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2023版)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6.50KB
约21页
文档ID:449183122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2023版)_第1页
1/21

宁夏医科大学《社会医学》教学大纲SOCIAL MEDICINE编写单位: 公共卫生学院执笔人(签字):王志忠审核人(签字):编写时间:2023.8教务处印制2023年10月日课程中文名称社会医学课程英文名称Social medicine 课程性质考查课适用专业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信息管理先修课程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并修课程总学时40总学分2.5使用教材李鲁主编《社会医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参考书目2-5部1、《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梁万年,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卫生服务研究》,龚幼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3、《社区医学》,张枢贤,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教学方式理论授课、小组讨论考核方式考勤和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80% 课程概述:社会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融合的一门课程,具有自然、社会双边性质的交叉学科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和人群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态及其变动规律、研究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措施其主要任务是开展以初级卫生保健 为基础的、进行各种疾病的社区诊断和预防以及其它的医疗卫生工作,改善社会卫生状况,使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从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本课程适合预防医学、卫生行政管理及卫生监督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学习,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的观念,了解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了解疾病和死因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新概念以及危险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掌握对卫生服务、健康状况生命质量、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方法,以及疾病的社区防治和人群的社区保健措施为制订卫生事业规划,制订相应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做贡献[注:以上表格字体均为五号宋体,表格中所要填写的内容均为五号楷体]学 时 分 配 表章次章 名学时备注1第一章 绪论32第二章 医学模式33第三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34第四章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35第五章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36直面人生5讨论课7第八章 卫生服务研究38第九章 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39第十章 医疗保健制度自学10第十一章 社区卫生服务311第十二章 弱势群体卫生服务312第十三章 社会病防治313社会病的社会医学防治5讨论课14第十四章 慢性病的社会医学防治自学总学时合计40[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概论[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1.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熟悉:1.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了解:1.社会医学的性质与任务[重点与难点]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和三次卫生革命,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医学的性质与任务一、社会医学的概念二、社会医学的性质三、社会医学的任务第二节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一)社会卫生状况(二)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三)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二、社会卫生革命第三节 社会医学的发展一、社会医学的萌芽二、西方国家社会医学的创立与发展三、我国社会医学的发展[练习题]1.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2.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3.结合自身专业谈体会,重点突出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学科的指导意义第二章 医学模式[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1. 医学模式的概念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定义,内涵熟悉: 1.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 2.生物医学模式了解: 1.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重点与难点]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和社会的影响[教学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医学模式的概念一、医学模式二、医学模式的特点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演变一、神灵注意医学模式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三、机械论医学模式四、生物医学模式第三节 现代医学模式一、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一)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二)疾病谱和死因谱(三)健康需求的提高(四)医学学科的融合二、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一)现代医学模式的形式(二)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三)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四)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第四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一、消极健康观二、积极健康观三、健康与疾病概念的扩展[练习题]1.什么是医学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过时了吗?为什么?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贡献是什么?第三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1.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熟悉:1. 社会经济与健康2. 社会制度与健康3. 社会阶层与健康了解: 1.文化与健康2.科学技术与健康内容[重点与难点]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和特点,社会因素的内容。

[教学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社会因素的内涵二、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一)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二)恒常性与累积性(三)交互作用三、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第二节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一)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二)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三)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二、社会阶层与健康三、社会营养与健康第三节社会发展因素与健康一、社会制度与健康(一) 社会制度影响健康的特性(二) 社会制度影响健康的二、社会关系与健康三、人口发展与健康四、卫生事业发展与健康五、科技进步与健康六、城市化与健康第四节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一、文化的内涵(一)文化的概念(二)文化的组成(三)文化的类型(四)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三、文化诸现象对健康的影响[练习题]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和特点2.社会经济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3.家庭的功能及家庭功能失调对健康的影响4.科技进步对健康的影响有哪些?5.文化的内涵是什么?社会文化影响健康体现在哪些方面?第四章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1. 行为心理因素影响健康的途径2. 行为的概念。

熟悉:1. 健康行为的观点与理论了解:1.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干预[重点与难点]行为和心理因素的概念及其与健康的关系[教学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心理因素与健康一、人格与健康二、认知因素与健康三、心理压力与健康(第二节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一、行为和健康行为(一)行为概念(二)行为分类二、行为因素与健康三、健康行为的观点与理论(一)生物学观点(二)心理学观点(三)行为学观点(四)社会学观点第三节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干预一、个体干预二、社会工程干预(一)社会设施干预(二)政策干预(三)组织干预三、各种场合的干预[练习题]1.试述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2.试述危害健康的行为对人群健康危害的程度3.简述行为干预方法的类型和要点第五章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1.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分类2.随机应答技术的应用熟悉:1.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2.问卷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1. 常用定性研究方法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重点与难点]定性研究的设计,定量研究的设计[教学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社会医学相关的研究方法二、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一)选择课题(二)制定研究方案第二节 现场调查方法一、现场定性研究(一)定性研究的特点(二)常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三)定性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二、现场定量研究(一)访谈法(二)自填法第三节 问卷设计一、问卷的主要类型及一般结构(一)问卷的主要类型(二)问卷的一般结构二、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步骤(一)问卷设计的原则(二)问卷设计的步骤三、问题和答案的设计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第四节 随机应答技术一、随机应答技术的步骤二、随机应答技术的应用[练习题]1.简述社会医学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2.简述问卷设计的步骤;3.简述专题组讨论和选题组讨论的异同点。

第八章 卫生服务研究[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1.卫生服务研究的意义和目的2.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熟悉:1.卫生服务研究的方法2.卫生服务需求、需要和利用的概念3.卫生服务测评的指标了解:1. 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指标的应用2. 影响卫生服务需要的因素3. 卫生服务资源[重点与难点]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指标和方法[教学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卫生服务研究的意义与目的二、卫生服务研究的进展三、卫生服务研究的分类四、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一)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响(二)评价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三)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四)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五)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六)卫生服务效果评价五、卫生服务研究的方法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一、基本概念(一)卫生服务要求(二)卫生服务需要(三)卫生服务需求(四)卫生服务利用(五)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利用之间的关系二、卫生服务需要的测量与分析三、卫生服务利用的测量与分析(一)门诊服务利用(二)住院服务利用(三)预防保健服务利用四、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指标的应用五、影响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因素第三节 卫生服务资源一、卫生人力资源(一)数量(二)结构二、卫生人力规划(一)卫生人力需求(二)卫生人力供给(三)卫生人力管理三、卫生费用四、观察法的优缺点第四节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一、综合评价的意义与目的二、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的主要特征三、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四、综合评价[练习题]1.简述卫生服务研究的基本原理。

2.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指标有哪些?3.试述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及其相互关系4.影响卫生服务需要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九章 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1.社会卫生状况评价的指标及其意义2.社会卫生状况评价的资料来源熟悉:1.社会卫生状况及其评价的内涵2.卫生政策的概念、特点和功能3.我国社会卫生状况及社会卫生策略了解:1.卫生政策制定和卫生政策分析方法2.全球卫生状况和社会卫生策略[重点与难点]社会卫生状况评价的指标及各指标的含义[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卫生状况及评价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