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领图书馆探索未来韦成府吴越[摘 要]近年来,各种热门和先进技术逐渐成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角和热点在 智慧图书馆的大帽子下,许多新的技术都被囊括了进来本文首先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阐述, 然后介绍目前比较热门的八大项技术.[关键词]智慧图书馆移动图书馆语义网物联网机构知识库云计算数据挖 掘1引言在智慈图书馆的大帽了下,囊括了许多新的技术,如知识发现、移动图书馆、科学数据 服务等等这更像是一个全部理想的集中近年,技术己逐渐成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角机构知识库、云计算、质量控制、手 机图书馆等正粉墨登场,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今年六月举行的2013年图书馆前沿学术会议上,除图书馆发展与走向的热门话题外, 大家普遍比较关注智慈图书馆、知识发现、科学数据、移动图书馆等与技术联系紧密的话题 同所有行业一•样,图书馆界也需要一些新的概念来推动图书馆业务的发展在这个理念下, 新概念有着积极意义的在会议中,几位高校图书馆代表就智慧图书馆的话题做了详细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认为,智慧图书馆,特别是高校智慧图书馆,是在专业馆 员和高素质读者的协同驱动下,通过互联(物联)和智能技术,基于感知的智能信息环境和 平台,嵌入智能数据分析机制,编织知识化的资源网络,为智慧校园的教、学、研、管提供 无处不在、形式多样、主动灵活而且高效的服务。
陈馆长指出建设智慧型图书馆的根本目的 是变信息服务为知识服务,变通用化服务为个性化服务例如,针对读者查询的问题,图书 馆应不但能提供原始信息,还应能快速把检索结果组织成综述或报告呈现给用户,并按用户 需要的格式导出⑴尽管技术的应用是必须的,但图书馆仍应持有审视的态度每项技术一产生,图书馆都 会对其产生高度热情,竞相模仿、使用,但达到顶峰后都会有所起伏,直至走向一个相对平 稳的成熟期有的技术会很快到达成熟期,有的要经历很长时间,而有的还没有成熟就夭折 了所以图书馆在决定是否加入这些技术潮流时,要考虑所设定的数字图书馆发展方向是否 能真正满足读者的需求然而,即使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并不意味着传统将被全部取代今年六月在长春举行 的大学图书馆发展论坛中,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约翰•麦德通过调查和分析本校图 书馆的实际情况,认为数字化方式并没有超越传统方式,如图书馆提供的参考咨询方式有电 话、网上服务,但读者仍然倾1何于使用馆员直接提供的服务图书馆提供了移动图书馆服务, 但多数读者仍然通过计算机访问图书馆网站在美国,有的图书馆过早•地剔除了纸质资源, 遭到了学生的抗议,因为他们依旧喜欢坐在图书馆看纸质书。
麦德最后指出,图书馆依旧会 向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但同时不会丢弃传统但无论他们采取何种行动,都将基于木校的 需求和特色⑵正如某业内人士所言:“图书馆应该给读者以文化的感觉、触觉,而科技其 实只是探索知识或信息的辅助工具以下列出的是目前数字图书馆热门的八项技术概况2移动图书馆伴随着智能的普及,报、杂志、电子书等移动阅读方式也在慢慢融入 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的阅读习惯正逐渐被移动化、数字化的阅读所取代移动阅读是 以移动阅读设备为载体,对以电了版方式在互联网上出版和发行的文本、图像、声音、数据 等多种形式的信息,通过便捷式阅读终端进行有线下载或无线接收,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新 方式从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看,目前国内外移动图书馆服务以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网站服务为主,以SMS( short message services,短信服务)为辅, 还有一些图书馆使用I-mode方式和客户端软件服务方式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利用图书馆资源,保障所有人的信息知识平等获取权利,移 动阅读是有效途径之一新型移动图书馆系统将可以整合图书馆现有所有资源,与不同结构 数字图书馆平台实现无缝衔接。
这不仅省去了读者往返图书馆的时间,而且不会受到图书馆 开馆时间调整的影响,24小时均可访问,使得以往的图书馆固定服务变为主动服务3语义网、关联数据、信息可视化与知识检索语义网是一种使用E以被计算机理解的方式描述事物的网络,其最基木的元素就是语义 链接语义网使用RDF (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用于描述网络上 的信息和资源的的标记语言)来描述网络资源语义网作为数字资源揭示和利用的一项重要技术,元数据正向实现机器自动处理的方向 发展:语义的自动提取、映射的自动生成、内容的白动发现、服务的自动协同等,成为计算 机科学、网络信息组织和数字图书馆的研发热点语义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为数字图书馆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揭示、描述、组织、 关联及呈现方式图书馆可以利用语义网将每篇数字文献按照语义网的规范标准转化成 RDF文档,赋予唯一标识然后将其文献资源松散分布在网络中,取代了原来集中的方式目前的信息大环境众多信息库就像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粮仓”如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图 书、期刊和数据库等资源,只有•少数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其他都只藏在自己的粮仓中如何 找到一个更快、更准确的获取信息途径,关联数据网(wed of date)可以帮助我们解答这个问 题。
将图书馆的资源,和互联网上的免费信息进行整合,实现无逢对接,利用关联数据(linked data)建造一个关联数据网络,让所有数据相互联接易于发现相关人士建议高校图书馆应联合其他高校图书馆与网络公司合作进行数据关联的研究, 将创建的关联数据释放到网络大环境中去,然后再网收用到其他地方,数据经过一个产生一 释放一1门1收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如何改善信息整合一搜索一提取利用的过程建立关 联数据网络是一件难度很大但意义重大的事情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是一个跨学科领域,旨在研究大规模非数值型 信息资源的视觉呈现,如软件系统之中众多的文件或者一行行的程序代码,利用图形图像方 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数据与科学可视化相比,信息可视化则侧重于抽象 数据集,如非结构化文木或者高维空间当中的点(这些点并不具有固有的二维或三维几何结 构信息可视化囊括了数据可视化、信息图形、知识可视化、科学可视化以及视觉设计方面 的所有发展与进步由此任何事物如果加以充分适当的组织整理,都是i类信息:表格、图 形、地图,甚至包括文木在内,无论静态还是动态,都将为我们提供某种方式或手段,从而 能够洞察其中的究竟,找出问题的答案,发现形形色色的关系,或许还能让我们理解在其他 形式的情况下不易发觉的事情。
