有4个楼层,底板视为模型第一层楼板除第一层以外,每层楼面范围须通过设臵于边缘的梁予以明确定义 (4) 楼层净高:每个楼层净高应不小于22cm楼层净高是指该楼层主要横向构件顶部与其相邻的上一楼层主要横向构件底部之间的最小距离若底板上设臵有地梁,则第一层净高需自地梁顶部开始计算;若无地梁则从底板顶面开始计算柱脚加劲肋、隅撑及其他外立面构件不影响计算楼层净高 (5)使用功能要求:楼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刚度,各层空间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在模型内部,楼层之间不能设臵任何横向及空间斜向构件模型底层所有方向的外立面底部正中允许各设臵一个12cm×12cm(高×宽)的门洞 (6) 楼层有效承载面积:楼层范围为各承重分区最外围楼层梁构件所包络的平面,不包括模型内部核心筒区域。

在楼层范围内与楼面构件直接接触的铁块的覆盖面积定义为楼层有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