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骆驼行业报告》word版

xian****8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7.81KB
约18页
文档ID:324498872
《骆驼行业报告》word版_第1页
1/18

2014中国骆驼行业发展报告骆驼分会(中国畜牧业协会,北京100028)1骆驼行业概况1.1中国双峰驼分布情况中国是世界上双峰骆驼主要产地之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2012年全国双峰驼总数达到了29.5万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干旱荒漠草原上;其中内蒙古双峰驼约占全国总数的41.7%(12.3万峰),新疆约占全国总数的47.5%(14万峰),甘肃约占全国总数的7%(2.1万峰),青海约占全国总数的3.8%(1.1万峰)从分布区域的广度看,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分布最广,几乎全区各县、市都有一定数量的双峰驼从分布的生态地理规律看,则是由草原带向荒漠带过渡;荒漠化程度越高,其数量也就越多,即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向西部,骆驼的数量逐渐增加,直到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等草原荒漠化程度较高地带,骆驼数量最集中我国的双峰驼1981年为64万峰,达到最高峰之后的27年间,全国双峰驼的数量一路下滑,到2009年全国双峰驼总数下降至24.8万峰中国统计年鉴(2013)数据表明,我国双峰驼数量逐渐增加,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我国双峰驼数量分别为24.8万峰、25.6万峰、27.3万峰和29.5万峰。

1.2中国双峰驼品种及数量1.2.1阿拉善双峰驼内蒙古阿拉善盟是我国骆驼最多的地区,素有“驼乡”之称阿拉善双峰驼体质结实、紧凑,骨骼坚实,肌肉发达,体躯呈高长方形,整体结构匀称而紧凑,膘情好时双峰大而直立阿拉善双峰驼毛色以黄色为基础,由于深浅程度不同分为褐、红、黄、白四种颜色长粗毛颜色较深,绒毛颜色较浅,刺毛的颜色变化较多阿拉善双峰驼目前仍然是荒漠地区冬春季节牧民的主要骑乘工具,可驮、挽、耕综合利用其腿长、步幅大,行走敏捷,且持久力强,每天骑乘8-9h快漫步交替可行60-75km,短距离行走时速度可达15km阿拉善双峰驼中心产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以及周边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东至临河市、鄂尔多斯市,西至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地区、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也有分布阿拉善双峰驼1981年12月末存栏达30.07万峰,创历史最高纪录由于受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市场冲击、骆驼自身生物学特点,养驼户老龄化以及基础建设滞后等诸多因素影响,其数量逐年减少,到2002年时锐减到6.1万峰;对此阿拉善双峰驼资源濒危问题引起了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关注,2002年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8年农业部批准成立国家级阿拉善双峰驼保护区和保种场。

2005年12末统计,阿拉善盟双峰驼共存栏7.19万峰,其中阿拉善盟6.4万峰,占三盟、市总存栏数的88.9%;临河市7250峰,占10.1%;鄂尔多斯市675峰,占0.9%2006年12月末存栏8万峰左右,在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视下,从2009年阿拉善双峰驼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12月末阿拉善双峰驼总数达到了6.31万峰,2013年达到了8.33万峰,增加了32%根据双峰驼中心产区分布情况阿拉善盟划分了4个骆驼保护区,即北部戈壁保护区、乌兰布和沙漠保护区、腾格里沙漠保护区和马鬃山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建立了80群选育核心群,120群保种基础群,采取以种驼场为中心,以核心群为骨干,以保种群为基础的三级扩繁模式,进行本品种选育同时,为提高骆驼养殖效益,以产业开发促进品种保护,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骆驼产品,申报和注册了双峰驼地理标志商标,开展有机骆驼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阿拉善双峰驼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理机能和抗逆性,是其他畜种所不具备的,这些性状的基因是生物工程中珍惜的遗传资源今后应坚持本品种选育,原有的绒用为主、兼顾肉乳役方向发展,改为向乳用为主、兼顾绒肉乳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性能,开发利用驼乳、绒、毛、肉、皮、骨及副产品。

