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初中生不良倾向干预对策的研究课题报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为习惯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纠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结合我校的校情、学情及我校周边实际,我们实施了一项对农村初中生不良倾向干预对策的研究的实验课题两年来,我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良好道德水平和良好行为习惯初步养成,不良倾向得到初步矫正,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纪,探索出了一套农村初中生不良倾向矫正的途径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世界进入21世纪,我们面临的科技、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竞争与挑战日益剧烈,而众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将是国民的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是健全的人格,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有赖于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至此可见,课题的提出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直视我们农村青少年,长期以来受“重智轻德〞思潮的影响,“分数至上〞是所有农村家庭的普遍观念,加之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在家缺乏正确的引导与培养,而且农村许多家长自身具备的低文化素养对子女潜移默化的暗示……使得当前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日常社会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方面有不良倾向的现象。
孩子在成长的初始阶段,时时刻刻与不良行为习惯相伴,这些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到达违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时加以矫正,就会不断恶化,成为品德不良甚至违法犯罪的前奏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对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标准训练,不仅关系到我校的健康良性开展,也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认为,对中学生不良倾向的表现和对策进行研究意义深远 二、课题的界定 习惯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动化了的行为我们所说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文明礼貌、卫生、劳动、平安等各方面的习惯通过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习惯来全面提高学生知、情、意、行的素质所谓不良倾向是指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外在的不良的主观行为,这些行为会阻碍学生的健康开展所谓“对农村初中生不良倾向干预对策的研究〞是指通过开展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个案追踪、小课题研究、农村社区教育活动等多种途径,使学生逐步把外部的要求转化成自身内在的需要,使被动的行为逐渐转化成主动的行为,随后再把它提升到自觉性的行为,从而矫正不良倾向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第一、研究内容 1、调查农村中学生目前不良倾向有哪些及其成因。
2、研究如何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主要包括: 〔1〕研究如何开发学校养成教育资源,落实德育目标; 〔2〕研究如何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 〔3〕研究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3、研究通过那些途径稳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二、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将到达以下目标: 1、教育学生明确不良倾向的危害性以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巨大意义 2、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并矫正自身存在的不良倾向,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在德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形成勤奋进取的创新精神、和谐的交际能力、坚决的意志、助人为乐的品质、团结合作的精神、稳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实践能力 4、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德育教育的水平和自身道德素质 5、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各种情感体验,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6、通过研究,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更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着眼于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第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拟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法查阅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提高理论养,用理论指导课题研究。
2、问卷调查法了解掌握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活动,在各事端的真实信息以及开展水平,收集成资料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实践与研究 3、访谈法: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行为情况,特别是心理情况,直接找学生进行面谈,以获得资料和反应信息 4、个案法建立典型实验对象的全程档案,作为课题实验评估和改良实验的依据 5、观察记录法:在课题组研究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并将 其反映认真记录,作为课题组研究资料信息 6、行为训练法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单项行为习惯训练,以到达矫正或提高的目的 7、思想教育法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以提高或矫正学生思想的认识 8、叙事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在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以叙事方式记录下来,加以思考和分析,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9、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要不断总结、反思、提升,积极转写研究论文,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四、研究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202022年9月~202022年11月〕主要任务是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收集有关文献资源,抓好教师的培训,举行开题会。
