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项目九大知识必考点一、项目整体管理1、制订项目章程;2、制订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3、制订项目管理计划;4、指导和管理项目实施;5、监督和控制项 目工作;6整体变更控制;7、项目收尾1、制订项目章程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⑴合同:来自客户的采购组织⑵工作说明书(SOW):对内部项目:基于业务需 要或产品(服务)的需求对外部项目:作为 投标文档的一部分从客户那里得到⑶环境的和组织的因素 ⑷组织过程资产⑴项目选择方法收益测量方法(即对比法、评分模型、收益分布或经济 模型);数据模型;决策模型、⑵项目管理方法:帮助项目管理团队有效地制定项目章程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⑷专家判断项目章程2、项目范围说明书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⑴项目章程⑵工作说明书(SOW)⑶环境与组织因素⑷组织过程资产⑴项目管理方法论.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⑶专家判断制定出范围 说明书3、制订项目管理计划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 项目管理过程环境和组织因素组织过程资产⑴项目管理方法论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 )⑶专家判断⑴项目管理计划4、指导和管理项目实施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1、 项目管理计划2、 已批准的纠正措施3、 已批准的预防措施4、 已批准的变更申请5、 已批准的缺陷修复6、 确认缺陷修复7、 管理收尾规程⑴项目管理方法论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 )⑴可交付物⑵申请的变更⑶已实施的变更申请 ⑷已实施的纠正措施 ⑸已实施的预防行动 ⑹已实施的缺陷修复 ⑺工作绩效信息5、监督和控制项目工作.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⑴项目管理计划⑵工作绩效信息 ⑶被拒绝的变更需求⑴项目管理方法论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⑶挣值管理⑷专家判断⑴建议的纠正措施 ⑵建议的预防措施 ⑶预测⑷建议的缺陷修复 ⑸变更申请6、整体变更控制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⑴项目管理计划 ⑵申请的变更⑶工作绩效信息 ⑷建议的预防措施⑴项目管理方法论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⑶专家判断⑴已批准的变更申请 ⑵被拒绝的变更申请 ⑶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⑷项目范围说明书更新⑸建议的纠正措施 ⑹建议的缺陷修复 ⑺可交付物⑸已批准的纠正措施 ⑹已批准的预防措施 ⑺已批准的缺陷修复 ⑻可交付物7、项目收尾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1、 项目管理计划2、 合同文件3、 企业环境因素4、 组织过程资产5、 工作绩效信息6、 可交付物⑴项目管理方法论。
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⑶专家判断⑴管理收尾规程⑵合同收尾规程⑶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和项目结果⑷组织过程资产(已更新)二、项目范围管理1、范围计划;2、范围定义;3、工作分解结构;4、范围确认;5、范围控制;1、范围计划范围计划是指进一步形成各种文档,为将来项目决策提供基础,这些文档中包括用以衡量一个项目或项目阶段是否已经顺 利完成的标准等作为范围计划过程的输出,项目组要制定一个范围说明书和范围管理计划.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⑴企业环境因素⑵组织过程资产;⑶项目章程⑷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⑸项目管理计划⑴专家判断⑵模板、表格和标准范围管理计划2、范围定义:范围定义是指将项目主要的可交付成果细分成较小的、更易管理的组分•范围定义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详细定 义项目范围边界.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⑴组织过程资产⑵项目章程⑶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4)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5) 批准的变更申请⑴产品分析⑵可选方案识别⑶专家判断法(4)项目干系人分析⑴项目范围说明书(详细)⑵变更请求(3)项目管理计划(更新)3、创建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WBS)是面向可付物的项目元素的层次分解,详细描述了项目所要完成的工作°WBS的最低层次元素是能 够被评估的、安排进度的和被跟踪的•它是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⑴组织过程资产⑵项目范围说明书⑶项目范围管理计划(4)批准的变更申请1、 WBS模板2、 分解技术1、 范围说明书2、 WBS和WBS字典3、 范围基线4、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5、 变更申请4、范围确认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⑴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范围管理计划⑵WBS和WBS字典⑶项目范围管理计划⑷可交付物检查1、 已接受的交付物2、 变更申请3推荐的纠正措施5、范围控制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1、 范围说明书2、 范围管理计划3、 WBS和WBS字典4、 绩效报告5、 工作绩效信息6、 批准的变更需求7、 工作绩效信息⑴变更控制系统⑵偏差分析⑶重新规划⑷配置管理系统1、 范围说明(新)2、 WBS和WBS字典(更新)3、 范围基线更新4、 变更申请5、 建议的纠正措施6、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7、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三、项目时间管理1、活动定义;2、活动排序;3、活动资源估算;4、活动历时估算;5、制订进度计划;6、进度控制;1、活动定义为得到工作分解结构(WBS)中最底层的交付物执行的一系列活动,对这些活动的识别以及归档的过程就做活动的定义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1、 企业环境因素2、 组织的过程资产3、 项目范围说明书4、 WBS、WBS字典5、 项目管理计划1、 分解2、 模板3、 滚动式规划4、 专家判断5、 规划组成部分⑴项目活动清单 ⑵活动清单属性 ⑶里程碑清单 ⑷发起的变更2、活动排序:活动排序也称为工作排序,即确定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形成文档.