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模板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1荷载标准值1.1恒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4)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计算确 定肋形或无梁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按下表采用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kN/m2)模板构件的名称木模板定型组合钢模 板平板的模板及小梁0.300.50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的模板)0.500.75楼板模板及其支架(楼层高度为4m以下)0.751.10注:除钢、木外,其它材质模板重量见附录A中的附表A2)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3, 其它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按本规范附表A确定3) 钢筋自重标准值(%•)应根据工程设计图确定对一般梁板 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楼板可取1.1kN ;梁可 取 1.5kN4) 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 力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二半*(1.1—1)"三(1.1—2)式中:三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试验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 料时,可采用=:- (「为混凝土的温度°C);——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 的外加剂时取1.2;二—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 坍落度为50〜90mm时,取1.00;坍落度为110〜150mm时,取1.15;三—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混 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形如下图所示,图中=7 .•, 为有效压头高度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分布图形1.2活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当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承模 板的小梁时,均布活荷载可取2.5kN/m2,再用集中荷载2.5kN进行 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大值;当计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 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5kN/m2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它支承 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0kN/m2注:①对大型浇筑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等按实际情况 计算;若采用布料机上料进行浇筑混凝土时,活荷载标准值取4kN/m2② 混凝土堆积高度超过100mm以上者按实际高度计算;③ 模板单块宽度小于150mm时,集中荷载可分布于相邻的两块板面 上。
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乏.•),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 2kN/m2,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kN/m2(作用范围在新浇筑混凝土侧 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3)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可按下表采用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kN/m2)向模板内供料方法水平荷载溜槽、串筒或导管2容量小于0.2m3的运输器具2容量为0.2〜0.8m3的运输器具4容量大于0.8m3的运输器具6注: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以内1.3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中的规定计算,其中基本风压值应按该规范附表D.4中n=10年的规 定采用,并取风振系数•"2荷载设计值2.1计算模板及支架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时,应采 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2.2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2.3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表采用2.4钢面板及支架作用荷载设计值可乘以系数0.95进行折减当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时,其荷载设计值不应折减荷载分项系数荷载类别分项系数及模板及支架自重(瓦)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1 \* GB2⑴当其效 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新浇筑混凝土自重(丘衣)钢筋自重(㈤)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皿)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 合,应取1.2;对由永 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 合,应取1.35。
2 \* GB2⑵当其效 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 情况应取1;对结构的倾覆、滑移验 算,应取0.9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2匚)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般情况下应取1.4;对标准值大于 4kN/m2 的活荷载应取1.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何载(9互)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赤)风荷载(练)1.43荷载组合3.1按极限状态设计时,其荷载组合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并应采用 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模板设计:■: s --? (1) 式中•:一一结构重要性系数,其值按0.9采用;>——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三一一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确定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5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 利值确定:;⑴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一二 …(2)fl n5 = SEGM-*展氐 m、(3)式中上一一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上述表采用;.