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开始反击西方国家的入侵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2、 作家张晋松写道:“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造成上述悲惨事件的是( )A.沙俄B.英法联军C.日本D.八国联军3、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后形成的思维导图,通过此图,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B.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D.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4、 历史漫画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观察下列一组漫画,判断它们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通商口岸急剧增加B.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C.中国领土不断遭到割占D.中国沦为半封建社会5、 话剧《神举》后记中写道:皮子年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侵略者残杀华民、掠夺财物等野蛮行径;由此推断该话剧创作的背景( )A.旅顺大屠杀B.三国干涉还辽C.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运动6、 辛亥革命前,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国家大事只能由他做决断;辛亥革命后,一些民众开始觉得自己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意见;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C.使中国彻底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7、 1911年辛亥革命取得胜利,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在绝望中死去;袁世凯死于( )A.民国二年B.民国三年C.民国四年D.民国五年8、 历史课上,老师给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构图,这反映出民国初年( )A.专制独裁从未改变B.军阀割据贯穿始终C.法制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进程艰难曲折9、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新青年》B.《文学改良刍议》C.《狂人日记》D.《劳动界》10、 袁世凯解散国会至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农户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减少2600多万亩、陆军增加92万多人、军费增加5000多万元;导致上述各项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北洋军阀割据混战B.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C.清政府的腐朽统治D.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1、 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曾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院演讲;据亲历者回忆:“一位穿着竹布长衫的青年登上讲台,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场;他从孙中山逝世谈起,讲到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对当时反动、卖国的北洋政府,号召青年奋起救国;”此类演讲有利于(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国民革命的发展C.南京政府统一全国D.土地革命的开展12、 江西是革命老区;下列有关江西革命圣地的选项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①井冈山 a红色故都、共和国的摇篮②南昌 b星火燎原、中国革命的摇篮③瑞金 c“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的摇篮A.①-c ②-b ③-aB.①-a ②-c ③-bC.①-b ②-c ③-aD.①-a ②-b ③-c13、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②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4、 口号是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鼓舞士气、振奋人心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口号见证的历史配对有误的是( )A.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一一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辛亥革命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鸦片战争15、 1937年底,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达30多万人;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A.天津B.武汉C.徐州D.南京16、 为了更好地弘扬本土文化,小明和他的学习小组以“三晋文化”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四条旅游路线;其中符合“红色革命文化”主题的是A.太原天龙山石→应县木塔→大同云冈石窟B.太原台骀山抗日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左权将军烈士陵园C.太原晋祠→平遥古城→运城舜帝陵D.太原钢铁工业园区一清徐东湖醋园→杏花村汾酒博物馆1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不断发生变化(见下图),其主要依据是(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A.地主阶级的剥削程度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共产党政治上的需要D.农民阶级的现实诉求18、 “中国是最早抗击轴心国侵略的国家,牵制了身处中国内陆的大批日军,在同盟国的整体部署中,中国的战略地位显然极其重要;”作者认为抗日战争A.使中国遭受巨大损失B.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C.得到海外华侨的支持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19、 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叙述,错误的是A.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目的仅仅只是为其发动内战争取时间B.毛泽东决定与国民党谈判的出发点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C.谈判结果是双方签署“双十协定”,达成和平建国共识D.在政治上获得主动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目的之一20、 解放战争期间,东北解放区有100多万农民参军,华北解放区有近100万农民参军;广大农民还积极参加民兵,民兵参战者200多万人,作战10多万次,共歼敌20多万人;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共产党的宣传动员B.国民党的黑暗统治C.解放区农民为了保护土地改革的成果D.共产党士兵生活水平高于国民党21、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走“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A.张謇B.侯德榜C.荣宗敬D.荣德生22、 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二、综合题23、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同呼吸共命运,为实现民族解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北伐军歌《打到列强》材料二:l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材料三: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材料四:备受瞩目的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于2017年11月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登场,这是国民党主席洪秀柱首次以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身份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面;(1)材料一中的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谁?(写出三位)你认为北伐战争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共产党的通电和蒋介石的讲话出现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从这些话语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3)请举出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4)今天国共两党交往密切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4、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历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在变化中艰难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社会性质的变化]〔1〕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什么?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技术的变化]〔2〕19世纪60年代,一些开明的清朝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而掀起的探索运动是什么?该运动中成立的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什么?[社会制度的改变]〔3〕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革命是什么?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国人民的抗争]〔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启示?25、 中国近代史是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材料二 1894-1900年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简表项目1894年前1895-1900年外国在华开设工厂80家933家外国资本在华投资总额2800万元5.2亿元——摘编自周一良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三 这是清朝统治者给自己立下的空前的卖身契,标志着清统治者完全投降了帝国主义,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巨额赔款,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赔款,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空前大规模的勒索;……使馆界的设立,成为中国的“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干涉内政的反动据点,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大沽等炮台的拆除,京榆铁路驻扎外国军队,并可随时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清政府亦完全处于帝国主义军事控制之下了;——摘编自周一良主编《新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2〕根据材料二,指出1894-1900年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3〕据材料三,指出“卖身契”是什么?该条约的哪一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