苏尼特双峰驼苏尼特双峰驼是中国优良骆驼品种之一苏尼特骆驼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中心产区在苏尼特左旗和苏尼特右旗,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与赤峰市也有分布苏尼特骆驼体质粗壮结实,结构匀称而紧凑,骨骼坚实,肌肉发达,体型呈高长方形,胸深而宽,腹大而圆,后腹显著向上方收缩,公、母驼均背长腰短,结合良好头呈楔形,头顶高昂过体,母驼头清秀,公驼头粗壮眼眶弓隆,眼大、眼球突出苏尼特双峰驼毛色以棕红色为主,杏黄色、白色、褐色毛占的比率不大绒层厚,绒比率高,强度高,光泽好苏尼特双峰驼1981年12月末存栏7.89万峰,2006年12月末存栏1.44万峰1981-2006年的25年间,平均每年下降3.27%;其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逐年加大,干旱、风沙、草原退化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生态环境逐年恶化;二是在骆驼分布较广的牧区,从草场和牲畜生产经营双承包责任制落实以来,由于牲畜和草场承包到户,将原有集中养驼的模式改变为各牧户分散饲养骆驼是喜好游走的群居动物,分散饲养给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加之草场的局限性,牧民只好放弃饲养骆驼;三是骆驼生长发育慢、繁殖率低(两年一胎),从其体型外貌看骆驼属役用家畜,其役用能力逐渐被迅速发展的电气化和机械化所取代,役用价值大大降低等。

青海双峰驼青海双峰驼因产于柴达木,又称柴达木双峰骆驼,属兼用型地方品种主产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乌兰、都兰、格尔木三县(市)境内,比邻的海南、贵南、兴海三县也有少量分布青海双峰驼抗寒、抗旱能力强,耐粗饲、耐饥渴,负重大、善游走,不怕风沙、不畏严寒,对贫瘠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对恶劣的环境条件有顽强的适应力和抵抗力青海双峰驼体型以粗壮结实型居多,细致紧凑型或其他型较少;头短小,嘴尖细,唇裂;眼眶骨隆起,眼球外突;额宽广而略凹,耳小直立、贴于脑后;其被毛颜色分幼年(出生至一岁)、终生(一岁至成年)两类幼年多为灰色,以后随日光照射演变成终生不变的颜色;终生毛色以浅褐色为主,红色次之,灰色、白色在10%以下青海双峰驼数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个时期骆驼的用途及畜产品价格波动而增减,据海西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统计,青海骆驼1980年底存栏27400峰,1992年为18500峰,2005年为5366峰;进一步中国农业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青海骆驼总数分别为0.9万峰、1.0万峰和1.1万峰准格尔双峰驼新疆准格尔双峰驼原为新疆双峰驼的北疆型,属毛乳驼兼用型地方品种。

其中心产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塔城地区塔城市以及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广泛分布于天山北坡山地、伊犁河谷、准格尔西部山地、阿勒泰南麓山地、准格尔盆地和巴里坤—伊吾盆地新疆准格尔双峰驼体质结实有力,粗壮低矮,结构匀称头粗重,头部短小,头后又突出的枕骨脊额宽窄适中,嘴尖,兔唇,耳小、直立,眼大,眼球突出颈长适中,弯曲呈乙字形,肌肉发达有力;前肢肢势端正,后肢多成刀状肢势其毛色以褐色居多,黄色次之在新疆准格尔双峰驼中有一特殊的类群—木垒长眉驼,因其额毛特别发达,主要分布在新疆木垒哈斯克自治县的博斯坦乡、白杨河乡和大石头民族乡,中心产区是木垒县博斯坦乡,现总数300峰;其体格较普通新疆准格尔双峰驼大,产毛量较高,毛色呈棕褐色、绒层厚密新疆准格尔双峰驼1984年存栏数9.8万峰,1996年存栏13.7万峰,2000年存栏12.7万峰,2007年存栏11.5万峰双峰驼数量下降的原因为传统牧区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提倡机械转场,骆驼转场作用减弱,加之驼绒价格长时间低迷,导致新疆准格尔双峰驼数量逐年减少塔里木双峰驼新疆塔里木双峰驼原为新疆双峰驼的南疆型,因其产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周边而得名,属毛肉驼兼用型地方品种。

