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屏蔽泵操作维修规程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KB
约6页
文档ID:527094279
屏蔽泵操作维修规程_第1页
1/6

夹套内部充满冷却水,用来降低设备温度,当输送液体温度较高时,就要设置夹套屏蔽泵操作、维修规程屏蔽泵安全操作规程 工作原理泵和电机构成一体,其定子组件的内表面和转子组件的外表面装有非磁性耐磨蚀的金属薄板制成的定子 屏蔽套和转子屏蔽套,使之与工作液体完全隔离1启动前的检查1.1、 检查各紧固部件是否牢固,压力表、冷却水是否好用,出口阀和泵的排气阀是否关闭和泄漏;1.2、 确认罐内液体是否充足;1.3、 夹套内部充满冷去企用来降低设备温度,当输送液体温度较高时,就要设置夹套泥浆型屏蔽泵(D型)需向注液罐(止推液储罐)注入液体并保持一定液位,打开止推液储罐的气相压力平 衡阀,使储罐压力大于泵进口压力;1.4、 确认是否有冷却水1.5、 联系电气送电;1泵的启动1.1、 全开进口阀,微开排气阀,排除泵内部的气体同时打开逆向循环管路阀门,检查泵部分及电机部分的 排气阀是否完全把气体排尽,确认后关闭排气阀1.2、 打开电源,使泵启动,检查出口压力表及 TRG表指示、电流,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缓慢打开出口 阀,直至全开,使排出量达到额定流量1.3、 运行过程中要注意过滤器运行状况,出现杂音(气蚀) 、电流、压力下降时,要进行倒泵处理,对滤网 进行清理。

2注意事项:2.1、 启动电泵,测定以下数值后,停泵,根据测的数值,判定电泵是否正常运转,泵的正常工作状态,必须 是要求的性能参数范围,否则影响泵的轴向推力2.1.1、 排出压力和吸入压力压差"排出压力一吸入压力"扬程X比重十10 ; 压差过小时,泵有可能为逆运转; 压差与扬程对应值吻合属于正常运转2.1.2、 TRG指示值红色区域(过量程)表示电泵在逆运转,请正确接线绿色区域属于正常运转2.1.3、 电压和电流按铭牌2.1.4、 运转声音和振动检测有无混入异物产生的声音和振动,运转时发现异常声音或振动等,须迅速查清原因,采取对策2.2、 屏蔽泵使用滑动轴承,输送液是轴承的润滑剂,停泵后短时间再启动的断续运转会缩短轴承的寿命原 因在停泵时,电机的残热使电机内部的液体气化,这时再启动,轴承处于无润滑状态,因此屏蔽泵断续运转 时,再启动要有充分的时间,让电机温度降到常温并保持逆循环管路畅通,泵应在不低于最小流量的情况 下运行2.3、 屏蔽泵不能盘车在试运行前应对管路进行冲洗、清理,保证洁净开车时点试观察 TRG指示值在红 色区域(过量程)表示电泵在逆运转,绿色区域属于正常运转,如果反转立即通知电工更改。

2.4、 泵启动“五严禁” :1、严禁无液运转和1min以上的断流运转,以防损坏电动机和轴承; 2、严禁逆向运行1min以上,逆向运行有可能导致轴承的异常磨损; 3、严禁在气蚀状态下进行运转,泵在气蚀状态下运行,将会导致轴承的早期磨损;4、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出口阀严禁关死,要保持微开状态,以防泵内出现气 阻;5、保护装置动作的情况下,没有查出原因时,严禁再次运转3屏蔽泵的正常操作3.1、 慢慢地打开入口阀,逆向循环阀、冷却水阀,检查是否有泄漏的地方,如有要联系相关人员进行处理;3.2、 打开排气阀缓慢排气,同时注意安全以免灼伤及中毒事故发生,确认系统无气体为止;3.3、 接通电源启动,观察排出侧的压力表和 TRG指示情况,如转向不对,联系相关人员处理后再进行下一 步;3.4、 压力、电流和运行情况正常时,慢慢打开出口阀门,达到规定压力值;3.5、 再次检查压力表读数,TRG指示情况、运转的声音、振动有无异常现象及冷却水情况等3.6、 停车或切换泵3.6.1、将备用泵按着开泵程序开起后,然后慢慢地关闭出口阀, 同时要观察备用泵的运转情况,确认无异常, 关死出口阀362、 按停止按钮,停泵;363、 关闭出口阀;364、 停冷却水。

