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填空题:1.架空送电线路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经有关方面会审的设计施工图施工当需要变更设计时,应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文件2.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测量及检查用的仪器、仪表、量具等,必须经过检定,并在 有效使用期内 3.架空送电线路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及器材,必须经 试验 并通过有关部门的技术鉴定,证明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方准使用4.预制混凝土构件及现浇混凝土基础用钢材应符合设计规定加工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钢材表面应 无污物 5.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放置地平面检查时不得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的宽度不得超过 0.05mm ;6.测量仪器和量具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经纬仪最小角度读数不应大于 1' 7.经纬仪视距法复测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 1% ;8.杆塔位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 1‰ ;9.杆塔位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采用视距法测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测距的 5‰ ;10.杆塔位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采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值之差不应超过 1’30” 。
11.杆塔基础(不含掏挖基础和岩石基础)坑深允许偏差为 +1OOmm,-50mm,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基坑操平12.掏挖基础及岩石基础的尺寸不允许有 负偏差 13.拉线基础坑的坑深超深后对拉线基础安装位置与方向有影响时,应采取措施以保证拉线 对地夹角 14.泥水坑回填应先排出坑内 积水 然后回填夯实1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 水胶比 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坍落度16.浇筑基础应表面平整,单腿尺寸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的允许偏差: 1Omm ;17.钢筋骨架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钢筋骨架直径制作允许偏差: ±1Omm ;18.钢筋骨架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钢筋骨架长度制作允许偏差: ±50mm 19.混凝土电杆卡盘安装前应先将其下部 回填土 夯实,其深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50mm,卡盘抱箍的 螺母 应紧固,卡盘弧面与电杆接触处应紧密20.冬期施工不得在已冻结的基坑底面浇筑混凝土,已开挖的基坑底面应有 防冻 措2施21.冬期混凝土养护宜选用覆盖法、暖棚法、蒸汽法或负温养护法22.当采用 暖棚法 养护混凝土时,混凝土养护温度不应低于 5℃,并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22.杆塔工程采用螺栓连接构件时,螺栓应与构件平面 垂直 ,螺栓头与构件间的接触处不应有空隙;23.杆塔工程采用螺栓连接构件时,螺杆必须加垫者,每端不宜超过 两个 垫圈;24.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 1/750 25.钢圈焊接接头焊完后应及时将表面铁锈、焊渣及氧化层清理干净,并按设计规定进行防锈处理设计无规定时,应涂刷 防锈漆 或采取其他防锈措施26.钢管电杆连接后,其分段及整根电杆的弯曲均不应超过其对应长度的 2‰27.NUT 型线夹带螺母后的螺杆必须露出螺纹,并应留有不小于 1/2 螺杆的可调螺纹长度,以供运行中调整28.采用补修管补修时,补修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需补修的范围应位于管内各 20mm 29.张力放线通过重要跨越地段时,宜适当 缩短 张力放线区段长度30.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 绞制方向 的导线或架空地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31.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或架空地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和三个补修管,当张力放线时不应超过两个补修管32.观测弧垂时的实测温度应能代表导线或架空地线的温度,温度应在 观测档内实测33.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1% ,其正偏差不应超过1m。
34.金具的镀锌层有局部碰损、剥落或缺锌,应 除锈后 补刷防锈漆35.附件安装时应采取防止工器具碰撞有机复合绝缘子伞套的措施,在安装中严禁 踩踏 有机复合绝缘子上下导线36.分裂导线上的穿钉、螺栓均由 线束外侧 向内穿37.铝包带应缠绕紧密,其缠绕方向应与 外层铝股 的绞制方向一致38.光缆架设时,张力放线机主卷筒槽底直径不应小于光缆直径的 70 倍,且不得小于 1m 39.光缆架设时,放线滑车在放线过程中,其 包络角 不得大于 60°40.敷设水平接地体时,两接地体间的 平行距离 不应小于 5m41.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造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除执行本措施外,还应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42.质量通病防治由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按各自职3责履行本措施43.设计单位应在施工图编制前制定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施工图审查机构或设计监理单位应将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列入审查内容4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中规定,公司系统投资建设的折单长度在 20 公里以上的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应进行达标投产考核。