其产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边缘以及天山南坡的荒漠草场,荒漠草原草场地带主要分布于南疆的阿克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和田等地区;阿克苏地区的柯坪县是新疆塔里木双峰驼的中心产区新疆塔里木双峰驼在塔里木盆地极度干旱的自然环境下长期经历酷热、干旱、沙尘暴,高度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由于地理环境和维吾尔族饲养骆驼的习惯,新疆塔里木双峰驼常年在荒漠草场上自由采食,无人看管在棚圈、无固定水源、饲料极度单一匮乏的条件下,其形成了耐寒、耐旱、耐粗饲、抗病力强、合群性好等特点新疆塔里木双峰驼体质细致紧凑,体躯呈高方形;头短小、清秀、略呈楔形,嘴尖,唇大而灵活,鼻梁平直;颈长,肢高,胸较深而宽度不足,峰基扁宽,腹大而圆其被毛较短,多呈棕褐色、黄色毛色岁年龄增长而变化,出生时羔毛多呈灰色或灰褐色,成年驼多为褐色、红褐色、草黄色、红色和少量的乳黄色、乳白色2007年末新疆塔里木双峰驼存栏约2.7万峰,其中阿克苏地区约1.10万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8500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6500峰,和田地区1000峰新疆塔里木双峰驼2009年10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1.3骆驼产业基本情况1.3.1 阿拉善骆驼产业基本情况阿拉善双峰驼是地方优良家畜品种资源,也是阿拉善的优势畜种和地方良种,具有耐干旱、耐风沙、耐饥渴、耐粗饲、抗逆性强,一身兼有毛(绒)、肉、役、乳多种用途等特点,俗有“沙漠之舟”之美称。

2013年6月末统计显示,阿拉善盟境内有10万余峰双峰驼阿拉善盟是阿拉善双峰驼主要产地,还有在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的部分旗县区也有少量阿拉善双峰驼分布据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的统计,2005年年末阿拉善双峰驼共存栏71906峰,其中在阿拉善盟境内就(阿拉善左旗34664、阿拉善右旗16563、额济纳旗12754)有63981峰双峰驼,占总数的88.98%阿拉善双峰驼2000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8年建立了国家级阿拉善双峰驼遗传资源保护区和保种场,同年12月成立了阿拉善盟荒漠双峰驼牧民专业合作社这也是阿拉善盟第一个骆驼专业合作社有关部门对骆驼肉、乳产品进行了市场调查,市场上供不应求近年来,阿拉善盟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较快2009年,全盟绒毛产业加工企业7家,肉产业加工企业5家,特色产业加工企业8家全盟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销售收入总计31038万元,增加值达7697万元,与2008年相比,分别同比递增23.9%、59%、13.3%,特别是全盟绒毛产业、肉产业、特色产业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业绩阿拉善盟驼绒产量均约400吨在终年放牧饲养的条件下阿拉善双峰驼公驼平均产绒量为4.5Kg,母驼平均3.5Kg。

驼绒是最好的纺织原料,可以制作高级精纺呢绒等面料,阿拉善双峰驼绒多质好,素以“王府驼毛”著称,单纤维细度18—20微米,长度7厘米,强度4—5克,属无髓动物纤维,毛色为杏黄,经深开发可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但是盟内几家驼绒企业加工生产水平不如羊绒企业,加工生产量有限,不能大量处理加工驼绒,只是以初加工或原绒形式销往其它地方阿拉善双峰驼饲养方式主要以放牧为主,终年自由采食在天然草场上,几乎不用去人工补喂因此所产的肉、乳均属天然无污染的机有食品阿拉善双峰驼成年公驼体高170cm,体长145cm,胸围220cm,管围20cm,体重500Kg;成年母驼体高165cm,体长140cm,胸围210cm,管围18cm,体重400Kg个体平均产肉230公斤,高产个体可产肉400公斤以上驼肉是低脂高蛋白的天然绿色食品,脂肪低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羊肉和牛肉,可以开发低脂系列肉食品目前,由于阿拉善盟骆驼肉产品生产销售主要以买活体或初加工的鲜肉、风干肉等原料的形式出售,没有实现优质优价,附加值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阿拉善双峰驼泌乳期可达15个月,平均日产乳量是1.5公斤,最高能产3.5公斤乳。

驼奶营养丰富,脂肪球小易消化吸收,可开发为绿色保健饮品,长期饮用驼奶的牧民发现它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