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节二龄幼蝎蜕皮难的原因和解决办法.doc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50KB
约8页
文档ID:547268368
第十二节二龄幼蝎蜕皮难的原因和解决办法.doc_第1页
1/8

第十二节二龄幼蝎蜕皮难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因幼蝎蜕皮困难,在蜕皮时容易死亡或相互残杀的原因很多,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创造适宜幼蝎生长蜕皮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的差异关系到蜕皮时间的长短和不一致,幼蝎生下来后第一次蜕皮比较集中,一般同一窝幼蝎蜕皮的时间约6小时左右,从第二次蜕皮开始时间便不一致,约每隔40天左右蜕皮一次,如管理方法不当,密度过大,食物缺乏和饲料单一或蝎窝的结构不合理等,会产生严重的残杀现象或因蜕不下皮而生理性猝死等2、蝎蜕皮过程中怕高温,喜欢温度适中、湿度较大的环境,幼蝎蜕皮前一般迁移到蝎窝较深的中内部,外界温度越高迁移越深,蝎在蜕皮前一般呈半休眠状态不吃不动,活动减弱,外皮粗糙,体节明显、腹部肥大等,蝎在蜕皮时,用步足抓着石块泥土等作为附着点,蜕皮前由于吸收了大量的水份,体压增高,于是旧皮便从头胸部的钳角与背板之间的水平方向裂开,先蜕出头胸部,附肢折叠于腹面,新蜕出的部分时而扭动着以此为动力,从头部至腹部依次脱出,全部蜕皮过程历约3—6小时,如温湿度条件不适宜,则时间延长甚至中途死亡刚蜕出皮的幼蝎静止不动,身体迅速扩大,附肢伸展开,蝎第一二次蜕皮各约增长0.5厘米在3-6龄间每次蜕皮约增长0.7厘米。

3、幼蝎蜕皮时,要求日平均温度在25℃—35℃之间,蝎窝内土壤湿度应在10%-15%,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5%左右,密度应在2—3龄蝎每平方米10000只以下,4—6龄蝎应控制在5000只左右,砖瓦层体间隙也不能过大,最好在1.5厘米之间,还应在蝎窝内放:—些碎石子或烧完的煤碴、风化土块等矿物质,以帮助幼蝎机械性蜕皮做到以上要求后,还要特别注意蝎子的营养搭配等,幼蝎由于体弱活动范围小,捕食能力差,除喂给定量的高蛋l -3龄小黄粉虫外,还应补喂一些土元、鼠妇、黑粉虫幼虫等以求营养全面,没有这些虫源的可在黄粉虫的饲料里加喂一些适量的胱氨酸、维生素、土霉素和食母生药物等,以增加蜕皮元素抗病菌和帮助消化等蝎子属低等的变温动物.本身没传染性疾病,做到以上几点之后就会防病于未然幼蝎从出生到长成成品蝎约需250天左右第十三节养蝎子的常用饲料及其利用一、养殖昆虫类:黄粉虫、土元、娱蚣等,这些繁殖力强、生长快、比较容易养殖,其含蛋白质很高,是蝎子很适口的饲料但这些饲料应提前养殖,以备缺饲料时来喂蝎养殖类饲料可投喂产后的母蝎让其近快恢复产仔时所付出的营养,这是最适合母蝎的饲料二、野生昆虫类:有蚂炸、蝴蝶、蝇、蛆、蜘蛛和各种蛾子等。

这些饲料可野外山坡地边或石块下人工捕捉,也可用黑光灯夜间进行诱捕,捕后即可直接投给蝎子,让其自由采食这些昆虫投喂对象是2-3厘米的幼蝎和未成蝎三、肉类:青蛙肉、麻雀肉、鸡肉、猪肉等这些肉类只要是干净、新鲜的可直接投喂未产仔的孕蝎和4-5龄的中成蝎,也可投喂1-2厘米的仔蝎在投喂肉类饲料时应注意,肉类饲料不能在蝎池内放的时间太长,因为蝎房内温度很高,肉类又很容易变质,变质后的饲料被蝎采食后,能感染疾病而死亡所以,应经常清除变质的饲料,减少蝎病的发生四、矿物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有早春山上石下的风化土,含有部分矿物质,初春时可在蝎池麦层放上一些,让其自由采食,这也是早春不可缺少的饲料之一另有骨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用骨粉拌入肉类饲料,可投喂各龄的蝎子五、混合料 配制比例为:1.麸皮(砂黄香)30%,蛋汁40%、肉泥30%;2.肉泥30%、麸皮(炒黄香)30%、面粉(炒黄香)30%、青菜泥10%上述几种饲料拌成粒状后即可投喂3.食糖2加克、麸皮200克、乳汁150克配合后的饲料只要不变质随时都可投喂各龄的蝎子向蝎子投喂饲料的原则是:以蝎子不剩料为准,以防剩料变质而污染环境第十四节黄粉虫的饲养方法黄粉虫又叫面包虫,拟步行虫科,属鞘翅目。

