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信PPT课件第六章信道复用和多址方式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54MB
约47页
文档ID:585821111
通信PPT课件第六章信道复用和多址方式_第1页
1/47

第第6章章 信道复用和多址方式信道复用和多址方式v信道复用信道复用:允许多路信号同时传输v多址技术多址技术:在多点通信系统内信道复用v主要讨论两类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FDM)(波分复用 WDM)v 时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TDM)v本章主要讨论四类多址方式:频分多址频分多址(FDMA)v 时分多址时分多址(TDMA)v 码分多址码分多址(CDMA)v ALOHA方式v复用技术和多址技术都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技术 6.1 频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v频分复用频分复用v频分复用频分复用:用不同频率传送不同的消息,实现多路通信例子: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v下图为FDM系统框图设N路相似的消息,低通滤波器:消除信号中的高频成分,使之变为带限信号。

输出对副载波进行调制带通滤波器将各个已调波的频带限制到规定范围输出总和信号频谱示于图 (b)为了防止邻路信号之间相互干扰,副载波频率之间的间隔应满足v :消息信号的频谱; : 防护频带 频分复用频分复用v总和信号传输所需最小带宽是 频分复用频分复用v多级调制 波分复用波分复用v波分复用(波分复用(WDM)):光纤通信中利用同一根光纤同时传输波长具有适当间隔的多个不同光源的光信号从本质上说,波分复用与频分复用是相同的原理如图 波分复用波分复用vWDM把多个离散波长的光耦合到光纤中传输每个波长的光波能承载大量信号,通常这些信号已被复用v波分复用的两波道间隔为10 ~ 100nm当间隔为1 ~ 10nm,甚至1nm以下时,称为密集波分复用(DWDM)v工作波长大约是1550nm (1.55µm),频率间隔为100GHz的整数倍(例如100GHZ、200GHz、300GHz等)在1550nm和100GHz的频率间隔,波长间隔大约是频谱及复用如图在1550nm附近,间隔小于200GHz的承载多路光信号的WDM系统被认为是标准DWDM.v复用器混合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去复用器分离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v波分复用耦合器允许不同波长的光组合和分离 波分复用波分复用 正交频分复用正交频分复用v正交频分复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传输技术提供了让数据以较高的速率在较大延迟的信道上传输的一种途径v思想思想:把一个高速的数据流分解成许多低速的子数据流,以并行方式在多个子信道上传输v在每个子信道上,码元持续时间比信道的最大延迟小,从而可以消除码元间干扰v在允许信道失真的情况下设计一种系统,v把可用带宽细分为带宽相等的子信道v每个子信道的带宽都非常窄,以至于子v信道的频率响应特性是近乎理想的,v如图 正交频分复用正交频分复用v总共可有K=B/Δƒ个子信道,Δƒ­子信道频率间隔每个子信道都对应一个载波:vCk(t)=sin(ωkt), ωk=2πƒk ,k=0,1,2,····K-1vƒk­第k个子信道的中心频率v通过选择每个子信道上的码速率1/T,使其等于相邻子信道的频率间隔Δƒ这样,在整个码元间隔T内子载波是正交的,即v∫T0sin(ωkt+k) sin(ωjt+j)dt=0v其中ƒk -ƒj=n /T (n=1,2,···),它与相位是无关的称这种情况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

