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FDI异质性区域经济增长与引资转型13页word资料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8.50KB
约12页
文档ID:451107922
FDI异质性区域经济增长与引资转型13页word资料_第1页
1/12

FDI 异质性、区域经济增长与引资转型现有文献中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大多学 者都假定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同质资本,主要从外资规模的分布差异对中 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进行相关性研究然而除了外资规模上的差异外,各 地区外资质量上的差异也不容忽视例如,从外资技术含量角度看,东部 地区引资结构中比较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对外开放,中西部地区外资在技 术含量较高的行业投向上与东部地区有显著差距各地区除了上述外资技 术含量上的差异还存在进入方式、来源地以及投资产业等方面的差异再 加上其本身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等条件的不同,很有可 能导致这些不同质量的外资对投资地区产生大相径庭的影响选择与各地 区经济发展相适宜的外资质量与管理水平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引导外 资转型、提高外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将是下一步的重点一、文献综述目前,关于 FDI 与经济增长这一课题,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进行了研 究, FDI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致上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以 Blomstrom[1] 、Globerman 等为代表, 认为 FDI 促进了东道国经济的增长, 他们通过建立中国各省份的面板回归模型,发现 FDI 与经济增长有着很密 切的联系。

同时证明了 FDI 对投资国有正的溢出效应,外资的增加对东道 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作用国内学者姜磊 [2] 、吴中兵、李松华 [3] 等也 发现 FDI 有助于投资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其经济的增长他们通 过ADF检验、Joha nsen协整检验、Gran ger因果检验为此提供了相关证据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FDI 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具有负面效应, Sun[4] 认为外 商直接投资是引起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即 FDI 使中 国经济增长不均衡,扩大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沈桂龙、于蕾 [5] 则 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视角,通过实际数据得出结论, FDI 使用成本过高,阻碍经济内生增长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害国家经济 安全段科锋 [6]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 FDI 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扩大产业结构偏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文翠翠 [7] 从 国家经济安全角度,也得出 FDI 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从外资在区域间的规模差异及区域自身经济状况出发解释 区域经济间的差距是研究的另一个关注点他们主要从外资在区域间的规 模差异及区域自身经济状况研究区域经济间的差距。

武剑 [8] 通过建立多 维方差分析模型论证了 FDI 的区域分布差异不能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 调问题然而魏后凯 [9] 指出外商投资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和东西 差异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贺文华 [10] 对中国 30 个省市面板数据进 行分析得出 FDI 对东中西三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同影响张鹏 [11]通过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得出 FDI 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十分显著 赵琼 [12] 分析得出外资会加大中国区域间经济的差距, FDI 的 区域分布差异将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陈海艳 [13] 通过对山东省内各地 市数据的研究,发现外商投资是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主要因素然而对外资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Alfaro 和 Charlton [14] 研究了外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不同特征的外资对经 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不一样 Sun 从外资特征角度分析了外资企业与中国的文化差异许罗丹 [15] 通过调查不同来源地外资企业,发现这些外商直接 投资对中国企业在技术、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郭熙保、罗知 [16] 分 析了外资特征(例如外资在制造业部门的投资、外资企业出口、外资技术 水平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邹建华、韩永辉 [17] 对珠三角地区外资 质量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面板回归,分析了什么质量的外资更能推动经 济的发展本文不同之处在于,对 FDI 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注更为强调外资的质 量而非外资数量,并通过对中国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外资质量与其经济增长 进行了面板回归,并对各个区域外资特征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依此识别 异质 FDI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差异性作用,从而为相应的引资政策指 导提供经验证据二、中国外资质量特征与经济增长的经验事实(一)外资来源地不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图 1FDI 来源变化趋势 1997-2012 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10 995.14 亿美元,其中港澳台占 49.30%,日本占 6.63%,美国占 5.08%,欧洲占 7.34%,韩国占 4.48%,新加坡占 4.81%1997-2005 年期间其他发 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明显增加 (图 1),港澳台资金比例逐年下降 但 1997-2012 年港澳台每年投资份额占了总外资的一半以上 FDI 的来源国不同会对东道国的 R&D专业化、生产要素的利用比例、全球化战略等多个方面造成不同的影响( Fortanier )。

