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内经名词解释 1. 法于阴阳《素问?上古天真论》 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 2. 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 施行适合自身的修身养性之法 3. 不妄作劳《素问?上古天真论》 为劳作合宜,不违背常规与法度 4. 形与神俱《素问?上古天真论》 形,形体神,指精神俱,偕也,有共存、协调之意 5. 不知持满《素问?上古天真论》 不懂得保持精气的盈满 6. 不时御神《素问?上古天真论》 为不善于把握和调养自己的精神活动 7. 发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推陈出新 8. 蕃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繁茂秀美 9. 容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万物形态平定,不再繁盛生长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所以称为容平 10. 闭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生机潜伏,阳气内藏 11. 苛疾《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重病 12. 内格《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人体内在的功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阴阳变化格拒 13. 煎厥《素问?生气通天论》 指烦劳伤阴,阴虚阳亢,逢夏季之盛阳,以至煎熬阴精而昏厥之危重病证。
14. 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 由大怒气血上冲,脏腑经脉之气阻绝不通,而导致的昏厥证 15. 变化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事物变化的根源 16. 神明之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神明,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 府,藏聚之所 17.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阳生阴亦生 18. 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胸膈胀满 19. 清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清阳出上窍之清阳,是指呼吸、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精微物质; 清阳发腠理之清阳,是指卫气; 清阳实四肢之清阳,是指饮食物化生的水谷精微 20. 浊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浊阴出下窍之浊阴,是指食物的糟粕和废浊的水液; 1. 法于阴阳《素问?上古天真论》 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 2. 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 施行适合自身的修身养性之法 3. 不妄作劳《素问?上古天真论》 为劳作合宜,不违背常规与法度 4. 形与神俱《素问?上古天真论》 形,形体。
神,指精神俱,偕也,有共存、协调之意 5. 不知持满《素问?上古天真论》 不懂得保持精气的盈满 6. 不时御神《素问?上古天真论》 为不善于把握和调养自己的精神活动 7. 发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推陈出新 8. 蕃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繁茂秀美 9. 容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万物形态平定,不再繁盛生长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所以称为容平 10. 闭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生机潜伏,阳气内藏 11. 苛疾《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重病 12. 内格《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人体内在的功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阴阳变化格拒 13. 煎厥《素问?生气通天论》 指烦劳伤阴,阴虚阳亢,逢夏季之盛阳,以至煎熬阴精而昏厥之危重病证 14. 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 由大怒气血上冲,脏腑经脉之气阻绝不通,而导致的昏厥证 15. 变化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事物变化的根源 16. 神明之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神明,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 府,藏聚之所。
17.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阳生阴亦生 18. 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胸膈胀满 19. 清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清阳出上窍之清阳,是指呼吸、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精微物质; 清阳发腠理之清阳,是指卫气; 清阳实四肢之清阳,是指饮食物化生的水谷精微 20. 浊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浊阴出下窍之浊阴,是指食物的糟粕和废浊的水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