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布线:1. 布线及敷设方式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要求、用电设备的分 布及环境特征等因素确定应避免因外部热源、灰尘聚集及腐蚀或污染物存在对布线系统带来的影响并应防止在辐射和使用工程中因受冲击、振动和建筑物的伸缩、沉降等外界应力作用而带来的损害2. 敷设方式可分为: 明敷:导线直接或者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及桁架、支架等处; 暗敷:导线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地坪及楼板等内部,或者在混凝土板孔中敷线等 3. 金属管、塑料管及金属线槽、塑料线槽等布线,应采用绝缘电线或电缆在同一根管或线槽内有几个回路时,所有绝缘电线和电缆都应具有与最高标准电压回路相同的绝缘等级 4. 布线用塑料管(硬质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塑料线槽及附件, 应采用氧指数为27以上的难燃性制品金属管布线: 1. 布线一般适用于室内、外场所,但对金属管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适宜用 2. 明敷于潮湿场所或埋地敷设的金属管布线,应该采用水、煤 气钢管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管布线可以采用电线管 3. 三根以上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其总截面面积额(包括外保护层)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两根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管内径不能小于两根导线外径之和的1.35倍(立管可取1.25倍) 4. 穿金属管的交流电路,应将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如 果有中性线时)穿于同一根管中 5. 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金属管内,但下列情况除外: ① 电压在50V及以下的回路; ② 同一设备或统一联动系统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妨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 ③ 同一照明花灯的几个回路; ④ 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绝缘导线的根数不应多于8根6. 金属管明敷时其固定点的间距,不应大于下面所列数值:7. 金属管布线的管路较长或有弯时,应适当加装拉线盒,两个拉线点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 对无弯的管路,不超过30m;② 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一个弯时,不超过20m; ③ 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二个弯时,不超过15m; ④ 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三个弯时,不超过8m 当加装拉线盒有困难时,也可适当加大管径硬质塑料管布线: 1. 硬质塑料管布线一般适用于室内场所,但在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场所不宜采用明敷设,建筑物顶棚内,可采用难燃性硬质塑料管布线; 2. 采用硬质塑料管布线时,绝缘导线在管内的填充率应符合“金属管布线”部分第3条的规定; 3. 不同回路的线路穿硬质塑料管时,应符合“金属管布线” 部分第5条的规定;4. 硬质塑料管布线,当管路较长或有弯时,应符合“金属管布线”部分第七条的规定。
金属线槽布线: 1. 金属线槽布线一般适用于与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明敷,但对金属线槽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宜采用具有槽盖的封闭式金属槽,可在建筑顶棚内敷设; 2. 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如果有中性线时),应敷设在同一金属线槽内; 3. 同一路径无防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线槽内界面的20%,节流导线不宜超过30根; 控制、信号或与其相似的线路,电缆或电缆的总截面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积的50%,电线或电线根数不限注: ① 控制、信号等线路可视为非载流导线; ② 三根以上载流电线或电缆槽内敷设,当乘以载流量校正系数时,电线或电缆根数不限但其槽内但总面积仍不能超过线槽截面的20%4. 电线或电缆在金属线槽内不宜有接头但在易与检查的场所,可允许线槽内有分支解头,电线、电缆和分支接头的总截面(包括外防护层)不应超过该点线槽内截面的75%; 5. 金属线槽布线,路连接、转角、分支和中断处应采用相应的附件; 6. 金属线槽垂直或倾斜敷设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线或电缆在槽内移动;7. 金属线槽敷设时、吊点及支持点的距离,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确定,一般应在下列部位设置吊架和支架; ① 直线阶段不大于3m或线槽接头处; ② 线槽首端、终端机进出接线盒0.05m处③ 线槽转角处; 8. 金属线槽布线,不得在穿过楼板和墙壁等处进行连接;9. 由金属线槽引出的线路,可采用金属管、硬质塑料管、半硬塑料管、金属软管或电缆等布线方式。
电缆或电缆在引出部分不得遭受损伤塑料线槽布线: 1. 塑料线槽布线一般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不宜采用弱电线路可采用难燃性带盖塑料线槽在建筑顶棚内敷设 2. 强、弱电线路不应同敷设于一根线槽内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及根数应符合“金属线槽布线”部分的规定 弧形线槽可以按下图走线3. 点线,电缆槽内不得有接头,分支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进行 4. 塑料线槽敷设时,槽的固定点间距应根据线槽规格而定,一般不应大于下面数值5. 塑料线槽布线,路连接、转角、分支及终点端处应采用相应附件,部分可以自己制作线槽安装要求: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齐全;线槽接口应平整,接缝处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脚,出线口的位置准确;线槽的所有拐角均应相互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一连续导体,并做好整体接地线槽内配线要求:线槽配线前应消除槽内的污物;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在同一线槽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至6米;工作区为0.3至0.6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至10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投影仪、会议音箱的安装标准如下:1.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确定出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好水平或垂直线,用粉线袋沿墙壁等处,路中心进行弹线;2.支、吊架安装要求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短偏差应在5mm内,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支、吊架应安装牢固,保证横平竖直;固定支点间距一般不应大于1.5-2.0mm,在进出接线箱、盒、柜、转弯、转角及丁字接头的三端500以内应设固定支持点,支、吊架的规格一般不应小于扁铁30mm*3mm,扁钢25mm*25mm*3mm3.线槽安装工艺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齐全;线槽接口应平整,接缝处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脚,出线口的位置准确;线槽的所有非导电部份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一连续导体,并做好整体接地;4.设备安装投影机的吊装须采用其生产厂家指定的,经过安全认证和保险的吊装组件;吊装投影应保持水平中心与屏幕的水平中心一致,垂直中心对应屏幕的上沿,投影吊架向上与房顶固定牢固,应使用膨胀拴固定,投影机使用时要远离水或潮湿的地方,投影机使用需远离热源,注意电源电压的标称值,机器的地线和电源极性,机器的移动要十分注意,轻拿轻放,运输注意包装、防震。
6.幕布安装幕布的吊装须采用其生产厂家指定的,经过安全认证和保险的吊装组件;幕布吊架向上与房顶或墙壁固定牢固,应使用膨胀拴固定,安装时应使用水平尺,保证幕布水平 7.音箱安装音箱的吊装须采用其生产厂家指定的,经过安全认证和保险的吊装组件;音箱的安装应牢固、安全,其安装角度宜于调整;音箱输入电缆与音箱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音箱与房顶或墙壁固定牢固,应使用膨胀拴固定,防止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