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面向未来的“数字革命”康秋洁 刘艺璇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新闻研究所 中国传媒大学 摘 要: 英国广播公司在开展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 既有打造“媒体航母”的决心, 也部署了面向这一目标的具体战略计划本文分析了英国广播公司在 21 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融合现状、发展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关键词: 媒体融合; 广播媒体; 英国广播公司;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技术全面兴起, 应运而生的新兴媒体不断冲击着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根据《2017 年互联网趋势报告》, 当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达到 34 亿面对如此状况, “不改变, 无出路”, 媒体融合日益成为所有媒体机构选择的发展路径在世界范围内, 各国广播媒体的媒体融合之路, 大致上都历经了节目上网的初步融合、平台扩展的中度融合阶段, 如今已经进入包括内容、渠道、终端等各方面在内的深度融合阶段在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史上, 英国是现代新闻传播事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体制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多年以来, 广播业一直在英国的媒体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 英国广播公司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简称 BBC) 则是引领英国广播事业发展的火车头。
在世界范围内, 英国广播公司也是发展历史最悠久、组织机构体系最大的广播媒体机构之一, 在世界媒体业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至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 20 世纪英国人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就是英国广播公司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英国广播公司凭借率先展开的数字化革新与媒体融合战略, 继续在互联网时代保持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截止到 2016 年, 英国广播公司在英国本土的覆盖率达到 95%, 其中广播业务的周均收听人数达到 3470 万单就新闻类内容来说, 英国广播公司的全球服务广播业务 (BBC World Service radio) 在全球的受众数量达到 1.545 亿人本文以英国广播公司为例, 一探英国广播媒体的媒体融合实践及其发展趋势, 以期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世界广播媒体发展有更为深入立体的认识一、英国广播公司概述英国的广播事业始于 20 世纪初, 英国政府于 1904 年颁布了无线电法案, 规定由邮政局颁发无线电牌照对通信技术发展异常敏锐的英国人很快便投入了对广播事业的热忱, 一时之间大量小规模的广播电台纷纷涌现到 1919 年时, 由于私营广播快速无序发展, 军事通信受到干扰的情况一再出现, 邮政局决定停止派发牌照。
政策风向改变的同时, 初期的市场热情也开始趋于理智, 私人经办的广播电台数量骤减进入 20 世纪 20 年代, 对于优质的广播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 很多人开始呼吁成立一个面向全英国的广播机构在此背景下, 1922年, 由无线电制造商马可尼 (Marconi) 、英国通用电气 (GEC) 等几家无线电收音机制造商联合出资, 共同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广播机构, 命名为英国广播公司 (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当年 11 月 14 日, 英国广播公司的第一个广播电台——位于伦敦的 2LO 广播台开始播出, 每天下午六点播出来自新闻通讯社的消息简讯, 随后又增加了天气预报的内容次日, 位于伯明翰的 5IT 广播台和曼彻斯特的 2ZY 广播台也开始广播, 这三个广播台共同形成了英国广播公司最初的全国广播网络1927 年, 英国政府颁布皇家特许状, 宣布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收归国有, 并更名为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变为公共服务性质的广播媒体机构英国广播公司的经营管理由专门的理事会负责, 理事会的成员由政府提名、女王任命, 公司的日常工作则由理事会任命的总经理负责, 首任总经理就是日后被称为“BBC 之父”的约翰·里斯 (John Reith) 。
正是在里斯时期, 英国广播公司确立了公共广播以“为民众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服务”为核心的三大功能, 形成了公共广播机构“非商业、非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独立媒体的定位1932 年, 英国广播公司的第一个面向英国本土以外地区广播的电台频率“英国广播公司帝国服务” (BBC Empire Service) 开播1938 年 1 月, 英国广播公司开播阿拉伯语电台 (Arabic Service) , 成为第一个非英语的对外广播频率, 两个月后拉丁美洲电台 (Latin American Service) 开始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播出1939 年 11 月, 英国广播公司进一步扩展播出覆盖范围和语言服务, 将原本的英国广播公司帝国服务更名为英国广播公司海外服务 (Overseas Services)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国广播公司已经开始的电视业务一度中断, 而广播服务则得以持续推进, 更是作为战时反击纳粹宣传的重要阵地期间, 丘吉尔首相做了大量的广播演讲, 通过英国广播公司的电波传送到英国的千家万户, 大大鼓舞了英国军民的士气, 不仅使英国广播公司在英国的地位得以巩固, 也成就了世界新闻传播史上一段里程碑式的传奇。