正交频分复用正交频分复用vOFDM与使用了全部带宽单载波系统相比,每个子信道的码元速率降到原来的1/K,但二者数据传输速率是一样的vOFDM系统的码元时间为T=KTs,Ts­单载波系统的码元时间选择适当的K,可使得码间干扰足够小v由于子信道达到了较高的信噪比,调制后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 6.2 时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v将多路信号在时间上互不重叠地穿插排列就可以在同一条公共信道上进行传输v时分多路通信时分多路通信:按照一定时间次序依次循环地传输各路消息以实现多路通信也叫做时分多路复用(TDM)v时分复用分为分为:同步时分复用同步时分复用(STDM)v 统计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ATDM) 同步时分复用同步时分复用v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各路消息在帧中所占时隙的位置是预先指定的,且固定不变vN路PAM信号进行时分多路复用,如图各路信号通过LPF后变为带限信号,采样开关(或转换开关)每秒将各路信号依次采样一次,N个样值按先后顺序错开纳入采样间隔之内合成的复用信号是N个采样.v帧帧:由各个消息单一抽样构成的一组脉冲v时隙时隙:一帧中相邻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v防护时间防护时间:未被抽样脉冲占用的时隙部分。

v在接收端,由分路开关和重建LPF,可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 同步时分复用同步时分复用 同步时分复用同步时分复用v两端开关必须同步vPAM带宽:理论上需要无限宽,由于PAM信号的信息在幅度上携带,因此只要幅度信息没有损失,脉冲形状的失真无关紧要根据采样定理,传输带宽必须满足vPCM带宽:每个抽样用n个脉冲组成的代码表示,因此为 统计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v统计时分多路复用统计时分多路复用(ATDM)也叫异步时分多路复用也叫异步时分多路复用v通过动态地分配时隙来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源通过地址码识别v统计复用器具有低速数据输入线和高速复用数据输出线,每一输入线都有缓存器有n条输入线的统计复用器,其幀中仅有k(k < n)个可用时隙复用器收集数据填满一幀后再发送收端与之相反v图:4个数据源(A、B、C和D)和4个时隙(t0、t1、、t2和t3)同步复用器的输出数据速率是每个输入信道数据速率的4倍在时隙t0,信源C和D没有输入数据,复用器照样为它们分配时隙,导致C和D时隙空闲v统计时分复用器中,空闲时隙不被传输在t0时隙里只传送来自A和B信源的数据v缺点缺点:传送地址码花费了较多的开销 统计时分复用 统计时分复用v采用HDLC协议:v(a)幀格式。

v(b)一个数据源时的幀格式,数据长度可变v(c)多个数据源的幀格式 6.3 多址通信多址通信v在卫星天线波束覆盖区内的任意两点都可以进行双边或多边通信,称为多址联接方式 6.3 多址通信多址通信v多址方式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还有正交极化分割多址, 随机多址ALOHA方式及其改进形式v“信道信道” :在FDMA中,是指各地球站占用转发器的频 段;v 在TDMA中,是指各站占用的时隙;v 在CDMA中,是指各站使用的正交码组 6.3.1 频分多址频分多址vFDMA按频率划分,把各站发射的信号配置在卫星频带内的指定位置上,各中心频率留有保护频带v示意图 6.3.2 时分多址方式时分多址方式vTDMA方式中,分配给各地球站一个特定的时间间隔(简称时隙)各地球站在同步系统的控制下,在指定的时隙内向卫星发射信号,时间上互不重叠各站可以使用相同的载波,利用整个带宽v (a) 工作示意图4个地球站,其中一个为基准站v基准站任务基准站任务:为其他各站发射定时信号。

基准站也可由某一地球站兼任帧周期帧周期(帧帧)::所有地球站在卫星内占有的整个时间间隔v分帧(子帧)分帧(子帧):每个地球站占有的时隙帧v (b) 帧结构帧周期为125μs)或其整倍数 v帧帧:由所有分帧和一个基准站分帧组成分帧的长度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由前置码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6.3.2 时分多址方式时分多址方式 6.3.2 时分多址方式时分多址方式v前置码前置码:包括载波恢复和比特定时、独特码、监控脉冲、勤务脉冲等v载波恢复和比特定时载波恢复和比特定时:在接收端提供QPSK信号相干解调载波和位同步信息v独特码独特码:完成分帧同步, 提供本分帧的起始时间标志和本站站名标志v监控脉冲监控脉冲:用于测量信道特性和标明信道分配的规律和指令v勤务脉冲勤务脉冲:用作各站之间的通信联络v只要接收站检测到前置码,就可以在其控制下正确地进行解调,并选出与本站有关的信号v数据数据:数字话音或其他数据信号v基准站分帧只有一个前置码,没有勤务联络信号,结构与其他站前置码一样它的独特码是一帧开始的时间基准vTDMA系统具有大的信息传输能力,易于实现按需分配,对各种业务的适应能力强,是大容量卫星通信的发展方向。

