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熟悉自下而上的装配体设计方法 熟悉常用的装配约束的使用 了解智能装配(smartmates)的用法 掌握爆炸图的生成方法 了解步路线图的生成本章学习要求 第6章 装 配 体 本章大纲6.1零件装配的基本过程6.2 智慧组装6.3 装配约束类型6.4 装配中的零部件操作6.5 装配体检查6.6 爆炸视图6.7 综合实例装配手动气阀6.8 小结6.9 习题6.1.1建立装配体文件 6.1 零件装配的基本过程图6-2 装配设计界面新建文件,选择装配体选项,即创建了一装配体文件.进入装配设计界面以文件名“低速滑轮机构”保存 装配工具栏: 图6-4 下拉图标菜单图6-3 装配工具栏 下拉图标菜单:6.1.2 装配工具栏 一、一般方法 单击【开始装配体】属性管理器中的 按钮或选择菜单命令【插入】/【零部件】/【现有零件/装配体】 打开要插入的零件,如拖架6.1.3 插入零件图6-6 【打开】对话框二、快速导入零件 打开SolidWorks的文件探索器 ,找到欲插入的零件所在的目录,拖曳该零件至装配体窗口中可将所有零件全部导入如 衬套,滑轮,芯轴,螺钉,螺母图6-8 通过文件探索器插入零部件6.1.4 工程实例装配零部件装配如图6-9所示的低速滑轮机构: 图6-9 低速滑轮机构装配图 1安装衬套 图6-12 添加衬套与拖架重合配合2装配滑轮 图6-13 添加滑轮与衬套端面重合配合 图6-14 添加滑轮与衬套同心配合3装配心轴 图6-15 添加心轴与衬套同心配合图6-16 添加心轴与滑轮端面重合配合4装配垫圈 图6-17 添加垫圈内孔与心轴外圆的同心配合图6-18 添加垫圈与拖架的重合配合5装配螺母 图6-19 添加螺母与心轴的同心配合6生成装配体轴测剖视图 草绘直线:确定剖切位置作拉伸切除确定剖切零件如图6-22所示: 图6-22 确定剖切范围要剖切的零件 6.2 智慧组装 智慧组装(SmartMates)用于快速准确地将零部件组装在一起 。
智慧组装是在移动零部件的时候为零部件添加装配关系 智慧组装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零部件已经插入到装配体中,通过拖动实现配合;另一种是在零件的插入过程中进行配合 方法一:组装两个已经位于装配体中的零部件添加衬套与拖架的面重合配合操作步骤: 图6-23 选中要配合的表面 图6-24 按Alt键并拖曳鼠标光标至重合 添加衬套内孔与拖架孔同轴心配合操作步骤:方法二:将零件拖曳到装配体中完成配合图6-27 智慧组装方式之二 Smartmates可以进行以下类型的自动配合: 两个线性边线的重合配合,鼠标光标为 两个平面的重合配合,鼠标光标为 两个顶点的重合配合,鼠标光标为 两个回转面或两个临时轴的同心配合,鼠标光标为 两个圆形边线的同轴心和重合配合,鼠标光标 在使用中灵活运用以上类型,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装配速度 6.3 装配约束类型约束示例: 图6-28 添加平行约束 图6-29 添加距离约束 图6-30 添加垂直约束 图6-31 添加角度约束 6.4 装配中的零部件操作 6.4.1 零部件的复制与镜像图6-32 选择镜像面图6-33 镜像预览6.4.2 零部件阵列 图6-34 线性阵列前 图6-35 线性阵列预览 图6-36 圆周阵列前圆周阵列结果圆周阵列预览图6-37圆周阵列三、特征驱动 图6-38 【特征驱动】属性管理器 图6-39 特征驱动结果 6.5.1 体积干涉检查 1打开一装配体文件。