二——第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二 为可变荷载的分项 系数,应按上述表采用;二七一一按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土 一一按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为诸可 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一一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一.⑵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二部代 + Zz宓阴S如 〜、... (4)式中一一可变荷载9的组合值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中各章的规定采用;模板中规定的各可变 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7注:1.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2. 当对*无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选其中 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3. 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 仅限于竖向荷载2.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采用标准组合,并应按下列设计表达式进 行设计:(5)式中「一一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应符合 相关关变形值的规定对于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5应按 下式采用:(6)3.2参与计算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的标准值组合应 符合下表的规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项目参与组合的荷载类别计算承载能力验算挠度1平板和薄壳的模板及 支架4 +G* +冬 +谦2梁和拱模板的底板及 支架G侦+ % +勺+务3梁、拱、柱(边长不大于300mm)、墙(厚 度不大于100mm )的侧 面模板4大体积结构、柱(边 长大于300mm)、墙(厚 度大于100mm )的侧面 模板G阪+ 0况注:验算挠度应采用荷载标准值;计算承载能力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3.3爬模结构的设计荷载值及其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模板结构设计荷载应包括:侧向荷载:新浇混凝土侧向荷载和风荷载当为工作状态时按6级风 计算;非工作状态偶遇最大风力时,应采用临时固结措施;竖向荷载:模板结构自重,机具、设备按实计算,施工人员按1.0kN/m2 采用;以上各荷载仅供选择爬升设备、计算支承架和附墙架时用; 混凝土对模板的上托力:当模板的倾角小于45时,取3〜5kN/m2; 模板的倾角N45时,取5〜12kN/m2;新浇混凝土与模板的粘结力:按0.5kN/m2采用,但确定混凝土与模 板间摩擦力时,两者间的摩擦系数取0.4〜0.5;模板结构与滑轨的摩擦力:滚轮与轨道间的摩擦系数取0.05,滑块 与轨道间的摩擦系数取0.15〜0.52. 模板结构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计算支承架的荷载组合:处于工作状态时,应为竖向荷载加向墙面风 荷载;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仅考虑风荷载;计算附墙架的荷载组合:处于工作状态时,应为竖向荷载加背墙面风 荷载;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仅考虑风荷载3.4液压滑动模板结构的荷载设计值及其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模板结构设计荷载类别应按表1采用2. 计算滑模结构构件的荷载设计值组合应按表2采用。
表1液压滑动模板荷载类别编号设计荷载名称荷载 种类分项 系数备注⑴模板结构自重恒荷 载1.2按工程设计图计算确 定其值⑵操作平台上施工荷载(人活1.4若平台上放置手推车、员、工具和堆料): 设计平台铺板及柃条 2.5kN/m2设计平台桁架1.5kN/m2 设计围圈及提升架 1.0kN/m2计算支承杆数量 1.0kN/m2荷载吊罐、液压控制柜、电 气焊设备、垂直运输、 井架等特殊设备应按 实计算荷载值⑶振捣混凝土侧压力: 沿周长方向每米取集中 荷载5〜6kN恒荷载1.2按浇灌高度为800mm左 右考虑的侧压力分布 情况,集中荷载的合力 作用点为混凝土浇灌 高度的2/5处⑷模板与混凝土的摩阻力 钢模板取1.5〜 3.0kN/m2活荷载1.4⑸倾倒混凝土时模板承受 的冲击力,按作用于模板 侧面的水平集中荷载为: 2.0kN活荷载1.4按用溜槽、串筒或 0.2m3的运输工具向模 板内倾倒时考虑⑹操作平台上垂直运输荷 载及制动时的刹车力: 平台上垂直运输的额定 附加荷载(包括起重量及 柔性滑道的张紧力)均应 按实计算;垂直运输设备 刹车制动力蟋式计算:g活荷载1.4『一刹车时产生的荷 载(N);点一刹车时的制动减速 度(m/S2), 一般取值 的1〜2倍;且一重力加速度 (9.8m/S2);Q一料罐总重(N);止一动荷载系数,在2〜 3之间取用。
⑺风荷载活荷载1.4按《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GB50009)的规定 采用,其中风压基本值 按其附表D.4中n=10年采用,其抗倾倒系数 不应小于1.15表2计算滑模结构构件的荷载设计值组合结构计算项目荷载组合计算承载能力验算挠度支承杆计算⑴+⑵+⑷取二式中较(1)+⑵)+⑹大值—模板面计算⑶+⑸⑶围圈计算(1)+ (3)+ ⑸1+ (3)+ ⑷提升架计算(1)+⑵+ ⑶+ ⑷+ (5)+ ⑹(1) + (2) + (3) + (4)+ ⑹操作平台结构 计算1+⑵+ ⑹⑴+ ⑵+ ⑹注:1.风荷载设计值参与活荷载设计值组合时,其组合后的效应值应 乘0.9的组合系数;2.计算承载能力时应取荷载设计值;验算挠度时应取荷载标准值4变形值规定4.1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容许值:1. 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2. 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3. 支架的压缩变形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4.2组合钢模板结构或其构配件的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组合钢模板及构配件的容许变形值(mm)部件名称容许变形值钢模板的面板W1.5单块钢模板W1.5钢楞L/500 或W3.0柱箍B/500 或W3.0桁架、钢模板结构体系L/1000支撑系统累计W4.0注:L为计算跨度,B为柱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