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三讲 笔迹检验原理及笔迹特征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51MB
约78页
文档ID:48610582
第十三讲 笔迹检验原理及笔迹特征_第1页
1/78

第十三讲 笔迹检验原理及笔迹特征一、笔迹检验的科学依据 (一)笔迹检验及笔迹学概述 (二)笔迹检验原理 二、笔迹特征 (一)笔迹的概貌特征 (二)局部安排特征 (三)文字写法特征(四)错别字特征 (五)搭配比例特征 (六)笔顺特征 (七)运笔特征 (八)笔痕特征参考书 :一、笔迹检验的科学依据1.笔迹检验概述(1)笔迹检验笔迹检验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 较鉴别,确定其是否为同一人笔迹的专门 手段 (一)笔迹检验及笔迹学概述①物证笔迹与嫌疑人的笔迹是否 同一人笔迹②一份文件上的几部分笔迹是否 同一人笔迹③多份文件物证上的笔迹是否同 一人的笔迹(2)笔迹检验的任务①根据笔迹认定作案人 ②根据笔迹串并案件 ③根据笔迹鉴别文件的真伪 ④根据笔迹发现犯罪嫌疑人 ⑤根据笔迹确定参与作案的人数 (3)笔迹检验的作用(1)笔迹学的概念 笔迹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语言 学、文字学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书 写人笔迹的形成,书写人书写习惯的规律 和特点,以及笔迹检验的原理和方法,确 定笔迹书写人的一门应用学科2.笔迹学①笔迹形成的生理、心理基础 ②笔迹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 ③笔迹的构成及其变化规律 ④笔迹特征的价值 ⑤笔迹检验的方法(2)笔迹学的研究内容①自我实践法 ②深入观察法③抽样统计法④具体分析法 ⑤积极实践法(3)笔迹学的研究方法3.言语效应器及其机能(1)条件反 射的建立 俄国伊凡·巴甫 洛夫(Ivan Pavlov)的“条件 反射理论” 4.书写活动① 反射与反射弧反射是有机体对外界和内部刺激的 规律性的应答。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解剖学基础, 即从刺激到反应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 、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环 节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 经过学习、训练建立起来的,是大脑皮 层有关中枢之间的“暂时联系”接通的 结果A.后天获得的B.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C.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 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相结合②条件反射的形成①书写有关中枢调节感受器接受刺 激物的作用②书写运动中枢根据对刺激物的感 知,发出外导神经冲动到达书写运动器 官③手、肘等肌肉群的运动,作出动 作反应,笔迹形成 (2)书写活动的形成写动力定型的最大特点是其活动 的“自动化”3)书写动力定型的形成5.书写技能与书写习惯(1)书写技能①技能概述A.认知阶段B.联系阶段C.自动化阶段②书写技能的形成阶段A.识字B.仿写C.表达A.由生疏的低级阶段到熟练的高级阶 段B.提高过程的先快后慢C.由共性化到个性化③书写技能发展变化的规律将书写人经过反复训练巩固下来的, 已经成为其个人需要的,一时难以改变的 那部分书写技能称为书写习惯 (2)书写习惯①初学阶段 ②提高阶段A.书写运动的“自动化”B.词汇逐渐丰富C.书写技能逐渐提高 ③定型阶段1.书写运动成为自动化的过程2.书写技能具有因循守旧的特点 1.笔迹的反映性笔迹的反映性是指笔迹反映书写活动 ,暴露书写习惯的必然性。

(1)书写习惯具有自主性①注意的局限性 ②不可能完全“意在笔先”③违背习惯的意志行动难以持久 ④改变笔迹只能以固有的习惯与 技能为基础(二)笔迹检验原理2.书写习惯具有能动性(1)汉字书写规则的制约作用 (2)视觉及其表象的监督矫正作用 (3)运动觉及其表象的调节作用 (4)大脑机能的整体协调作用笔迹的自身同一性是指人在不同时 间形成笔迹都保持着基本特征,其自身 存在着同一关系的属性 (1)书写习惯的可变性①书写水平的逐步提高②新旧特征陆续更替③逐步掌握每种字体和书体的书写要求④书写技能部分退化 (2)书写习惯的稳定性3.笔迹的自身同一性笔迹的总体特殊性是指每个人的 笔迹特征的总和互不相同1)书写习惯具有特殊性①个人素质的差别②外界影响的差别③社会规范与规则的宽容性 4.笔迹的总体特殊性(2)书写习惯具有共同性①社会规范与规则的约束②共同教育与环境的影响③互相学仿形成的笔迹的相似性1.笔迹的反映性为笔迹检验提供 了物质基础2.笔迹的自身同一性是笔迹检验 的基本条件3.由特征总和构成的笔迹总体特 殊性,是笔迹检验的根据小 结二、笔迹特征(一)笔迹的概貌特征笔迹的概貌特征是指纵观整篇笔迹 的全貌所能发现的比较明显的基本特征 。