2选择【工具】/【干涉检查】, 出现【干涉检查】属性管理器 3单击 按钮, 开始进行干涉检查 4. 处理干涉图6-40 【干涉检查】属性管理器 6.5 装配体检查干涉检查步骤: 6.5.2 碰撞检查 图6-42 碰撞检查 图6-41 【碰撞检查】选项 6.5.3 工程实例装配体统计 装配体统计具体操作 :1.打开文件”低速滑轮机构.sldasm” 2.单击【装配体】工具栏中的 按钮,弹出【AssemblyXpert】对话框 图6-43 【AssemblyXpert】对话框6.6 爆炸视图6.6.1 创建爆炸视图图6-44 选择新爆炸视图图6-45 【爆炸】属性管理器单击配置,选择新爆炸视图如图6-44所示 图6-48 爆炸步骤2结果 图6-46 爆炸步骤1预览 图6-47 爆炸步骤2定义 爆炸步骤1: 分离出滑轮与芯轴爆炸步骤2:分离衬套 图6-49 爆炸步骤3定义 图6-50 爆炸步骤3结果 图6-51 爆炸步骤4定义 图6-52 爆炸步骤4结果 图6-53 爆炸步骤5定义 图6-54 爆炸步骤5结果 6.6.2 编辑爆炸视图 编辑爆炸步骤:图6-55 编辑爆炸步骤2 6.6.3 爆炸步路线图图6-58 【步路线】属性管理器 图6-59 爆炸步路线图 6.6.4 解除爆炸 图6-60 解除爆炸 图6-61 解除爆炸后的结果 6.7 综合实例装配手动气阀图6-62 手动气阀轴测剖视图手动气阀是汽车上用的一种压缩空气开关机构。
其工作原理为当通过手柄球和芯杆将气阀杆拉到最上位置时,储气筒与气缸接通;当气阀杆被推到最下位置时,工作气缸与储气筒的通道被关闭,此时工作气缸通过气阀杆与大气接通 创建手动气阀装配体的操作步骤 图6-63 插入阀体 图6-64 插入气阀杆 Step1:Step2: 图6-65 气阀杆与阀体同轴心配合 图6-66 气阀杆与阀体底面重合配合 Step3:Step4:Step5:Step6: 图6-67 气阀杆与阀体面垂直配合 图6-68 插入芯杆 图6-69 芯杆与气阀杆顶面重合配合 图6-70 面重合结果 Step7: 图6-71 芯杆与气阀杆同心配合图6-72 同心配合结果 Step8: 图6-73 芯杆与气阀杆平行配合 图6-74 平行配合结果 Step9:图6-75 手柄球断面与芯杆面重合配合 图6-76 面重合结果 Step10: 图6-77 手柄球轴线与芯杆轴线共线配合 图6-78 共线配合结果 Step11:图6-79 插入密封圈及其拷贝Step12: 图6-81 隐藏阀体后的结果 图6-80 隐藏阀体 Step13: 图6-82 密封圈与气阀杆轴线重合配合 图6-83 密封圈与气阀杆相切配合结果 Step14:Step15: 图6-84 密封圈与气阀杆相切配合 图6-85 轴线重合配合结果 Step16:Step17: 图6-86 插入螺母 图6-87 螺母与阀体轴线重合配合 图6-88 面重合配合 Step18:Step19:Step20:作剖视图 图6-89 在气阀杆底面上绘制直线 图6-90 选择加工的零件 结果 本章结合实例介绍了自上而下的装配体设计方法,对零部件的插入、添加配合约束、生成剖切视图,进行了较详细的操作讲解。
介绍了智慧组装,常用的智慧组装配合的类型 同时介绍了常用的装配检查方法,爆炸图的生成过程及其编辑方法,步路线图的生成过程6.8 本章小结 6.9 习题利用附盘中的零部件装配出下列部件1装配如图6-91所示的轴承座 图6-91 轴承座2装配如图6-92所示的三元子泵 图6-92 三元子泵3装配如图6-93所示的减速器 图6-93 减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