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郑伯克段于-知识点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8KB
约8页
文档ID:236594163
郑伯克段于-知识点_第1页
1/8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1 •庄公寤生2 •佗邑唯命佗,3 •谓之京城大叔4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5•姜氏欲之,焉辟害6 •姜氏何厌之有?7•不义不曙,厚将崩8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9•无庸,将自及10•段不弟,故不言弟寤,通“捷,,倒着 通“他”,指示代词,别鱼,另外的大,通“衣”参,通“三”辟,通“避”厌,通“匮,,懑星BE,通“呢”,亲近帅,通“更”,率领11・遂真姜氏于城颖12 •若阙地及泉13 •永锡尔类二)词类活用1 •惊姜氏惊,2•爱共叔段,欲立之3•今京不度,非制也4 •多行不义必自毙5 •无生民心6 •有献于公7 •公赐之食 &隧而相见三)特殊句式庸,通“虽”弟,通“1T 通“置”,玄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阙,通“握”,挖锡,通“煬”使动用法,使……受惊立,使动用法,使……立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使动用法,使……产生 恭敬地送给生, 献, 食, 隧,动词作鱼词, 动词作鱼词, 名词作竝词,吃东西1 •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省略句2•制,岩邑也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状语后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7 •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九(四) 成语1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五) 重点翻译句1 •多行不义必自毙,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您姑且等着吧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3•不义不唯,厚将崩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译成:孝子推行孝道没有穷尽,永远赐予(能感化)你的同类7•段不弟,故不言弟译成: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六)多义词1 •于 (1) 郑武公娶于申 介词,丛2) 亟请于武公 介词,回3) 遂真姜氏于城颖 介词,生4) 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2 •焉(1) 虢叔死焉 兼词,壬丈,在那里(2) 姜氏欲之,焉辟害 疑问代词,怎么(3)君何患焉?3•克(1) 郑伯克段于鄢2) 克勤克俭4 •为句末语气词,呢动词,醴 动词,能够1)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介词,替,给2) 不如早为之所 动词,进。

3)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动词,隹为七)异义词1・都城过百雉古义:城邑的城墙,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 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略《郑伯克段于鄢》课后练习 高二 ( )班 姓名 (一)指出下文的通假字1 •庄公寤生寤,通“902.佗邑唯命佗,通“",指不代词, 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O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99O5.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99O6 .姜氏何厌Z冇?厌,通“907•不义不躍,厚将崩DE,通“9O8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9O9.无庸,将自及庸,通“9,O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011 •遂真姜氏于城颖宣,通“9,这里是“12.若阙地及泉阙,通“9O13.永锡尔类锡,通“O(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惊,用法,O2.爱共叔段,欲立Z立,用法,O3.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作词,O4.多行不义必自毙义,名词作词,O5.无生民心生,用法,O6.有献于公献,动词作词,O7 .公賜Z食食,动词作词,O&隧而相见隧,名词作词,O”的意思三)指出下列句子是哪种特殊句式(宾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 1 •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句2. 制,岩邑也 句3. 郑武公娶于中 句4. 亟请于武公 句5. 冇献于公 句意为: ?意思是: ‘: O源出《左传•隐公元年》6. 姜氏何厌之冇? 句7. 敢问何谓也? 句(四) 成语1 .多行不义必白毙谓 (五) 逼点翻译句1. 多行不义必口毙,子姑待之译为:_2•既而人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译为: 3•不义不帕 厚将崩译为: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为: 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英乐也泄泄"译为: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译为: 7•段不弟,故不言弟译为:(六)多义词1•于(1)(4)郑武公娶于申 亟请于武公 遂真姜氏于城颖 段入于鄢介词,-介词,_介词,介词,(作用)2 •焉(1)(3)3 •克虢叔死焉姜氏欲之,焉辟害君何患焉?兼词,于之,_ 疑问代词, 句末语气词,(1)(2)4.为(1)郑伯克段于鄢克妙克俭动词,动词,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不如早为Z所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七)古今异义词1.都城过百雉古义: •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介词,动词,_动词,2.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 今义:认为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何谓何患何厌之有何谓:谓何,疑问代词宾语何患,患何。

何厌Z冇:冇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Z",冇标志前置宾语的作用国都邑鄙 国,国家周代诸侯的领地称“国"如木文:“国不堪贰’‘诸侯国的首都也称“国”,如 本文:“人都不过参国之一都,“国”内的大城市,但比国都小;“都''的大小不一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 九Z—用作动词,指建都如杨雄《解喇》:“都与洛阳因此汉以后京城也称为“京都”“首都”邑,城镇,大的叫都,小的叫邑《史记 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邑的大 小、人口不一,如木文:“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作为政治区域,古代以冇宗庙为都,没冇 宗庙为邑鄙,边境上的小邑如木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大叔乂收贰以为己邑13、 下列各句中黑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亟请于武公亟:急切B今京不度,非制也度:法度、规定C缮甲兵,具卒乘具:准备D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赐予14、 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郑武公娶于申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B虢叔死焉,他邑唯命君何患焉C其谁曰不然其乐也融融D为Z请制闻之,有献于公1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从正面表现庄公有孝心的一组是()①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他邑唯命②姜氏欲之,焉辟害③不及黄泉,无相见也④大 隧之中,其乐也融融⑤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⑤D①②④16、 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过英母姜氏,因此姜氏不喜欢他,而喜欢另一个儿子共叔段,并企 图篡位未遂,但最后庄公包容了姜氏的过错,母子和好B共叔段身为“京城大叔”,贪得无厌,修治城郭,集结兵力,修守战备,企图偷袭郑都,多 行不义,结果众叛亲离,落荒而逃C庄公采収“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满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仁不义之地, 说明庄公老谋深算D庄公粉碎共叔段的阴谋后,发誓有生之年不再与其母相见,但后來“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17、 将《郑伯克段于鄢》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姜氏何厌Z有?不如早为Z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2)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3)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参考答案:13、A (亟:多次、屡次14、B(A两个“于”均为介词,但前者表处所,后者表对彖B 两个“焉”均为兼词,相当于“之于”C前者为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难道”,后者代词它 D均为代词,但前者代共叔段,后者代这件事。

15、D16、D(“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不妥, 而这说明庄公身上有行孝的美徳四、17、(1)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 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2)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 您姑且看着吧3)他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