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耳郭再造术式及其效果比较研究两种耳郭再造术式及其效果比较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比较两种耳郭再造术式与临床效果的差异 方法:A组30倒皆为先天性小耳畸形,采用Medpor假体为支架,额 汽筋膜瓣包裹,外以皮片移植,手术1期完成B组36例也为先天 性小耳畸形,采用Medpor支架,外以耳后乳突区扩张皮瓣分2期手 术再造外耳郭结果:A组中29例成功,1例假体支架部分外露两 组再造耳郭立体感强,形态逼真但A组皮肤色泽稍有差异,不如B 组的光滑自然B组皮色良好,皮肤光滑凹凸分明形态逼真结论: 两组术式的皮肤移植方法不同,但难度无显著差异,临床效果也大致 相当,但A组中再造耳皮色稍有不同,且有1例假体外露;B组再造 耳皮肤光滑缸润自然而肤色相同,外形逼真[关键词]耳郭再造术;术式;效果;比较研究耳郭再造术式有多种,效果也差异显著为了探查其术式与临床 效果的差异,我们将2001年以来采用Medpor支架行耳郭再造的病例 作以比较:A组用外包裹额浅筋膜瓣,再移植皮片的1期术式,30例; B组也以Medpor支架,外包被以耳后乳突区扩张皮瓣的术式II期再 造外耳郭,36例现将比较结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6例先天性小耳畸形,男39例,女27例,右侧43例,左侧23 例,年龄5〜23岁。
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B组36例皆作全 耳郭再造术2手术方法2. 1假体支架两组皆以Medpor假体术切削修整作支架,即“Y” 形耳基和“c”形耳轮两部分于术前造就,依照患者健侧耳轮所取 模片进行切削雕塑,造成舟状窝,捏弯支架对耳轮的上下角,使三角 窝变小根据患侧乳突区的突起程度,加深耳甲腔后壁调整颅耳角 使之与健侧对称修整支架的下半部,使其与再造耳垂衔接再将两 部件组装成整体,整体支架的大小,成人者,应比健侧耳郭小约3〜 5mm:儿童患者的支架大小可参考其父母正常耳郭大小,儿童耳支架 大小应比健侧作适当放大2. 2 A组耳郭再造术:在患侧额顶部标出切口线,沿线皮下注 射1:20万肾上腺生理盐水溶液后,沿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顺毛 囊方向,在额浅筋膜表面掀起头皮瓣分离层次必需正确,以防过浅 则伤及毛囊,过深则可能伤及额浅筋膜浅面的血管分离范围约为 HcmXllcm,成为以额浅动、静脉为蒂的岛状筋膜瓣头皮瓣下置引 流管残耳下作一斜行切口然后转位造成耳垂再将Medpor支架 固定于乳突区残耳窝的相应部位的深筋膜或骨膜上调整颅耳角使之 与健耳相对称然后,将额浅筋膜翻转后覆盖于Medpor支架的前后 表面,而后将筋膜瓣边缘与耳周围皮下组织缝合固定。
于筋膜层下放 置负压引流管吸引,立即可显现出再造耳郭的外形和其凹凸表面轮廓 然后,在此筋膜瓣表面上移植中厚皮片,外加敷料加压包扎固定,包 扎的压力足于皮片与筋膜密贴即可2. 3 B组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皮瓣的耳郭再造术:手术分二期 进行I期于耳后乳突区皮下置入50ml肾形皮肤扩张器,术后1周, 于囊内开始注水5ml,每周注入2次,注水总量达60ml左右即可达 到扩张皮瓣大小的预期容量II期手术于皮瓣扩张3〜5月后,作全 耳郭再造术,取出皮肤扩张器,将已制备的Medpor支架用丝线缝合 固定于残耳窝深筋膜上,注意调整此支架位置的高低,使耳郭上角平 眼外眦角,耳郭下角与鼻翼的距离应与健耳对称,颅耳角必与健侧对 称然后取扩张后的皮瓣包裹整个Me@or支架前后面如皮瓣大小不 移,可于乳突区再掀起一片筋膜瓣补充包被支架的后部,并在筋膜瓣 上移置中厚皮片补充覆盖然后,在皮瓣与Med-pot支架间隙内置 入负压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吸引,即现再造耳郭逼真外形和微细凹 凸结构表面3结果两组皆获随访6个月〜5年A组中29例成功,仅1侧有假体支 架部分外露;A组再造耳的皮色与其周围和健侧皮色稍有差异B组 36例皆成功,再造耳皮色红润,光滑,肤色与面部基本相近,立体 感强,形态逼真。
4讨论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郭再造术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耳郭再造 术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假体支架,二是覆盖的皮肤软组织采用Medpor假体作为耳郭再造术支架是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材 料,是完全可以取代自体肋软骨作支架的一种组织代用品本文介绍 的这两种术式,支架都是采用Medpor假体,在这两种术式中并无明 显效果差异耳郭再造术的覆盖皮瓣要严格符合美容整形的要求,一是血供良 好,二是色泽要与面部相似,三是厚度要薄才能显现再造耳凹凸有致 的外形,形、色兼备,才能达到逼真的效果从本文两组的效果分析, A组再造耳色泽略有差异,柔软性稍差,因此,未达到B组那样的逼 真程度主要是由于B组采用的是原位皮肤扩张的皮瓣,厚薄均匀适 中,覆盖组织充足,血供良好,肤色基本一致等,这是B组术式成功 的主要条件虽然文献也有报道此术式有并发外露的例子,但本文病 例中没有发生过在术中小心观察皮瓣各部的血供,包被支架的皮瓣 要足够大,完整包被整个支架,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