1、 启动备用泵后,在开大备用泵出口阀的同时逐渐关小运行泵出口阀;2、 备用泵达到规定流量和压力后,关闭运行泵出口阀,停运行泵电机;3、 启泵初期应加强巡检,每半小时巡检一次, 2个小时后按正常时间巡检4日常维护4.1、 要经常检查冷却水的畅通情况,确保泵的表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4.2、 要经常检查TRG指示,如发生异常要果断处理;4.3、 查看压力指示情况,入口过滤器堵塞情况,必要时要清理;4.4、 检查运转声音、振动、泄漏等异常情况并要处理;4.5、 要调节出口阀确保其不超负荷运转;4.6、 屏蔽泵的故障处理参照TRG指示说明和屏蔽泵的故障及其原因和解决方法;4.7、 长期停用应将泵冷却水、介质吹扫干净以保证其不锈蚀和冻坏5常见故障及处理TRG指示及电泵状态可能故障检查及处理方法泵无法启动介质结晶或温度低粘稠切换泵,提咼泵体温度泵体过热汽蚀或冷却水中断查明原因消除汽蚀;恢复冷却水震动或噪音汽蚀或轴承磨损查明原因消除汽蚀;切换泵更换轴承出口压力低汽蚀,叶轮损坏,入口有杂质堵 塞查明原因消除汽蚀;切换泵并更换叶 轮或切除杂质表针指示逐渐增大、指针不摆动 或者运行状态差电源电压升高或者轴承磨损增 大先检查端电压是否正常,再检查轴承 磨损,如超过要求值,更换新轴承表针摆动无规则,电泵流量、压 力不稳,内部声音不止常,或电 机局部发热循环系统不正常,流量不足或有 气泡检查循环液管路,检查电泵类型是否 符合工艺要求表针突然上升至红色区,表针摆 动幅度增大;且有规则性波动, 有时停机后再启动故障消失转子笼条涨开造成局部断条换同型号转子表针突然上升至红色区,表针摆 动幅度增大;且有规则性波动, 伴随泵内声音不正常叶轮摇动、轴承弯曲、口环磨损拆机检修表针指示值大于0.75,运转不 顺畅,流量、压力低下电源相序接反检查电源相序并重接电源表针正常,运转不顺畅,流量、 压力低下;或运行正常,表针大于 0.75模块三相电源与电动机端子的 相序不一致。

TRG与热元件线 路接错检查模块三相电源线与电动机电源线 相序是否对应,按正确相序接好表针指示0.5,—相电流为零断相检查电源线,把电源接好表针扌曰示忽大忽小;或者摆动, 且这种现象是短暂的管路混入异物或工作液有结晶 或沉淀检查工作液及循环管路,排除异物电泵工作正常,电源线正接反接 表针指示始终大于0.75,有时 停转一阶段,再启动故障消失模块或TRG表损坏或者TRG系 统回路有接地现象检查模块输入、输出电参数,检查电 表电参数,检查模块、TRG表是否接 地表针无指示或指示反向模块检查后在组装时,极性装 反仪表损坏,模块选用错误检查仪表及模块选用类型,模块安装 孔及仪表的极性是否对应表针在某位置不动卡针把仪表拆下检查,或更换仪表主电路端子对地绝缘为零,或者 启动电泵时跳闸接线架损坏,模块损坏,主绕组 损坏TRG表与热元件接线错 误把模块及主绕组从接线架上拆下分别 检杳泵设备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屏蔽泵的维护和检修在使用本规程前制定方案,辨识危险源,严格按检修方案执行1.2结构简述 屏蔽泵主要由泵体、泵盖、转子/定子屏蔽套、叶轮、轴和托架等部件组成2完好标准2.1零部件2.1.1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牢固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2.1.4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2.1.5各部安装配合符合规定要求2.1.6泵体及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2.1.7基础、底座完整、坚固2.2运行性能2.2.1液体畅通,润滑良好,使用40目过滤器”2.2.2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2.2.3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2.2.4能力可达到铭牌能力或额定能力2.3设备及环境2.3.1设备清洁,外表无灰尘、油垢2.3.2基础表面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清洁2.3.3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接合面均无泄漏3设备的维护3.1日常维护3.1.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启动、运行及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3.1.2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设备运转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1.3经常保持泵及周围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密封符合要求3.1.4维修人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3.2紧急情况停车运转时要把如下的数据记录好,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转,查找原因并采取对策,在查明原因排除 故障后方可再次运转:A、泵入口压力、泵出口压力; B、TRG指示值; C、电压、电流; D、有无异常声音、振动4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4.1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6个月1年2年4.2检修内容4.2.1小修4.2.1.1检查冷却系统及清除水垢。