1.书写水平特征(1)运笔的熟练程度(2)文字的结构(3)文字的布局(4)写字用字是否符合规范2.字形特征 (1)基本笔画的长短 (2)基本的运笔方向 (3)基本的运笔形态 3.字体特征4.字的大小特征 5.文字的整体布局特征 (1)字行的方向与形态 (2)字间、行间的间隔 (3)字行与格线的关系 (4)页边的大小与形态 影响因素:① 笔的种类② 持笔位置③ 字数④ 纸幅字的大小作为反映书写习惯的笔迹 概貌特征之一,在笔迹检验中具有一定 的鉴别意义二)局部安排特征1.分段开头位置特征2.程式语安排特征3.字间组合特征 (三) 文字写法特征1.现行规范写法2.异体写法(1)繁体字(2)旧异体字常见异体字 旧异体字 杯矩是挂括胡乃咳罕见异体字(视)(野)(粗)(混)(婪)(最)(侃)(咱)二次简化字 (3)曾用简化字1977年12月20日 248个 (4)地区性习俗简化字(5)职业性习俗简化字3.行草写法 4.简缩写法 5.外来写法 牌要卡胎检材样本案例 北京“2·11”案 (1)(四)错别字特征1.错字(1)笔画的增减(2)结构的颠倒错字在笔迹检验中的特殊意义: ①具有稳定性 ②具有特殊性 检材样本案例 北京“2·11”案(2 )(1)同音别字义无反(返)顾 大放绝(厥)词直接(截)了当 流言非(蜚)语崇洋迷(媚)外2.别字(2)形近别字 负偶(隅)顽抗 如火如茶(荼) 鬼鬼崇崇(祟) 签暑(署)针炙(灸) (3)义近别字 残(惨)无人道 辣(棘)手(五)搭配比例特征 1.搭配特征搭配特征是指笔画或偏旁之间交接部 位和相对位置的高低、远近关系。

1)笔画的交接位置(交接位置偏高) (交接位置适中) (交接位置偏低) (2)邻位笔画的距离(3)偏旁之间的位置比例特征是指笔画和偏旁之间的大 小、长短、宽窄的关系1)笔画的长短 2.比例特征(2)偏旁之间的大小 笔顺是指书写时形成每一笔画的先 后顺序1.笔顺的分类(1)规范笔顺 (2)通用笔顺(六)笔顺特征(3)特殊笔顺2.笔顺的判断 (1)观察起收笔动向 (2)观察运笔趋势 (3)观察笔画或偏旁间的搭配关系①看笔画搭配距离的远近 (横横竖横)(横竖横横)(横横横竖横)(横横竖横横)(横竖横横横)②看笔画的位置高低 ③看偏旁间的搭配关系 (4)观察笔画交叉部位特点② 铅笔字③ 圆珠笔字① 粉笔字 ④ 钢笔字B.看墨水洇散A.看压痕和划痕检 材样 本案例 北京“2·11”案(3)1.起笔、收笔动作 (1)起笔的笔法与动作① 直起笔② 侧起笔③ 回转起笔 (七)运笔特征(2)收笔的笔法与动作 2.单一笔画的行笔动作 (1)行笔的笔法①中锋②侧锋(2)行笔的方向(3)笔画的形态 3.连笔动作 (1)连笔的部位 (2)连笔的方向 (3)连笔的形态 笔痕是笔迹的微观成分笔痕特征是个人书写运动作用于笔 尖反映在笔画中的特殊征象。

1.墨点与白点(八)笔痕特征(1)墨线 (2)白线2.墨线与白线3.划痕与压痕钢笔划痕特征 圆珠笔压痕特征 4.粗细与浓淡(1)执笔姿势 (2)执笔角度 (3)运笔动作 (4)运笔力度 (5)书写笔 (6)纸张 (7)衬垫物 (8)书写材料的黏稠度影响因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