黄粉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等优,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而且易饲养,低廉的麦麸、蔬菜叶、瓜果皮就可饲养一、黄粉虫的生活史 黄粉虫的生活史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蛾1.卵:乳白色、椭圆形、有米粒大小,卵的外面是卵壳起保护作用,里面是卵黄,黄粉虫的卵在25℃-30℃时经5—7天即孵化出幼虫2.幼虫:刚孵出的幼虫很小,长约3毫米,乳白色,2天后开始进食如果温度在25℃-30℃饲料含水量在13%-18%,大约8天蜕去第一次皮,变为二龄幼虫,体长增至5毫米以后大约在35天内又经过6次蜕皮,最后成为8龄老熟幼虫,这时幼虫呈黄色,体长增至25毫米幼虫在蜕皮过程中,每蜕皮一次体长明显增大,在适宜的温度25℃-28℃,空气湿度50%-9O%时,8龄幼虫约10天即变成蛹3.蛹:刚变成的蛹为乳白色,以后逐渐变黄、变硬,长约16毫米,头大尾小,两边有棱角,蛹常浮在饲料的表面,即使把它放在饲料底下,不久会爬上来,蛹约7天后变成蛾4.蛾:刚羽化的蛾子为乳白色,头部金黄色,身体幼嫩,不太活跃,也不进食,以后逐渐变黄,约3-5天变黑色,开始觅食、交配、产卵,黄粉虫以卵产出到性成熟总共约70天。

蛾子的雌雄比例1:1,一生交配多次,交配时雄虫在雌虫背上进行交配,交配后的雌虫每天产卵约15-20粒,产卵盛期长达2个月,以后逐渐减少,应该汰,以免占用产卵箱死掉的成虫应及时清除,以免污染环境二、怎样饲养黄粉虫1.养虫设备的要求:用纸箱、盆缸、水泥池等均可,要求内壁光滑,深15公分以上,以免虫子外爬现在较理想饲养设备是用四方木盒饲养,我场用100/50/10厘米的木板钉成四方形木盒,底部用胶合板钉紧,四周用宽胶纸贴紧,使盒子内部四壁光滑,防止虫子外爬另外,蛾子产卵时,可用80×40×10厘米的木板钉成,底部用铁丝网51目(筛麦用的)钉紧,蛾子放在里面,产卵时把尾部伸出铁丝网产到产卵箱,产卵箱里可铺上一麸皮以免卵损坏,使用方法:把100×50×10厘米的方木盒放在底下,上面放上80×40×10厘米的铁筛子,里面放上产卵的蛾子,撒入麸皮、蔬菜叶、瓜果皮等,任其自由采食,在撒饲料时,不能超过 l厘米,以免蛾子产卵时,尾部伸不出铁砂网当蛾子产卵7天左右即换产卵箱,产卵箱要单独放,要注意不要使卵受到挤压,以免损坏当卵孵出幼虫,这时不必添加饲料,原先产卵箱的麸皮够幼虫吃的,随着虫子的逐渐长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添加饲料,还要定期筛虫粪。

2.对饲料的要求,黄粉虫吃的食料来源广泛,在人工饲养中,不必过多的研究饲料,但为了尽快生产黄粉虫,应投麦麸、玉米面、豆饼、胡萝卜、蔬菜叶、瓜果皮等,也有喂鸡的配合饲料,以增加营养,但必须要有60%的麦麸为宜我场用的配合饲料配比为:麦麸80%,玉米面10%,花生饼粉10%,各种食料搭配适当,对黄粉虫的生长发育有利,而且节省饲料3.温度的要求:黄粉虫较耐寒,越冬老熟幼虫可耐受-2℃,而低龄幼虫在0℃左右即大批死亡,2℃是它的生存界限,10℃是发育起点,8℃以上进行冬眠,25℃-30℃是适温范围,生长发育最快在32℃,但长期处于高温容易得病,超过32℃会热死以上温度是指虫体内部温度4龄以上幼虫,当气温在26℃时,饲料含水量在15%-18%时,群体温度会高出周围环境10℃,(也就是26℃气温)加群体温度10℃相当于36℃,应及时采取降温,防止超过38℃,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4.对湿度的要求:黄粉虫耐干旱,能在含水量低于10%的饲料中生存,在干燥的环境中,生长发育慢,虫体减轻,浪费大量饲料理想的饲料含水量为15%湿度为50%-80%如饲料含水量超过18%,空气湿度超过85%,生长发育减慢,而且易生病,尤其蛾子最易生病。