方式方式vALOHA是一种按需分配时分多址方式,广泛用于各种无线数据通信网vALOHA是一种无规则的时分多址,或叫随机多址方式v有三种基本方式:三种基本方式: 纯ALOHA , 时隙ALOHA, 预约ALOHAv1.纯纯ALOHAv纯ALOHA(P­ALOHA)是一种完全随机多址方式v特点特点:全网不需要定时和同步每个站将数据分成若干段,每段加上报头和报尾构成一个数据分组,以分组形式高速发送数据v初期,分组长度为704比特,报头占32比特,其中包含收、发双方的地址和其他控制比特;数据长度为640比特;其余32比特为校验码 方式方式v纯ALOHA系统中,任何站有数据要传输,v随时可以发送,然后等待一段时间(等于v电波往返传播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收到v应答信号,就认为传输成功收不到应答v信号,重发为了避免连续碰撞,各站应v该随机延迟一段时间后分散重发,图 (a) v几次(如2 ~ 3次)重发均失败,放弃重发 方式方式v特点特点:简单,信道利用率低,不稳定最大吞吐量仅为容量的18.4% v各种ALOHA方案网络吞吐量 S与提供负载 G的关系如图 方式方式v2.时隙时隙ALOHAv时隙ALOHA(S­ALOHA)是一种时分随机多址方式。

v将信道分成许多时隙,每个时隙正好传送一个分组时隙的定时由系统时钟决定,各站必须与时钟同步各站只允许在时隙始端发送一旦发生碰撞就是完全重叠v最大吞吐量为36.8%信道利用率增加一倍v发生碰撞后,仍采用随机时延后分散重发,也存在不稳定性问题v各站根据发送信息的重要性,可设立优先级高优先级的用户在发射前270ms先发一“通知”信号,等级低的用户收到“通知”不去争用该时隙v捕获效应捕获效应ALOHA(C­ALOHA)v用户以不同电平发射,较强信号在碰撞时也能正确接收,提高了信道利用率 方式方式v3.预约预约ALOHAv预约ALOHA(R­ALOHA):解决长、短报文传输的兼容问题v长报文长报文:为了避免分成许多数据分组传输造成时延过长,可以申请预约,分配它一段连时隙,一次发射一批数据v短报文短报文:利用非预约S­ALOHA方式传输v解决了长报文的传输时延问题,保留了S­ALOHA传输短报文信道利用率高的优点v最大信道利用率可达83.3%vALOHA除上述三种基本形式之外,还有许多改进型 码分多址码分多址vFDMA:各站受信道或系统内指定带宽的限制,信号发射的时间自由vTDMA::各站按规定的时间发送数据,对系统或信道分配的频率和带宽没有限制。

v码分多址(码分多址(CDMA)):也叫扩展频谱多址方式对时间和带宽都没有限制,每个站可随时使用分配给它们的信道或系统的带宽发送数据v特点:特点:可以在给定带宽内传送数据,信号根据各站的码型分离每个站都有一个唯一的码,接收某个站的数据,接收站必须掌握该站的码v系统的所有站可以在同一时间使用相同的频率发送信号一个站的码不能与其他站的码相同 码分多址码分多址vCDMA属于随机多址方式,即各站发射的频率和时间可以互相重叠站址根据各站的码型划分一般选择伪随机(PN)码作地址码vCDMA目前发展迅速,应用广泛vCDMA的基础是扩频技术窄带CDMA能满足话音和一般数据传输的要求,宽带CDMA可满足多媒体通信的要求它是未来全球个人通信的一种主要多址方式v扩频技术分为:直接序列(DS)扩频、跳频(FH)扩频、线性调频(chirp)、跳时(TH)等v上述四种方法的某种组合也常被采用v主要介绍DS和FH的基本原理 伪随机码伪随机码v1 概念概念v具有类似白噪声的特性,随机变化,但又是周期的、有规律的,可以人为地产生和复制称为伪随机特性.v产生产生:可用二进制移位寄存器产生v特点特点:具有类似白噪声的性质,功率谱占据很宽的频带,相关函数具有尖锐特性。

