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东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发展

笛音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2MB
约60页
文档ID:47518171
中东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发展_第1页
1/60

中东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发展1本章内容第一节 中东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东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三节 中东经济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2第一节 中东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发展历 程 早期阿拉伯的发展.ppt 一、经济初步发展时期(二战后—70年代) 二、经济低迷和经济调整时期(80年代—90年 代) 三、经济增长与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3第一节 中东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发 展历程1、中东石油输出国的发展模式受 到其自身的地域特征影响,经济发 展历程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中东石 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石油生产与 出口一直是经济的主要支柱,各国 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与石油紧密 相关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东石 油输出国的经济先后经历了三个时 期:从战争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经 济初步发展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 到90年代的经济低迷和经济调整时 期;从20世纪初期以来经济的增长 与发展时期 4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n1960.9.14成立于巴格达,原总部设于日内瓦, 65.9月后迁至奥地利维也纳它是以石油出口为 主要收入来源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一个永久性的 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创始成员为伊拉克、伊朗、 科威特、沙特、委内瑞拉。

随后,卡塔尔(61 年)、印尼(62年)、利比亚(69年)、尼日 利亚(71年)先后加入厄瓜多尔(73年加入 ,92年退出)、加蓬(75年加入,96年退出) 5nOPEC实际上是一个石油卡特尔组织其宗旨是 :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以最适宜的手 段来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保证产油国获得 公平和稳定的石油价格,向石油消费国提供有效 的、经济的、稳定的石油供应,使投资者获得公 平合理的投资回报该组织在稳定石油市场方面 具有重要作用为将油价控制在一定区间,它制 订了“价格区间机制”-根据该机制,当油价连续 20个交易日高于28美元/桶时,OPEC将每天增 产50万桶,油价连续10个交易日低于22美元/桶 时, OPEC将每天减产50万6图18-1 中东部分国家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的比重(2006年) 资料来源: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12月中东素有“世界石 油宝库”之称,其石油 蕴藏量丰富、油质好、 开采成本低、运输便捷 据美国《油气杂志 》2006年的数据显示, 中东地区石油储量占世 界的2/3,天然气储量 占世界的1/3以上7一、经济初步发展时期(二战后—70年代 )n二战期间,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使中东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开始突显,它既承担着盟国补给中心的任务,也成为美苏冷 战中争夺的利益核心所在,从此不仅使世界、也使中东自己 更加意识到石油在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n二战后,中东各国逐渐摆脱了西方的殖民统治,取得了政治 独立,民族经济也开始进入了独立发展的阶段石油工业开 始迅猛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石油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其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传统的农牧国转变为现代 石油经济国 n伴随7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20世纪70 年代以后,一些国家高举“阿拉伯社会主义”旗帜,采取更为 激进的石油国有化运动、多样化与工业化等改革措施,通过 两次大幅度提价,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前线阿拉伯国家的反以 斗争,而且有效地维护了自身经济利益,为自己带来了滚滚 财源8石油给中东国家带来巨额的收入,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影响:1.经济角度 2. 首先,巨额的石油收入使中东获得了大量的资本,于是各国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所有 部门,经济计划的投资成倍增长,经济快速发展,福利国家迅速形成;3. 其次,产油国的发展模式使中东各国形成了典型的依附型经济结构在资本方面,产 油国高度依赖石油部门;在劳动力方面依赖外籍劳动力和技术人员、技术设备;在进出口 方面,消费品依赖进口;而石油部门生产的原油(石油产品和石化产品)也主要依赖海外市 场;4. 再次,从经济运行的机制看,产油国是一种投入型的经济,国家投资是资本的主要来 源,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工业仍以石油部门为主,私人企业效率不高 。

9• 社会角度石油经济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中东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出现 飞跃发展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其积极影响是可以吸引各类专 业技术人才由于中东国家普遍不太重视教育,导致其智力投资和 职业教育相对匮乏,劳动力资源缺乏,因此需要从国外大量引进熟 练劳动力和先进技术,这为国际劳工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来自世 界各地的熟练和非熟练技术人才随着战后石油经济的冲击波涌入中 东产油国但是,也造成了新的社会问题,表现为本国公民与外籍 移民两大社会集团的对立,因为前者享有高度的社会福利,工作轻 松,待遇优厚,后者虽然技术好、价格低却要承担繁重而低收入的 工作,只有不多的社会福利,政治权利则完全没有社会关系上出 现深刻的分裂,容易引发冲突,造成社会动荡 10111213(一)经济低迷和经济衰退(二)经济调整(三)经济增长与发展时期(2000年以 来) 二、经济低迷和经济调整时期(80年代—90年代)1415(一)经济低迷和经济衰退o 20世纪80年代国际石油价格的暴跌和长期低迷导致中东各国 石油出口收入大幅度减少,经济增长几乎陷于停滞,国内生 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0.4%,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慢的地区 ,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下降2%。

o90年代中东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恢复到3%,但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只有0.7%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 这两项指标仅高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俄罗斯和中亚国家 2001年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普遍低于1980 年的水平中东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较快的亚洲和拉 美国家相比,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16o中东经济之所以在20世纪最后20年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出现 边缘化趋向,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严重依赖原油单一原料出口 ,原有发展战略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环境这些国家中多数在 取得民族独立后受苏联计划经济、基马尔的“国家主义”,以及 “依附论”等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影响,选择了内向型进口替代工 业化发展战略o在经济体制上,这种战略主要表现为:(1)资源配置计划化 ,削弱甚至完全取消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2)经济 主体国有化,忽视甚至排斥民营经济和外国直接投资;(3) 贸易制度内向化,只顾支持和保护进口替代工业而忽视发展具 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业;(4)宏观管理盲目化,不惜通过大 量举借国际债务或膨胀式的财政货币政策支持资金需要,而忽 视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性17(二)经济调整o中东石油输出国经济调整的基本内容o稳定宏观经济20世纪80年代, 影响中东宏观经济运行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通货膨胀;二是外债负担。