4.2.1.2消除在运行中发现的缺陷渗漏检查及紧固各部螺栓4.2.1.3清扫及检修所属阀门4.2.2中修4.2.2.1包括小修内容4.2.2.2解体、检查各部件的磨损、腐蚀、冲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4.2.2.3检查轴的磨损、腐蚀,进行修复4.2.3大修4.2.3.1包括中修内容4.2.3.2更换叶轮4.2.3.3更换泵轴4.2.3.4测量及调整泵体的水平度5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5.1.1转子屏蔽套和定子屏蔽套检查有无划伤、膨胀和腐蚀5.1.2 检查有无伤痕和腐蚀,检查键槽有无变形 确认轴前端跳动在 5/100 以内5.1.3 检查泵体、叶轮、诱导轮、 RB 端盖、 FB 端盖等有无伤痕和腐蚀5.1.4 轴承 检查工作面有无光泽损伤等, 轴承在超过磨损界限后,便会引起转子屏蔽套和定子屏蔽套的接触,造成定子屏蔽套的破损,所以要密切注意运转中轴承的点检在运转中泵若发生振动、有异常声音,应拆开泵,检查轴承,如果发现轴承和轴套的磨损量超过 0.3〜0.5mm,则要视实际磨损情况进行更换5.1.5 轴套和推力盘 检查工作面有无光泽、损伤等5.2 装配 将各零件清洗、干燥,按分解逆顺序组装、装配时,应注意:a、 FB 端盖中轴承无直槽, RB 端盖中轴承带直槽;b、 确认推力盘有一面已堆焊了硬质合金,此面与轴承组成摩擦副,不要装反。

5.2.1 后侧轴套和推力盘装上后,一定要将止动垫圈正常锁紧另外,推力盘内径倒角小的面是堆焊面,安装 时应将此面对着轴承,还要确认轴套的切口部分与键是否对准5.2.2 在 RB 端盖和 FB 端盖内安装轴承时,要在轴承的外周切口部位放上平垫圈后,再插入 RB 端盖和 FB 端盖,并且将紧定螺钉贴紧平垫圈紧紧紧固,另外,有 V 形槽的面,安装时应面向推力盘5.2.3 将叶轮及诱导轮安装在轴上以后,一定要将止动垫圈锁紧;5.2.4 O 型密封圈和止动垫圈应更换成新的;5.2.5 垫圈应确认无伤痕及是否清洁后再装配6 试车与验收6.1 试车前准备工作6.1.1 清除泵座及周围一切杂物,清理好现场6.1.2 检查泵体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6.1.3 检查密封是否符合要求,冷却系统是否畅通6.2 试车 6.2.1 按泵的启动操作程序启动,启动后运转正常,即可连续运转试车6.2.2 试车时间不少 1 小时,应达到 :A、运转平稳无杂音,冷却、润滑良好; B、轴承温度正常;C、 轴承部位壳体的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