2、实验阶段〔202022年12月~202022年12月〕主要任务是研究学生有哪些不良倾向及成因;研究如何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3、稳固阶段〔202022年1月~202022年4月〕主要任务是研究通过哪些途径稳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4、总结阶段〔202022年5月~202022年6月〕主要任务是进行资料的汇总,完成课题主报告,请专家进行评估验收 五、实验研究的操作 〔一〕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成因研究 课题研究应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好调查是研究的第一步本课题组在准备阶段分别对本校低、中、高各年级段共400余名学生作了分年级段的养成教育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内容是关于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表现,调查的工具是调查问卷,调查卷是由相关年级段的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加以拟定,具有一定的合理度和客观性 〔二〕利用学校资源有效矫正学生不良倾向 第一、构筑网络,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事实证明,拥有知识并不一定具有教养,关键在于通过学生的思维把道德内在的本质转化为学生自己所具有的信念和行为为此,我们通过以下行为标准训练小组,加强了对行为习惯标准训练工作的指导。
1、学校教育领导小组 学校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室、教务处、团委、家长学校组成课题开展以来,共召开了各类专题研讨会2022余次,定时分阶段、有目的地指导,及时交流总结,改良训练方法,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布置各月训练内容 2、班级行为标准训练小组 班主任任组长,科任教师任成员,组成班级训练小组,小组成员参加班级训练活动,共同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训练同时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标准,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严格考核,每学期评选优秀班主任为了进一步提升其他科任教师的德育育人理念,学校还定期开展各类教师培训活动,使全体教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提升,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那么,为矫正学生不良倾向起到了正面引导的积极作用 3、学生自主管理委员文明监督岗 学生自主管理委员成员对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每日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进行反应 第二、健全制度,完善标准训练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严格的、持之以恒的标准训练才能形成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和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是持之以恒抓好行为标准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
为此,我校除了将中小学生守那么和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准绳,努力营造学习标准和守那么的浓厚气氛外,还根据中小学生守那么和日常行为标准的根本精神,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订并实施了行为标准养成教育方面的一系列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如官塘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官塘中学八好主题教育、官塘中学学生学习标准细那么、等,从校内到校外规定了学生言行所必须遵守的内容,并把它们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要求,去引导和标准着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 第三、活动实践,培养良好行为品质 让道德认识实践化,具体化,是实施主体性德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为此,我们努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时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开展,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 1、扎实开展养成教育活动矫正学生不良倾向 围绕本课题,学校认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使许多学生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其终身开展打下了一定的根底。
如我们举办了“好习惯伴我成长〞故事、手抄报和画报比赛、“养成教育校园之星〞评选活动等,有效推动了课题的深入开展 2、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开展活动,矫正学生不良倾向 利用节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是我校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良好方式如每年三X8226;八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洗头、洗脚〕让母亲开心;九X8226;十教师节给老师一声祝福;十X8226;一国庆节向祖国母亲道一声祝福;元旦节向亲人表示新年祝福等等 此外,我们围绕养成教育主题定期开展主题班队会观摩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到达从思想上矫正学生不良习惯的目的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不良倾向的矫正 任何活动的目的都应是全面贯彻当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开展的人才,而各种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一个综合过程,学生不良倾向的纠正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又是整体开展过程,只有逐步把教育的要求通过活动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外化为学生的行为方式,才能取得实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激发其内心对养成良好习惯的迫切愿望如:我们开展了“我给小鸟安个家〞、“校园科技节〞、“清洁家园美化环境〞等。
学生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其思想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使其对自身不良习惯进行自觉的审视和矫正 4、浓厚校园文化气氛也可促进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 良好的校园育人气氛必定具有良好的德育成效,因此,切实注重校园硬文化建设,认真立足校园软文化建设的教育阵地建设,对本课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两年来,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加强力度,小到花圃中的标语,大到墙壁上的宣传画,努力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处景观都育人〞 第四、加强配合,携手矫正学生不良倾向 行为标准养成教育的训练,仅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强调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成立了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每学期都聘请关工委和资深领导来校上课,并且做到了每次讲课内容和要求不同,这样有针对性地教育,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家长学校还强调家长必须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行为标准,以身作那么,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教育子女 二是学校要求和家庭经常联系,建立联系网共同做好了对学生的教育标准工作,同时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随着校园“家校通〞进入校园,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更是方便、快捷得多了。
三是建立了实践基地主要是学校的法制校长,定期给学生讲相关法律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律法纪教育 第五、把握标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