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心理的淘气劲当今的儿童不再是以前的憨厚、听从大人们摆布的儿童,他们所表 现出来的是淘气如何看待孩子的淘气?首先要我们对淘气这个概念有明 确的认识淘气是指顽皮、惹气生事本人认为淘气就是不顾行为准则和约定, 做违反行为准则的事,或是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而 造成与常规不相符合的举动言谈对孩子的淘气应根据形成淘气的原因把 它分成真、假两种所谓真淘气是指儿童清楚、明白行为准则的要求,而 且心理水平和知识经验又达到了懂得行为准则的标准,而故意做违反行为 准则的事如:小朋友知道故意拉别人的小辫,往别人身上抛脏东西,有 意破坏别人的活动是不对的,但自己又做了假淘气就是由于知识水平和 心理水平发展的限制,以及生理水平发展的限制对行为准则不清楚,不明 白,或只是了解一点而做了违反行为准则的错事那么,造成孩子淘气的 因素有哪些呢?第一,生理方面的原因引起儿童的淘气牛理学家认为:儿童时期,神经系统的发展非常迅速,神经纤维在逐 渐进行,人脑重量迅速增加,大脑对所有器官的调节作用加强了同时也 为暂时神经的联系提供了基础,有利于各种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使儿 童的工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的正确性和协调性都得到提高、发展 和加强,为孩子学习、劳动、参加各种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由于孩子 大脑皮质机能不十分完善,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第二信号系统发育尚未 完整,兴奋过程大于抑制过程,因此对直观形象模仿能力强,而抽象概念 思维能力差,注意力易涣散,控制能力较差并易激动,坚持性和自觉性差 同时肌肉和骨骼也正在发育,人肌肉发育较早,小肌肉发育较迟,这就使 得孩子手指不灵活,拿不稳物体,而比较喜欢有利于发展大肌肉的跑、跳、 攀活动,故神经活动较易兴奋的小孩上课时就不易集中注意力,常坐立不 安,做游戏时经常疯跑和跳,或者你打我一拳,我在打你一拳;或者帮大 人做事,结果打坏东西等因此我们看一个孩子是否真正淘气,要联系儿 童因生理特征所造成的性格缺陷,不能把儿童的好动看着是淘气而进行强 行压制第二,心理因素引起儿童的淘气由于孩子的自觉行动思维先于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故孩子好奇心强, 爱模仿,易把现实于想象混淆如有个孩子曾看见父亲把收音机修好了, 等爸爸不在家时,他也学做爸爸的样,把收音机的零件拆了再如某幼儿 园的一个小孩在一次扮动物游戏中,把另一小孩咬伤,问其原因,他说他 是大老虎,大老虎就应该吃小绵羊这些都是由于幼儿思想具体形象、好 奇爱模仿,把想象作为现实造成的第三,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而引起的淘气儿童对知识的掌握总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知识经验不 足对孩子的自制力和坚持性有一定影响。
如有的小孩对勇敢一词不理解, 认为勇敢就是英雄,当别的孩子说谁敢往高处跳下去谁就是英雄,否则就 是齋种,结果为了当回英雄坝身体摔伤了这样例子很多,这些都是由于 孩子知识经验不足,对行为准则不理解造成的第四,孩子在受到环境不良刺激的影响也会造成淘气例如冇的孩子因别人曾哄他:“你叫我爸爸,我给你糖吃过几天, 他也拿着对他的爸爸说:“你叫我爸爸,我给你糖吃这是由于受不良影 响造成的有的不尊重老师,随地吐痰、拿别人的东西回家等行为也是因 为平时受别人影响造成的第五,由于个性差异的不同而引起的淘气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的不同,不同的孩子具冇不同的个性差异,有 的活波好动,有的沉静,有的倔强,有的易兴奋、性格外向,有的则内向 因此,有的小孩喜欢到处乱跑,故意抢别人的东西,不遵守纪律孩子的淘气是否就不好呢?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如果孩子是 出于好奇心和想象造成的,则不能认为是在淘气而加以指责,而应保护他 们强烈的探索精神,扩大其知识面,发挥其优点,使之成为冇用的人不 管是教育者、家长、教师都应做到言传身教,在孩子面前尽量不使用低级 的语言、动作,不说谎话,不教孩子说谎,不给孩子灌输不正确的思想, 避免不良刺激对孩子的影响。
正确看待孩子的淘气,分析淘气的原因,对 自尊心强、脾气聲的孩子应采取个别教育方式,不应当众批评,而应耐心 说服,使他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孩子沿 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作者:13595764335;信箱:76157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