易于从其他信号或干扰中分离出来,具有优良的抗干扰特性v应用应用:码分多址通信中;保密通信;扩频通信等v几种常用的伪随机码:m序列、组合码、Gold码等vm序列是研究和构造其它码序列的基础 伪随机码伪随机码v2.移位寄存器序列移位寄存器序列v((1)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v由时钟控制的r个串接的存储器构成v移位寄存器的级移位寄存器的级:组成移位寄存器的v存储器,用an­i (i=1, 2, …, r ) 表示第i级的状态(存数),an­i =1或0v移位寄存器的状态移位寄存器的状态:某一时刻,各级的存数按顺序排列所组成的序列v如果不给移位寄存器的第一级输入新的数据,则不论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如何,至多经过r次移位后,所有级最终将处于全0或全1状态这由第1级是0或1决定 伪随机码伪随机码v在上图中增加一个由模2加法器组成的反馈逻辑线路,如图模2加法器将有关级的输出模2加后输入第1级,成为第1级的新存数以4级(r=4)为例说明工作过程v假定初始状态为(a0,a1,a2,a3),当一个时钟来到时,每级的存数向右移至下一级末级作为输出,这时输出a0,模2加法器的输出a4= a0⊕a1,这时新状态为(a1,a2,a3,a4)。

伪随机码伪随机码v第2个时钟来到,新状态为(a2,a3,a4,a5),a5= a1⊕a2,输出为a1随着时钟脉冲的不断来到,输出将是a0,a1,a2,……,称其为一个移移位寄存器序列位寄存器序列,它满足递归关系式v an= an­3⊕an­4 v这个递归关系式叫做移位寄存器的反馈逻辑函数v反馈逻辑是线性的,称其为4级线性移位寄存器,输出叫做一个4级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v如果初始状态为(1000),在时钟的作用下,相继状态如下: 伪随机码伪随机码an-4an-3an-2An-1a n输出1100011200010030010004010010510011160011007011010811010191010111001011011101111120111101311110114111001151100011610001117000100┆┆┆┆┆┆┆ 伪随机码伪随机码v第16个状态与第1个状态相同,第17个状态与第2个状态相同,依此类推。

表明:移位寄存器的状态序列具有周期性,周期为15v移位寄存器可有不同的初始状态和不同的反馈逻辑,能产生不同的序列移位寄存器的序列是由它的初始状态和反馈逻辑确定的v由r个存储器和1个(或多个)模2加法器形成反馈逻辑的移位寄存器称为r级移位寄存器,输出序列满足线性递归关系式v an= c1an­1⊕c2an­2⊕…⊕ cian­i ⊕…⊕cran­r n≥rvci=1或0 (i=1,2,……,r)若第i级参加运算,则ci=1,否则ci=0如果一个r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逻辑是线性的,就称该移位寄存器为r级线性移位寄存器,它的输出序列就是一个r级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 伪随机码伪随机码v((2)最大长度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最大长度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v一个r级移位寄存器序列共有个 不同的状态,最多经过 次移位后,前 v 个状态中必定有两个状态是相同的在这 个状态中,有一个全0状态 0序列不考虑v移位寄存器的状态序列与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序列周期是一致的4级线性 移位寄存器输出序列的周期是2⁴­1=15,这是4级线性移位寄存器最大可能的周期。