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1、 活动清单,即在活动定义过程所得的结果2、 活动清单属性3、 项目范围说明书4、 里程碑清单5、 批准的变更请求1、 前导图法2、 箭线图法3、 进度计划网络模板4、 确定依赖关系5、 提前、滞后1、 项目计划网络图2、 项目活动清单3、 活动清单属性4、 发起的变更3、活动资源估算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1、 企业环境因素2、 组织的过程资产3、 活动清单4、 活动属性5、 资源可用性6、 项目管理计划⑴专家判断法⑵替换方案确定⑶公开的估算数据⑷估算软件⑸自下而上的估算1、 活动资源需求2、 更新过的活动属性3、 资源分解结构(RBS)4、 更新的资源日历5、 变更请求4、活动历时估算。
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1、企业环境因素;2、组织的过程资产;3、项 目范围说明书;4、活动清单;5、活动清单属 性;6、活动资源需求;7、资源日历;8、项目管 理计划;1、 专家判断2、 类比估算法3、 参数式估计4、 历时的三点估算5、 预留时间⑴活动历时估算结果⑵活动清单、属性(更新)5、制订进度计划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1、组织的过程资产;2、项目范围说明书;3、 活动清单、活动属性;4、项目进度网络图;5、 活动资源要求;6、资源日历;7、活动历时估 算;8、项目管理计划1、进度网络分析;2、关键路径 法;3、进度压缩;4、假设情景 分析;5、资源平衡;6、关键链; 7、项目管理软件;8、所采用的1、项目进度计划(进度网络图、甘特 图、里程碑图);2、速度模型数据;3、 进度基准;4、资源需求更新;5、活动 属性更新;6、项目日历更新;7、请求的日历;9、超前和滞后;10、速 度模型;变更;8、项目管理计划更新;6、进度控制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1、 项目进度计划2、 进度基准3、 绩效报告4、 已批准的变更需求1、进展报告;2、进度更新控制系 统;3、绩效测量;4、项目管理 软件;5、偏差分析;6、计划比 较甘特图;1、速度模型数据更新;2、进度基准更 新;3、绩效衡量;4、变更需求;5、建 议的纠正措施;6、组织过程资产;7、活 动清单、属性;7、项目管理计划;四、项目成本管理1、成本估算;2、成本预算;3、成本控制;1、成本估算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1、企业环境因素;2、组织过程资产;3、项目 范围说明书;4、WBS、WBS字典;5、项目管 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员工管理计划、风险 事件);1、类比估算法(自上而下法);2、 确定资源费率;3、自下而上成本估算(工料清 单法);4、项目管理软件;5、卖 方投标分析;6、准备金分析;7、 质量成本;1、 项目成本估算结果2、 相关支持性细节文件和结果3、 请求的变更4、 成本管理计划更新2、成本预算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1、 项目范围说明书;2、 WBS、WBS 字典;3、 活动成本估算;4、 活动成本估算的支持性细节;5、 项目进度计划;① 成本总计② 管理储备③ 参数模型④ 支出的合理法原则1、 成本基准计划2、 项目资金需求3、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4、 请求的变更3、成本控制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1、 成本基准;2、 项目资金需求;3、 成本绩效报告;4、 工作绩效报告;5、 批准的变更申请;6、 项目管理计划1、 成本变更控制系统;2、 绩效测量;3、 预测技术;4、 项目绩效评估(偏差、趋势、挣值分析);5、 项目管理软件;6、 偏差管理;1、成本估算;2、成本基线更新;3、预测完工;4、绩效衡量;5、请求 的变更;6、建议纠正措施;7、组织过 程资产(新);8、项目管理计划(新)四个关键值PV (计划值):成本估算部分的总价值;AC(实际成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成本总额;EV (挣值)实际完成工作的预算价值,即到某一点已完成工作应当的投入资金。
ETC (剩余工作的成本估算)ETC=总的PV —已完成的EV; ETC=剩余工作的PVxCPI 最常用的尺度:CV (成本偏差):CV=EV-AC CV〉0 (成本节省)CV<0 (成本超支)SV (进度偏差):SV=EV—PV SV>0(超过进度)SV<0 (落后进度)CPI (成本绩效指数):CPI=EV/AC CPI〉10 (成本节余)CPI<10 (成本超支)SPI (进度绩效指数):SPI=EV/PV SPI〉1.0 (进度超前)SPI<10(进度滞后)五、项目质量管理1、质量规划;2、质量保证;3、质量控制;1、质量规划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① 项目章程② 项目管理计划③ 项目范围说明书(用来定义项目干系人需求, 阈值和接受标准)④ 组织过程资产⑸环境何组织因素① 成本/效益分析② 基准分析:③ 实验设计④ 质量成本① 质量管理计划② 质量度量指标③ 质量检查单④ 过程改进计划⑤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2、质量保证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① 质量管理计划② 质量度量标准(清晰的规划说明和完善的标 准)③ 过程改进计划④ 工作绩效信息⑤ 变更请求⑥ 质量控制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