45.工程项目应在投产移交生产后规定时间内,由考核单位组织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监理等单位,按考核表内容完成达标投产考核工作46.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中规定,工程按规定时间完成结算,不得超出批准概算的静态投资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结算扣完,静态投资每超出 1% 扣 1 分47. 《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情况汇总表》由批复单位按电压等级和变电、线路项目类型分别归类填报48.输电线路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要求中,在工程施工管理方面,要求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编制审批规范,按规定进行全员交底49.输电线路工程工期管理中,各参建单位应编制项目进度实施计划并实施动态管理50.基建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安全为基础、质量为中心” 51.工程设计应充分使用通用设计成果52.参建单位按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健全安全制度,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53.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勘察设计有不符合强制性条文规定的,应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54.专职质量检查员、监理工程师应持有效的资格证书上岗55. 《输变电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经自查后,由具备资格的质量检查员签字确认56. 《输变电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汇总表》应由参建各责任主体签证,报建设单位审核、确认。
57.架空送电线路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经有关方面会审的设计施工图施工58.重点设防类建筑,应按照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59.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测量及检查用的仪器、仪表、量具等,必须经过检定,并在有效使用期内60.110kV~500kV 线路施工中,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设计档距的 1%61.110kV~500kV 线路施工中,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不4大于 1′30″62.基础施工中,当需要变更设计时,应经设计单位同意63.混凝土配比材料用量每班日或每基基础应至少检查两次,以保证配合比符合施工技术设计规定64.杆塔组立过程中,应采取不导致部件变形或损坏的措施65.电压等级为 330kV 及以上线路工程的导线展放必须采用张力放线66.螺杆与螺母的螺纹有滑牙或螺母的棱角磨损以致扳手打滑的螺栓必须更换67.铁塔基础经中间检查验收合格时可组立铁塔68.110kV~500kV 线路的导线或架空地线,必须使用合格的电力金具配套接续管及耐张线夹进行连接69.对小截面导线采用螺栓式耐张线夹及钳压管连接时,其试件应分别制作。
70.110kV~500kV 线路的架空地线的连接强度应与 导线相对应71.当导线或架空地线采用液压或爆压连接时,连接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应在压接管上打上操作人员的钢印72.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或架空地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和三个补修管73.绝缘子安装前应逐个(串)进行表面清洗和外观检查74.绝缘子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 75.110kV~500kV 线路的接地引下线与杆塔的连接应接触良好,并应便于断开以测量接地电阻76.110kV~500kV 线路的接地引下线直接从架空地线引下时,引下线应紧靠杆身,并应每隔一定距离与杆身固定77.架空线路杆塔的每一腿都应与接地体引下线连接,通过多点接地以保证可靠性78.线路工程竣工验收前,应以额定电压对线路冲击合闸三次79.±800kV 及以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或架空地线应采用液压连接80.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杆塔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81.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架线施工必须采用张力放线方法82.750kV 架空送电线路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经有关方面会审的设计施工图施工83.750kV 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时,导引绳与牵引绳的连接应使用旋转连接器。
84.750kV 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中,在牵引时,应先打开张力机,再开牵引机85.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86.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取搭接焊87.为保证 750kV 线路建成后的质量,应采用 不磨伤导线的材料制作放线滑车的轮槽,5以保护导线88.为保证 750kV 线路建成后的质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放线张力,既保证导线架空,又符合导线防振要求89.架设 750kV 线路时,每相导线放完,应在牵、张机前将导线临时锚固90.凡与构件相连接的吊装用绳,必须使用钢丝绳或专用吊带91.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拉线应采用 镀锌钢绞线92.常年荷载是指在年平均气温条件下绝缘子所承受的荷载93.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工程中,当地锚采用地钻或铁柱时,每处不得少于两只94.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中,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绝缘线的零线,应在电源点接地95.三相四线制供电的低压绝缘线在引入用户处,应将零线重复接地96.分解组立铁塔的抱杆应验算其强度及整体稳定性97.利用钢筋兼做接地引下线的钢筋混凝土杆,其钢筋与接地螺母、铁横担或地线支架之间应有良好的电气连接98.分解组立铁塔时,当吊件离地后应暂停起吊,由现场指挥检查各部受力情况。
单选:1.设计允许在现浇混凝土基础中掺入大块石时,掺入的大块石不得有裂缝、夹层,其强度不得低于混凝土用石标准大块石的尺寸宜为(B) ,且不宜使用卵石A. 150~200mm B 150~250mm C 150~300mm D 100~250mm2.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未掺有石块及其他杂物的泥土并应夯实,回填后应筑有防沉层,其高度宜为(C) ,工程移交时回填土不得低于地面A. 150~200mm B 150~250mm C 100~300mm D 100~250mm3.混凝土配比材料用量每班日或每基基础应至少检查(B) ,以保证配合比符合施工技术设计规定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4.试块制作数量,一般直线塔基础,同一施工队每 5 基或不满 5 基应取一组,单基或连续浇筑混凝土量超过(C)时亦应取一组;A. 50m 3 B 80m3 C 100m3 D 120m35.浇筑基础应表面平整,单腿尺寸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的允许偏差为( C) A.+5mm,-5mm B +5mm,-10mm C +10mm,-5mm D +10mm,-10mm6.浇筑拉线基础拉环中心与设计位置的偏移的允许偏差为(D)。
A. 5mm B 10mm C 15mm D 20mm67.地脚螺栓式整基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施工时允许偏差为(D)A. ±0.7% B ±1% C ±1.5% D ±2%8.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一般采用(B) 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过试验确定A.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