如养殖室内过于干燥,可撒清水,湿度过大要及时通风,黄粉虫虫体含水量为48%-50%5.光线的要求:黄粉虫原是仓库害虫,生性怕光,生性好动而且昼夜都在活动,说明不需要阳光,雌性,成虫在光线较暗的地方比强光下产卵多三、饲养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饲养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黄粉虫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卵的孵化、幼虫、蛹、蛾子要分开养,不能混养,混养的缺点是不便同时投饲料,而且幼虫和蛾子在觅食时,容易吃掉蛹和卵2.蛹虽然不吃不动,但应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不能封闭和过湿,以免蛹腐烂老熟幼虫变蛹时,要及时把蛹捡出,单独放在盒子里,以免被未变的幼虫吃掉捡蛹时,用力要小点,以免把蛹捏坏3.基本上同龄的幼虫要放在一起饲养,使虫子大小均匀,投食方便,如生长旺盛的幼虫需补充营养物,老熟幼虫则不需要不同季节要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如炎热的高温天气,幼虫生长旺盛,虫体内需要足够的水份,必须投蔬菜叶、瓜果皮等来补充水份,食料太干,生长发育会减慢,如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降温,冬季里虫体含水量小,必须减少青饲料4.放养密度:幼虫的密度过低,生长发育减慢;密度适当大些,生长发育加快,但不能超过2-3厘米厚,幼虫超过30℃时会热死,蛾子也不耐热,实践观察,气温在30℃时,即有大批热死,需要注意。

四、黄粉虫的繁殖状态黄粉虫具有变温动物的习性,在温室里(20℃-30℃)黄粉虫一年四季均可生长繁殖,可繁殖4代自然温度一般一年1代,老熟幼虫能越冬,蛾子不能越冬清明前后起蛰,5月底六月初化蛹,6月中旬羽化为蛾子,6月底7月初出现幼虫,8—9月份生长,10月中旬冬眠另外要准备一个筛面用的萝(120目)用来筛虫粪,用长30×宽20×高8厘米的木板订成四方形,底部用纱窗订紧,制成一个筛子,用来筛小虫用第十五节蝎子常见病的防治经验蝎子的生命力很强,在一般情况下很少生病,目前,尚未发现流行性传染病常见病害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当引起根据本人几年的养殖经验及查阅有关资料,总结出以下蝎子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供作参考一、蝎螨病:此病是螨虫寄生所致在高温、高温的情况下易发病病蝎脚须和胸腹部出现黄褐色点状霉斑,行动困难,逐渐消瘦而死亡防治方法:降低环境温、湿度,清除变质饲料,搞好环境卫生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严格喷洒消毒;用土霉素0.5克,或增效联磺O.5克,拌食物500克,喂至痊愈二、枯尾病:由于自然环境干燥,饲料含水量低或饮水供给不足造成的慢性脱水症病蝎爬行缓慢,腹部扁平,肢体干燥无光从尾梢处出现黄色骨干、干枯现象,井向前扩展,当腹部近端出现干枯现象时,病蝎开始死亡。

防治方法:调节饲料含水量,设法增加蝎窝空气湿度,增加供水器具,适量饲喂含水量较高的西红柿、西瓜皮、鲜菜叶等食物病蝎在得到水分补充的同时,病状即自然缓解,一般不用药物治疗三、体腐病:多因饲料腐败、变质和饮用不洁水引起健康蝎子如果吃了病死蝎尸体,也可引起体腐病病蝎早期腹部鼓胀、发黑,活动减少,食欲减退,白天不进窝,后期前腹部出现黑色腐败溃疡性病灶,用手挤压有黑色粘液流出,病程较短,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保证饲料、饮水新鲜,定期清洁消毒发病后要及时翻垛、清池,清除死蝎尸体场地用2%的福尔马林或0.3%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消灭传染源对病蝎隔离治疗,可用食母生1克、红霉素0.5克,拌糖类食物5加克,喂至痊愈四、斑霉病:此病为真菌性病害,由于栖息环境潮湿、气温高,使真菌在蝎体上寄生引发本病病蝎体表出现红褐色斑点,前期极度不安,后期表现呆滞,死后躯体僵硬,体表出现白色菌丝防治方法:保持饲养区空气流通,调节温、湿度,降低饲养密度,场地进行喷洒消毒发现病蝎要及时捡出治疗,药物治疗可用氯霉素0.5克,加水500克左右,强行喂饮,每日两次,直到痊愈病’死蝎应取出焚烧,切不可加工入药五、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病蝎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思饮食,很快死亡。

死蝎躯体松软,腐烂有臭味防治方法:同斑霉病六、消化不良症:多发生在早春或晚秋温度长期偏低,致蝎子消化不良而发病病蝎肚大筋青,腹部隆起,活动迟钝,不吃食雌蝎一旦发病,即造成体内孵化终止或不孕,一般发病10-15天开始死亡防治方法:及时采取人工加温,将温度调节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