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霍夫斯泰德文化理论分析印度市场

自***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13MB
约27页
文档ID:48500732
霍夫斯泰德文化理论分析印度市场_第1页
1/27

霍夫斯泰德霍夫斯泰德 文化理论分文化理论分 析印度市场析印度市场小组成员及分工情况• 制作PPT • 简要分析 霍夫斯泰 德理论• PPT总结 与PPT演 讲• 理论一、 二的分析• 理论三、 四、五的 分析夏逸 麟何玲李瑞范晓晓 云一、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从1967到1973年,吉尔特霍夫斯泰德在著名的跨国公司IBM(国际商 业机器公司)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观调查他的团队对 IBM公司的各国员工先后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用二十几种不同语 言在72个国家里发放了116000多份调查问卷并回收了答案调查 和分析的重点是各国员工在价值观上表现出来的国别差异1980 年霍夫斯泰德出版了巨著 文化的影响力:价值、行为、体制和组 织的跨国,后又采纳了彭麦克等学者对他的理论的补充,总结出衡 量价值观的五个维度:AA个人主义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集体主义B B权力距离权力距离C C不确定不确定性的规避性的规避男性化与女性化男性化与女性化DD长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期取向与短期取向E E• 个人主义倾向的社会中,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人们 倾向于关心自己及小家庭,强 调个人成就,个人利益高于集 体利益• 集体主义倾向的社会中,人们 则更关注族群的内部关系,关 心大家庭,牢固的族群关系可 以给人们持续的保护,而个人 则必须对族群绝对忠诚,个人 成就和身份服从集体,集体利 益高于个人利益。

衡量某一社会总体是更倾向于个人利益还是集体利益IDV 指数越高:个人主义 IDV 指数越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数(IDV)西方国家总体 上IDV 指数较 高,发展中国 家相对较低 而印度的IDV 指数为48,相 对较低,集体 主义倾向较明 显,更注重社 会关系和集体 利益原因分析:A. 梵我一如,万物有灵的世界观印度人由万物有关,进而万物有情他们和自然物象始终处在同等的平 台上,情同手足,人与自然不仅可以相互沟通、互渗互变,甚至存在着酬 唱往还的可能,存在着物人相亲、物我统一的审美状态这种审美的状态 ,一方面直接体现在印度义学艺术中,使印度文学艺术展现出天人和谐、 瑰丽神奇、极富想象力的审美世界B.慈爱厚生,非战戒杀的生命观(1)平等神圣的生命价值观命属于至高无上的神力,属于梵 人和动物植物皆为梵的表现形式,皆源于同样的物质构成,皆遍布灵魂“ 我”在这样的前提假设下,生命是一个共同体,自我和他我,在共同的原 则下模糊了差别2)不害的生命论理观不害,既非暴力,包括对生物的不伤害在印度,不伤 害或少伤害众生是印度生活方式的至高正法所以有些教 徒一般不从事生产性的职业,金融、教育、法律等是他们 的首选工作,他们认为农民使用犁耕地会伤害到土地,会 杀死土地里的生物。

C.神权至上,天人同欲的宗教观在印度信仰七大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 克教、佛教、耆那教、帕西教)的人占印度总人口的 99.36%印度是个全民信教的国家,每个教里面都有自 己的信仰和教规,这些信仰和教规让印度人团结在一起, 维持着一定的秩序但印度信奉的宗教又不只一个,因此 教派之间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所以在人员管理的时候 要尽量避免宗教之间的矛盾D.苦修造福,冥思得道的修行观苦行者和他们的苦行修炼生活,在印度延续 了几千年苦修有多种说法,如修行、苦行、修 炼等苦修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内涵十分丰富, 包括禁食、斋戒、盘坐、买思,它们不仅使身心 受到修炼,而且有的还可以使自己获得超自然神 力,即所谓的神通苦修强调人身心合一,能够调节人的身体和心 理现在流行的瑜伽也是苦修中的一种通过苦 行使得印度人更能承受苦难和克服困难,让他们 的意志更加的坚定苦行中的身心合一和不断的 冥想,让人们生活在浮躁社会的人们能够静下心 来好好沉淀一下,把事看开点,想通了一些道 理也可能正是修行时的随意冥想,让印度人更 具创新性和艺术性总结可知,印度这种世界观强调个人是众多复杂关系 中的一员,并非孤立地生活在社会中,要学会与他人 和睦相处,多为他人考虑,关爱他人,并与自然万物 和睦相处。

凡事要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上考虑,集体 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 定义:是指某一社会中人们对于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 接受程度 • PDI 越高,权力距离越大,人们倾向于接受并维护等级制度,崇尚权 力和地位; • PDI 越低,权力距离越小,人们倾向于追求和维护平等与民主权力距离指数(PDI)印度和阿拉伯 国家的PDI 指 数较高,更倾 向于维护等级 制度,注重权 力的约束力, 而英国,美国 ,德国等西方 国家PDI 指数 较低,更倾向 于拥护民主与 平等原因分析:A.职业中的种姓差异,先天的贫富贵贱之分B.男女地位不平等,男性占优势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性别不平等名单中,印度在 134个国家中位列第114位因为印度在女性寿命、健康和教育 方面得分都很低2009年,联合国女性文化水平评级中,印度 在182个国家中排名第134位种种现象表明印度男女地位处于 不平等状态,更不用说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距总结可知,印度的权力距离指数高,存在种姓差异,人 与人之间尊卑分明,人们更倾向于追求权力和社会排 名自由平等的观念及民主思想并未深入人心• 定义:回避不确定性是指一个社会考虑自己利益时受到不确定的事件和模 棱两可的环境威胁时,是否通过正式的渠道来避免和控制不确定性 的程度 • 霍夫斯泰德认为,人们抵抗未来这种不确定性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科技、法 律和宗教。