r级线性移位寄存器,输出的序列的最大可能周期p= 把具有这种最大长度周期的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称为最大长度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也称为m序列序列vm序列具有某种随机性,自相关函数具有优良的性质,应用广泛 伪随机码伪随机码v3. m序列的相关函数序列的相关函数v周期性二进制序列,例如两个周期均为p的周期序列{an}和{bn},它们的互相关函数定义为 van,bn:{an},{bn}的元素,其值为1或-1二者周期不同,例如{an}的周期为p1,{bn}的周期为p2,它们的互相关函数v[p1,p2]表示p1,p2的最小公倍数 伪随机码伪随机码v由1和0构成的两个二进制序列,其相关函数vA—两序列对应元素相同的个数,即两序列模2加后0的个数;vD—两序列对应元素不同的个数,即两序列模2加后1的个数;vP—相关元素总数,即[p1,p2]v计算时可先求两序列的模2和序列,然后将和序列中的0的个数减去1的个数,所得差值再除以相关元素总数P就可得到相关函数v若{an}={bn},其自相关函数 伪随机码伪随机码vm序列与其移位序列的模2和序列仍是一个m序列,而r级移位寄存器总共有 个可能的不同状态,这 个不同的状态中包括了所有由r个元素构成的不同组合,其中1和0各占一半,等于 ­1。

全0状态不允许出现,所以在一个周期中0比1少出现一次,v1的个数v0的个数v周期 伪随机码伪随机码v当  = 0 , ,二者模2加,和序列为0,D=0,A=p此时v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 v上结果表明: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具双值特性当  =0时, 出现尖峰;当离开 =0时,相关函数曲线峰值很快下降,当  =p时,又出现尖峰如此周而复始 伪随机码伪随机码v4 组合码组合码v组合码:组合码:由两个或多个周期较短的码(称为子码)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的周期较长的码n个子码的周期分别为p1,p2 ,……, pn ,当两两互素时,组合码的周期: p=p1p2……pnv常用的形式常用的形式:逻辑乘组合码和逻辑加组合码v(1)逻辑乘组合码逻辑乘组合码v两个子码a和b,按c=a•b可构造一个长度为pc的组合码v(2)逻辑加组合码逻辑加组合码v由若干个子码的模2和构成组合码c=a⊕b⊕……⊕evpc=pa•pb•…… pe 伪随机码伪随机码vGold码码是m序列的组合码它由同步时钟控制的两个m序列逐位模2加得到,原理如图。

vGold码仍具有与m序列近似的优良特性v优点优点:具有比m序列多得多的独立码组周期为 -1的n个m序列摸2加可产生 个Gold码序列,其中r­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m序列的个数 6.4.2 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系统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系统v扩频通信扩频通信:传输信息的信号带宽远大于 信息本身带宽的一种通信方式v系统带宽一般为信息带宽的100 ~ 1000倍v扩频码用正交码或准正交码作地址码v目前应用较多 6.4.2 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系统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系统v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在频域中的 频谱变换 v系统的处理增益v : 已扩展信号的带宽;v : 信息速率;v :原始(基带)信号带宽 6.4.3 跳频码分多址系统跳频码分多址系统vCDMA/FH与CDMA/DS的主要差别是发射频谱的产生方式不同,如图发端:利用PN码去控制频率合成器,使之在一个宽范围内的规定频率上伪随机地跳动,然后再与信码调制过的中频混频,从而达到扩展频谱的目的跳频图案和跳频速率分别由PN序列及其速率决定v收端:本地PN码产生器提供一个与发端相同的PN码,驱动本地频率合成器产生同样规律的频率跳变,和接收信号混频后获得固定中频的已调信号,通过解调还原出原始信号。

跳频系统的处理增益等于频率点数Nv 6.4.3 跳频码分多址系统跳频码分多址系统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