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地理学复习

ji****7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13KB
约16页
文档ID:35813389
经济地理学复习_第1页
1/16

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20 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20 世纪上半叶,区位研究为重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 二战后,区域研究为重点,侧重于区域内企业间协调发展区域内企业间协调发展; 20 世纪 50 年代后,关注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近 20 年来,注重经济活动全球化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研究.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对象由单部门企业单部门企业向多分部企业多分部企业和跨国企业、全球企业跨国企业、全球企业转移.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规范性分析规范性分析实证主义分析实证主义分析行为主义分析行为主义分析结构主义分析结构主义分析文化转向文化转向2.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第二章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什么是区位,区位因子什么是区位,区位因子 区位的主要指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 义,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2.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土地通过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土地的自然特性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第二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 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3.原材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原材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 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原料配合比例以及原料本身的价格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取它的成本不同那些便于原料 集散的区位(港口等)对原材料型工业企业而言,越来越显示出其区位的优越性现代经济活动,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与此形成了新的组织原材料 供应的地域综合体——供应商园4.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劳动力无论在质还是在量上都存在着空间差异,导致劳动成本存在着空间差异这种差异是 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虑要素,也是劳动力移动的主要动因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度可能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 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高;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相对较小。

对于需要大量劳动力供应的经济活动主体(企业)而言,大城市将比劳动力质、量都受到 制约的小城市或农村地带的区位更为有利 劳动力因子中,越来越多地不是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劳动力的质量经济活 动对高素质的科技劳动力的需求却越来越大,高素质劳动力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能够获取 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区域,成为最适宜现代经济活动发展与布局的区域5.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 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需 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而不同,因而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相关地区的市场规 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区位的市场影响力的地域范围直接影响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2)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意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们传统意识存在差异导致市场意识的差异, 因而经济活动的区位吸引力就存在差异 市场需求特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需求特点往往取决于由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

在不同的区域,由于不同的消费习惯,区域间的需求结构也会不同 市场竞争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充分的市场竞争利于市场发展和经济活动升级,利于企业 选择相关区位 管理秩序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良好的市场秩序是经济活动的激励机制得以发挥的前提.3第三章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1)理论前提理论前提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且收成相同;距城市 50 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农业,因此,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 件采用“孤立化”的方法,排除其他要素的干扰2)形成机制形成机制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合理活动,杜能给出地租收入公式: R==PQ--CQ--KtQ==((P--C--Kt))Q R—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Q—农产品的生产总 量(等同于销售总量); K—生产地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根据该地租收入公式,地租收入 R 对某一固定农作物产品而言,随据市场距离的增加而减 少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结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 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 较小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盘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农场主选择地 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3)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是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 业、畜牧业4)理论缺陷理论缺陷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完全均质的条件;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其他土地利用方式2.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理论重点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理论重点1)运费指向论运费指向论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的基础上,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 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a.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原料分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遍在原料即为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只有在特定场所才 存在的原料为局地原料 运费指向论中,与原料运费相关的工业生产区位决定因子是: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

原料指数原料指数=距地原料重量距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 区位重量区位重量=(局地原料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距地原料重量距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1=原料指数原料指数+1b.最小运费原理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4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c.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2)劳动力成本指向论劳动力成本指向论劳动力成本属于地区差异性因子,是导致运费形成 的区位格局发生变形的因子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力成本指向仅限于节 约的劳动力成本大于由此增加的运费.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 L 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 那条综合等费用线是临界等费用线.L1在临界等费用线的内侧,即增加运费低节约的劳 动力成本,工厂区位将移向 L1处;相反,由于 L2在临界 等费用线的外侧,则不会转向 L2处 (3)集聚指向论集聚指向论 集聚因子的两种作用形态: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 产生的集聚。

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 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3.什么是综合等费用线,什么是临界等费用线什么是综合等费用线,什么是临界等费用线 综合等费用线是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在一系列同心圆状的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 L 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 那条综合等费用线是临界等费用线第四章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什么是中心地、什么是中心地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2.克里斯泰勒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克里斯泰勒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1)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中心地的市场区域规模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变化的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量具有如下比例关系,即:1,3,9,27,81, ··· 从这一数字 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 3 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 K=3 的 中心地系统 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 3 倍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 的区位点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2)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特点: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间点因此,如果同一 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中心地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1,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 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 K=4 的中心地系统临临界界等等费费用用线线临临界界等等费费用用线线5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3,12,48,192,…3)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特点: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 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1,7,49,343,…,以 7 的倍数增加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上 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7 的中心地系统3.什么是门槛人口什么是门槛人口 门槛人口指某种中心地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第五章第五章 多部门企业区位多部门企业区位 1.企业的空间扩张企业的空间扩张。

1)企业空间增长过程企业空间增长过程 企业空间增长过程的一般分析 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只有少部分得到迅速扩张,这些迅速扩张的企业,原始区位起着一 定作用优越的区位条件,为这里的企业增长提供了优势企业在这些区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便向外扩展这种向外扩张,可能最终导致公司的重心离开原来的始发地. 不同增长形式的空间扩张内部增长带来的空间扩张常具规划特征,就近布局的特点很明显;而外部增长,由于被获 取的工厂(公司)原已存在,规划便比较困难 被吞并(合并)企业的区位也具有从其中心区位向外不断扩张的特点多数公司采用的兼并对象常选择在地理临近区或文化环境相似地区 (2)企业空间增长阶段企业空间增长阶段 阶段阶段ⅠⅠ::企业形式十分简单,生产 单一产品单一产品,具有一个工厂一个工厂组织功能单功能单 一一,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没有战略、 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企业 空间格局以单区位为特点 阶段阶段ⅡⅡ::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地理 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分工 一些承担特殊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建立起 来,这些功能的专门化以及不同区位上 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大程度的中央控制 由此,分离出公司总部其功能是进行 公司总体政策规划,并协调其它组织单 元的活动。

该阶段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