• 用科技来抵抗自然界的不确定性 • 用法律(成文和不成文)来抵抗来自其他社会成员的不确定性• 而宗教则被人们用来化解无可抵抗的死亡和来世的不确定性 • 其强弱是通过回避不确定性指UAI(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来确定的 UAIUAI高高 难以忍受不确定性难以忍受不确定性 UAIUAI低低 善于接受不确定性善于接受不确定性避免不确定性• 强回避不确定性国家的人民比较起来更忙碌,常常坐立不安,喜怒形于 色,积极活泼,其文化对法律、规章的需要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这不利 于产生一些根本性的革新想法,但却可以培养人们精细、守时的特质, 因而善于将别人的创意付诸实施,使之在现实生活中生效;• 而弱回避不确定性国家的人们比较起来则显得更沉静,也更矜持,随遇 而安、怠惰、喜静不喜动、懒散一些,人们对于成文法规在感情上是 接受不了的,除非绝对必要,社会不会轻易立法,其文化能容忍各种各 样的思想和形形色色的主意,因而有利于产生一些根本性的革新想法, 但却不善于将这些想法付诸实施。

• 印度社会属于弱不确定性回避型社会,印度企业家对企业发展更专注 于成长和创新以及发展和经营结果印度管理者强调有风险承担能 力他们对外族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 印度人梵我一如,万物有灵的世界观使他们认为改变和不明确的环境 ,都是合理的,因此并不会对此感受不安导致了印度人的不确定性 规避较弱• 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维度表明性别对一个社会中男性和女性扮 演什么角色的决定程度霍夫施泰德把这种以社会性别角色的分 工为基础的 • “男性化”倾向称之为男性或男子气概所代表的维度(即男性度 Masculinity Dimension),它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别 清楚男人应表现得自信、 坚强、注重物质成就,女人应表现 得谦逊、温柔、关注生活质量; • 而与此相对立的“女性化”倾向则被其称之为女性或女性气质所 代表的文化维度(即所谓女性度Feminine Dimension),它是指社 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互相重叠,男人与女人都表现得谦逊、 恭顺、关注生活质量男性化/女性化• 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的倾向用男性度指数(MDI: Masculinity Dimension Index)来衡量,这一指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社会的男 性化倾向越明显,男性气质越突出(最典型的代表是日本);反之 ,数值越小,说明该社会的男性化倾向越不明显,男性气质弱化, 而女性气质突出。

• • MDIMDI越高越高 男性化倾向越明显男性化倾向越明显• • MDIMDI越越低低 女性化倾向越明显女性化倾向越明显• 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性别不平 等名单中,印度在134个国家中位列 第114位因为印度在女性寿命、健 康和教育方面得分都很低2009年, 联合国女性文化水平评级中,印度在 182个国家中排名第134位• 种种现象表明印度男女地位处于不平 等状态,更不用说在生理和心理方面 的差距20142014全球男女平等排名全球男女平等排名• 考虑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影响之后,霍夫 斯泰德在前四个文化尺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五个维度-长期取向/ 短期取向• 1987年,中国文化联结机构以22个国家作为研究调查对象,以东 方文化构面为基础,发展出基于东方文化的四个文化维度,即长 期导向、合作性、仁爱心和道德纪律时间取向长期导向表示对待长期生活的态度。

长期导向高的社会,人们倾向 于节俭、积累、容忍和传统,追求长期稳定和高水平的生活长期 取向的文化关注未来,重视借鉴和毅力相反,短期取向的文化的价值观是倾向过去和现在的 合作性表 示人们之间相处和睦、友好、认可的程度 仁爱心表示人们对待他 人的礼仪性、耐性和爱心程度 道德纪律表示人们远离不符合道 德和规范事务的距离和坚定的态度• 印度是一个注重长期取向的国家印度社会相信三世轮回,不分 奢求财富,生活节俭,认为今世的努力是为来世做准备缺乏时 间观念,不以现在为导向,偏好来世主义印度是世界上最富于宗教传统的国家之一印度教徒约占人口的 82%,穆斯林约占12.1%,不信教者仅占0.5%如约有8亿多印度 教徒的印度教,以其宣扬轮回转世,精神修炼以及最终个人精神 解脱等的教义,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印度民族的总体内向性阿克萨达姆神庙( Akshardham寺)AA个人主义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集体主义B B权力距离权力距离C C不确定不确定性的规避性的规避男性化与女性化男性化与女性化DD长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期取向与短期取向E E高高可以忍受的不确定性可以忍受的不确定性男男长期取向长期取向较强的集体主义较强的集体主义谢谢观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