在经济调整中, 中东石油输出 国一方面通过实行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解决通货膨胀问 题, 另一方面通过与债权国谈判协商重新安排债务来解决债务 问题o资源配置市场化中东国家逐步放开对生产要素价格的控制,并加强了资源的市 场机制建设,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 18o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国政府投入大量的石油收入来加强本国基础设施 建设,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业,公路、铁路、航空、 海运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o推行国营企业私有化政策中东产油国在进行经济调整的过程中,均程度不同 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整顿和改组了国营企业, 扩大了私营企业的规模,推行国营企业私有化政策 19o调整工业结构,鼓励工业多样化在经历世界性经济衰退,特别是石油价格涨幅带来的经济波动以后, 石油输出国政府深切感到,建立石油工业以外的其它工业,是国民经 济多样化的至关重要的措施,也是他们为了应付未来石油枯竭而必须 采取的新的经济战略 o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重视教育,把培养各类建设人才作为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 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一方面,中东各 国根据国内和产油工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制定国家人才培 养计划,确定高等院校专业设置。

另一方面,为了了解和掌 握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派遣大批青年出国深造20o经济调整的成效n首先,经济调整最显著的成果是这些措施改善了宏观经济运 行状况, 通货膨胀率明显下降、外债问题得到解决n其次,中东石油输出国发展市场经济和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 促进了本国私人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 不仅数额增加明显, 而且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也呈 上升趋势私人投资和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投资的主要来 源, 外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扩大n最后,中东石油输出国开展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调整 , 使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获得迅速发展, 推动了产业结 构迅速升级和制造业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21(三)经济增长与发展时期(2000 年以来)n2000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结束长期的低迷状态, 不断上涨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战后严峻的安全局 势、伊朗核问题的不断升级,加上世界石油剩余生 产能力的减少,使国际石油市场对石油供应中断的 担忧难以消散,成为导致国际石油价格长期居高不 下的基本因素而国际金融和期货市场的炒家乘机 兴风作浪,以及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消费和战略石 油储备需的不断增加,则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石油价 格的上涨。

如图18-2)2223n在油价一路飙升的情况下,欧佩克实行偏紧的供应 策略,并提高产能限制,试图使油价一直保持在较 高水平主要石油出口国的营销策略从注重产量份 额的粗放型转变为实行偏紧供应以维持价格坚挺的 精细型 n高油价对中东主要石油输出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 机遇,2003年,阿联酋国内生产总值较2002年增长 12%2004年,伊朗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6%,沙特 达到5.2%,均高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见图18-3 )引致的石油出口收入给各国带来巨额的财政盈余 2425n这次的油价高涨主要是建立在石油经济实力 基础上的,石油收入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中 东各国的金融与资本的实力,促进了油气业 和非油气业的发展n而且,从整个中东地区来说,由于石油输出 国与非石油输出国之间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 ,前者石油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会通过投资、 贸易、劳务、援助等途径对后者的经济发展 产生间接带动作用,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的经 济发展 26第二节 中东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一、中东石油输出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二、中东石油输出国经济发展新举措27发展模式所谓发展模式,即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特定的生 活环境中,也就是在自己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等背 景下所形成的发展方向,以及在体制、结构、思维、和 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特点,是一个国家在实行现代化道路 过程中对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及战略等的选择。

28一、中东石油输出国经济发展模式的 特点(一)经济结构单一,对外依赖性大 n受到地域特征的制约,长期以来,中东石油输出国 以石油出口和石油加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各国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和居民福利都依赖石油收 入石油工业不仅决定着各国经济的资本积累能力 、经济增长速度、财政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也是 经济发展提供原料和动力的基础产业29n中东各国的经济结构单一,对外依存度大,主要表 现为: ¨资源较单一,除了油气较充足外,其它资源相对匮乏,都 需要进口; ¨除了石油工业以外,其它轻重工业普遍不发达,科技和设 备严重依赖外国; ¨石油出口是主要的经济来源(见表18-1); ¨受全球经济影响,经济波动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后,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1998年的石油收入大大减少,仅 50亿美元,比上一年减少39%,财政赤字超过230亿美元 2001年受“9·11”事件影响,石油价格暴跌,产油国经济 一度陷入低迷3031(二)经济较发达,生活水平较高n2003至2008年,由于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强劲,曾经出现过的石油输 出国竞相超产、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油价疲软甚至剧跌的局面 不复存在,为了在高油价环境下获取更多的石油收入,中东国家采 取措施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