与此同时, 英国广播公司海外服务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极大的影响力到 1945 年时, 英国广播公司海外服务已经能够以 45 种语言面向全世界传送广播节目, 这也是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服务 (BBC World Service) 的前身1972 年, 英国政府放开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权限, 准许商业资本进入广播领域, 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伦敦广播电台 (LBC) 于 1973 年 10 月 8 日开播, 打破了英国广播公司长达半个世纪的垄断, 私营商业广播电台在英国各地大量涌现, 形成今日英国广播媒体的双规制发展格局进入 20 世纪 80、90 年代, 英国广播公司受到政府推动广播媒体规制改革的巨大压力:一方面, 由于视听费削减 (1971 年开始, 广播收听费被取消, 仅保留电视收视费) , 使得公司必须进一步削减经费, 提高运营效率;另一方面, 面对商业广播电台的市场蚕食, 公司必须采取一些更为商业化的策略, 以适应日益多元的市场需求为此, 英国广播公司在政府扶持下, 拉开了英国的数字广播战略大幕2000 年以来, 英国广播公司又进一步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数字化改革, 通过推动传统业务数字化转型和推出新媒体服务项目, 延续成立初期“为英国大众提供高质量电台广播服务”的宗旨与传统, 继续为世界受众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
如今, 广播业务依然是英国广播公司的经营主体之一, 与其电视业务和新媒体业务 (英国广播公司的年度报告中称为“业务”) 并列为公司的三大业务板块目前, 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业务可以分为国内广播网和面向海外的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服务 (BBC World Service) 两大部分其中, 国内广播业务主要由 10 个全国性频率和 40 个地方性频率构成地方广播频率广泛分布于包括英属海峡群岛、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在内的全英各地, 全国性频率的市场定位情况如下表所示表 1:英国广播公司全国性频率的市场定位情况 下载原表 二、英国广播公司的“数字革命”历程在回顾公司历史时, 英国广播公司对 21 世纪以来的自身发展历程下了一个按语——数字革命 (2000s-the digital revolution) , 以此来作为标注这个新时代的关键词可以说, 英国广播公司的媒体融合发展历程, 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拥抱最新的媒体技术、持续推进数字化变革的进程实际上, 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 英国就已经开始谋划媒体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在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下, 英国广播公司成为推进数字广播技术 (DAB,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研发和实用的主力军, 新的技术和制式标准大大提升了广播服务的传输质量和信道容量。
1994 年 7 月, 英国政府发布了一份《关于 BBC 未来的白皮书》, 希望英国广播公司能够在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英国广播公司对此积极响应从 1995 年 9 月开始, BBC 五台逐步实现数字技术转轨之后几年内, 英国广播公司又陆续推出了多个数字广播频率, 上面提到的 BBC 广播数字一台、BBC 广播音乐六台、BBC 广播七台 (后重组为 BBC 广播数字四台) 、BBC 广播亚裔台、BBC 广播五台体育频率等均创办于这一时期这些全新数字频率的推出, 不仅大大扩展了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服务形式, 提升了节目的传输质量, 更推进了英国广播公司在频率专业化、市场细分化以及经营管理、受众互动等方面的变革到 2012 年, 英国宣告完成了广播电视信号的数字化转换工程, 彻底结束了英国长达 70 年的模拟信号广播历史与此同时, 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也受到了英国广播公司的持续关注早在1991 年, 英国广播公司研发部的首席工程师布兰登·巴特沃斯 (Brandon Butterworth) 就申请了 bbc.co.uk 的域名, 同时建立了以“里斯”命名的公司内部网络 (REITH network) , 实现了公司内部的网络化管理。
经过几年的打磨, 1997 年 12 月, 英国广播公司的公共网站 BBC (bbc.co.uk) 和网络新闻频率 BBC News Online 正式推出上线此时的 BBC 被打造成一个基于公司传统媒体业务的门户网站, 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平台和资料数据库, 面向网民提供检索和收听收视, 同时提供背景信息、延伸报道等在这一阶段, 英国广播公司推出了 BBC 广播播放器 (BBC Radio Player) , 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播放器收听广播节目内容除了收听以外, BBC 还推出了播客服务, 将英国广播公司的所有广播节目都转成播客音频内容, 世界各地的受众都可以通过网络将感兴趣的内容下载到自己的播放器中, 实现随时随地自由收听根据英国广播公司发布的年度报告, 仅在 2004 到 2005 一年当中, 就有超过 3400 万小时的广播节目内容受到用户的下载收听2005 年, 英国广播公司的高层首次从战略高度审视和规划公司在遭遇新媒体技术时的问题和发展需求, 开始着手对公司进行面向数字时代的全方位改造升级2006 年 4 月, 英国广播公司隆重推出了名为“创意未来”的发展计划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服务的负责人理查德·波特 (Richard Porter) 称:“创意未来的宗旨, 就是要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包括的一体化, 每周七天、每天 24 小时, 为用户提供他们想获得的信息和服务。
这一计划提出了“马提尼媒介” (Martini Media) 的理念, 即指由多种不同媒介混合而成的“融媒”, 本质上体现为跨媒介形态的传播方式, 以实现“让受众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获得信息, 并且要快、准、精正因如此, “创意未来”计划也被认为是英国广播公司进军 Web 2.0 的宣言书基于这样的传播理念, 该计划制定了一个立体的发展规划, 包括建立多媒体编辑中心、升级跨媒体数据库、重组管理机构及推出播放器 i Player 等六项具体措施在接下来的几年中, 英国广播公司根据这一战略规划对整个公司的组织机构和内容平台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 建立起一个跨平台的节目制作和共享机制, 并且开始打造面向受众开放的“众包新闻”平台, 鼓励用户主动生产并共享传播内容在此过程中, 英国广播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例如:2006 年成立了“未来媒介和技术部” (Future Media&Technology) , 统一协调管理新媒体平台, 与内容生产部门协同运作, 同时关注潜在的新技术发展2007 年, 公司的首个全数字化媒体大楼在苏格兰落成, 被称为“BBC 太平洋码头”这座大厦的开放式编辑部拥有 36 个电台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