知识检索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检索方式,是在现有的信息检索 技术以及模型上发展而来的知识检索和信息检索的不同,就在于知识检索强调了语义,不 会和信息检索一样,只是基于字面的机械匹配,它从文章的语义、概念出发,能够揭示文章 的内在含义做到了语义和概念层次上的标引工作,知识检索就提高了杏全率和查准率,降 低了用户的负担知识检索是将信息或知识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出相关信息 和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检索的对象是知识资源、知识库知识检索就是采用一神 从语义上标引文章的技术,形成知识库,再从知识库中杏询用户所需的信息3机构知识库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R)是大学(机构)集中所有学术研究成果的资 产管理系统,对内是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平台,能够记录学校研究的传承与发展;对外则能 帮助学校(机构)-•体化展现研究能量,提高学校(机构)学术成果的能见度与影响力与机构知识库相铺相成的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是近年来图书馆界讨论与研究的热门话 题,并已发展成为图书馆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是对目前社会所拥有 和使用的数字形态的资源进行有效保存,是为保证数字形态的资源可长期维护和其内容可长 期获取的必要管理活动,这里有两层含意,一是长期存储,一是长期可获取。
而长期在这里 也有它的特殊含义:即这个资源被社会所需要的时间4物联网、RFID、二维码和无线传感这四种技术是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的首先,物联网,4*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由麻省理工学院Auto-ID研究中 心在1999年提出的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 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 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技术将成为图书馆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先进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的合理 配置、低层次服务转变为高层次服务、简化人工作业、节约时间和成本、人性化和智能化的 服务,将在提高图书馆的信息获取能力射频识别即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乂称电了标签、无线射频识 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 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识别工作 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 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是未来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图书馆服务理念转变和 文献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RFID不但完全具备条形码的功能,而且还具备许多条 形码无法企及的新功能开发、利用RFID的新功能将给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带来革命性 的改变二维码(dimensional barcode)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的一种具有可读性的条码 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平面上分布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信息的因为不同的信息能够在 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得到表达,因此二维码能够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信息基于手 机二维码技术的移动服务发展迅速,这一新兴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同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可以拓展图书馆传统服务、改善读者阅读体验,有效提升图书馆的基础服务能力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或传感器网络技术是指将传感器技 术、自动控制技术、数据网络传输、储存、处理与分析技术集成的现代信息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将大量多种类传感器节点通过静态配置或自组织方式形成的网络,它 的作用是通过对区域内的对象进行信息采集和协同处理,并将信息传送给观察者无线传感网络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包括:1) 馆舍智能化:如用于对馆舍内电力、空调、照明、电梯和给排水等设施进行集中检 测。
2) 资产智能化:如阅览室、语音室、会议室、办公室、机房等所有相关资产进行合理 分配、使用和统计管理的智能化系统3) 安防智能化:如自动检测、自动报警、自动喷淋,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4) 通信智能化:如建立数字式程控交换机为核心的通信网和网,实现高速信 息传输及也子邮件功能5) 办公智能化:如连接计算机信息网、信息库、高性能的计算机和办公自动化设备与 相应的应用软件,实现智能办公和辅助决策5大数据、云计算与虚拟化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 集合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适用于大 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 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大数据技术能够使图书馆知识服务受众、供应者、运营者及知识服务木身得到更为充分、 有效的体现,更可以通过对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的常规、广度及深度分析,实 现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能力智能评价、知识服务创新预测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