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激发“1+3+N”的“陀螺效应”——南山“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透视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50KB
约5页
文档ID:472768272
激发“1+3+N”的“陀螺效应”——南山“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透视_第1页
1/5

激发“1+3+N”的“陀螺效应”——南山“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透视时间: -07-14 01:40 来源: 深圳特区报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慧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的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治理体系建设中,社会治理是基本,社区是落脚点目前,全国社区治理普遍面临某些棘手问题,如居委会被边沿化,社区工作站行政化倾向严重,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百姓不满意,社会组织缺少活力从深圳来看,全市建立了600余个社区工作站,实行“居站分设”,目前同样也存类似问题社区治理究竟往何处走?各地都在积极摸索南山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声炮响发生地,大胆实践,摸索出了“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新模式今年,出台、实行了深化“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一号改革方案(下称“一号方案”),从六大方面为南山社区治理勾画出三年蓝图和实现途径,为新时期构建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系指明了方向,破解了社区治理中如何解决党委、政府、社会、市场关系的难题治理模式:“1+3+N”的算术题体现南山“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构造模式,用一种加法算术题体现,就是“1+3+N”。

1”,即社区综合党委(联合党委、总支),“3”即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中心;“N”,即各类社会组织和驻辖区企事业单位其核心理念就是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多元主体为依托,多元互动、多主参与、共建共享,实目前社区里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这道题求“和”,看似简朴,实际却很难基层党组织能不能打破“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怪圈,发挥首个数的“龙头”作用,领导、团结其他“加数”,得出最大“和”?“3”中三个“元素”,能不能互相支撑、制约,构成稳定社区治理“铁三角”?“N” 中众多单位,能不能打破利益“籓篱”,同唱一种调多元互动参与?南山一号方案,厘清了这些“数”的职责和功能定位:“1”就是“核”,以社区综合党委(联合党委、总支)为核心,通过理事会等运作机制,整合社区多种资源,统筹社区治理3”就是“铁三角”,居委会回归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社区工作站是政府在社区的重要工作平台,协助政府及街道办在社区负责综合管理、计生、社保等具体业务;社区服务中心,是提供社区服务的综合平台,重要负责政府资助或购买的社区助老、助残等基本公共服务,三者构成“自治、管理、服务”互相制约、支持的稳定关系。

N”是社区多种社会组织和资源,环绕“核”和“铁三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南山区委书记李小甘说, 深化‘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优化现代社区治理构造改革项目排在今年南山10项改革任务中的首位南山选择这一改革事项作为突破口,就是从最现实、最基本、最迫切的做起,找到社区治理构造主攻方向,构建纵向究竟、横向到边现代治理构造体系,从系统上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全国、深圳探路活力之源”:两支过硬队伍充当主力这道算术题求和,南山历经不断摸索、逐渐丰富、自我完善的艰难摸索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南山率先提出建立“一核多元”社区党建模式,旨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将社区内各类党组织进行整合,共同构成社区综合党委(联合党委、总支),进行社会上的党组织再造,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几年来,在履行党代表任期制试点、风景林工程等规定动作基本上,南山将党的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推出“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 “严纪律、正作风、促廉洁”等活动,努力造就一支信念坚定、作风过硬、政治可靠的党员队伍今年,南山全面开展专职组织员试点,摸索党建组织员职业化管理新路目前,南山社区有综合党委76个、党总支24个,是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的基层委员会,社区多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成为调动社区治理各界活力之源。

改革设计再好,社区工作站作为基层具体执行主体,如果不称职,改革达不到目的目前,社区工作站人员没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等这样的身份,从业积极性不高;社区“一格三员”管理因职责不明,往往是临聘的协管员充当“主角”,易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不解决,严重制约社区治理现代化推动上月底,南山出台了社区工作人员分类改革配套方案,明确社区工作站人员的身份为“社区工作者”,按在职专职成员、退休专职成员、社区综合协管员和其他临聘人员等四个群体实行分类管理南山还首创社区专人试点,社区专人不受年龄、性别、政治面貌、户籍、身份等限制,只要热衷社区公益即可格长”这是南山深化“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推出的一种新名词南山借鉴国内台湾等社区治理经验,深化“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实行“一格一长”制,将每个社辨别为若干个“格”,社区工作人员大部分下沉到网格任“格”长,贯彻责任社区工作人员分类改革,让南山800多人的社区工作队伍有了“身份证”和干事激情,“格长”制把治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末梢,达到社区到处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的目的社区重构:一“放”一“收”激发社会活力蛇口,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试管婴儿”, 以“一平台两中心”新型社区治理模式,为前海中心区的社会服务管理率先探路,再次引起全国关注。

1年多前,蛇口街道深圳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启用时,取消社区工作站,设立电子政务平台和行政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将不波及行政主体资格的156项行政服务项目,坚决下“放”给社工机构承办在“大社会、小政府”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社区治理内容繁杂、诉求多元的状况,南山保持定力,坚持做好“加减法”:能交给市场、社会组织的,坚决“放”;食品安全等波及行政主体资格重大民生事项审批,坚决“收”目前,南山8个街道办的社区服务中心,均由专业社工机构进驻服务;有的街道部分社区撤销工作站,强化居委会工作实心化这一“放”一“收”,实现了社区服务和行政服务无缝对接,激发了社会组织等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和动力政府不断释放更多的服务职能,只有依托众多的社会组织才干承办从去年起,南山减少登记备案门槛,赋予各街道哺育和增进社会组织发展的自主权,依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哺育、管理和服务社区社会组织这年,全区新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就达240家截至去年,在南山区登记的社会组织合计747家,同比增42%,形成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今年3月,南山成立社会组织总会成立,但愿借此孵化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社会组织,摸索社会服务新产品幸福之家”:人人成为社区治理主体通过近年努力,通过理事会等多种形式,让社区多元力量参与家园建设,人人成为社区治理主体,这已成为南山社区治理的常态。

招商街道花果山社区,居委会下设社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政建设等三个委员会议事机构,商量重大民生事项,监督机构服务好坏等西丽街道366街区,通过街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多元力量,使这个昔日脏乱差的“城中村”,变成美丽家园,房屋租金涨了4—5倍,成为样板粤海街道蔚蓝海岸社区,居委会组织村民自发建起幸福收藏馆、幸福礼堂,每年定期举办“胎”毛征集、掌印征集、全家福照收藏等活动,居民生活丰富多彩,社区认同感增强广场舞噪声、宠物扰民,这是时下社区普遍现象南山街道阳光棕榈社区,居委会通过老年人协会组织,协商拟定各自跳舞区域等规定,工作站统一配备音响设备专人管理,有效解决该问题;社区宠物专人与居委会对接,解决宠物管理“老大难”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中,社工组织和从业人员服务水平逐渐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深圳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丽芬告诉记者,自己此前从事社工专业工作多些,目前要承当部分行政服务,要重新学习、熟悉有关知识,个人综合能力规定更高了物理学中的“陀螺效应”现象告诉我们,旋转的物体有保持其旋转方向(旋转轴的方向)的惯性南山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方向,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组织与多元的决策、联动、监督、评价机制,使社会治理多种元素有机归类、组合,让“一核多元”像“陀螺”同样有效运转,实现多元共建、共享、共治,得出最大之“和”,推动了宜居宜业国际化城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