港澳台外资在技术和规模 上对比欧美外资企业处于弱势,前者侧重于中国境内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主要投向劳动密集部门而非高技术或资本密集部门且趋于短期投资,属于 一种要素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港澳台外资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出口 竞争力,积极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王洪庆,朱荣林) ,但是技术创 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而港澳台受其技术含量偏低的限制,很难带动 中国技术水平的上升,故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而欧 美外资则较港资和日资来说更多地参与高技术产业,产品更富多样性,有 较广阔市场,注重长期发展,技术含量较高可以为内地企业带来更多学 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的机会,同时也加大了本地企业的依赖度,对本地资 金有挤出作用,从而制约了本地企业的吸收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 出以下假设:假设 1:港澳台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没有长期推动作用, 欧美外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无法确定二)进入方式不同对经济增长的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近年来外资进入中国的方式呈现出明显 的独资化趋势(图 2)2010和 2011年中国外资企业实际使用金额占外商 直接投资比重达 75%以上截至 2011 年底,外商独资合同项目已占全部外 资实际合同项目总量的 68.81%,金额的 66.45%。

图 2 中国外资方式占比变化趋势图现有文献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出 发,分析了独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认为独资化有利于中国生 产要素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胡翊 ?f 、王合绪研究发现独资经营方式改善了 中国资本形成质量,推动了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推动 了技术进步吴靖 ?捶治隽送馍淘诨 ?投资独资化趋势的影响,得出独资企 业能对当地企业形成更强力的示范作用,对技术进步乃至产出增长产生更 为深远的影响,然而没有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当外资进入方式为合 资合作时,由于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时需保持竞争优势,如在先进技术、 管理和营销技能、独占的知识等方面,为了防止技术转移过程中带来上述 竞争优势的溢出,跨国公司会倾向于选择技术转移率低的独资方式进入投 资国市场同时另一方面东道国合作方也很可能利用投资方的无形资产 (如商标等),不注重产品内在质量,通过这种“免费搭车行为”,东道 国合作方享有巨大利益而承担较小成本( Horstmann & Markusen )本文 认为不同进入方式外资对经济增长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提 出以下假设:假设 2:独资方式外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确定,而合资合 作方式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负的溢出效应。

三)外资技术与经济增长 高质量外资可以引入较多的高新技术,进而通过技术溢出推动东道国 经济的增长, Assanie and Singleton 利用 102 个国家的数据研究了不同 质量的外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得出低质量的外资不利于推动经济增 长,高质量的外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的结论由于过低技术含 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不能通过技术转移、示范效应等途径为中国经济增 长带来正的溢出效应,反而还可能将一些“两高一低”产业转移到东道 国另一种情况是针对吸收 FDI 数量较少的地区,由于受人力资本和其他 基础设备不完善的限制可能无法吸收技术含量过高的外资,相反还可能对 其经济发展产生负的溢出效应如果外资技术含量过低便可能如上述情况 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对于 FDI 数量较少的地区其吸收外资技术水平应 介于两者之间,寻找与之相适宜技术水平的外资根据以上分析得到假设 条件如下:假设条件 3:外资质量有助于东道国经济的提升,而在外资规模较低 的地区,适宜的外资质量有助于其经济的增长三、经验理论Solow 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假定模型中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 素,即资本和劳动表达式为:其中A是影响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外生变量, K是资本、L是劳动,a,b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的弹性大小,由于假定规模报酬不变故满足 b=1- a。

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外资和国内投资被看成了同质的要素,然而这种假定 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其中国内投资存量是一个连续积分,入i 表示投入资本的质量,Xi表示投入资本的数量, n 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和内资的数量之和如果假定国 内资本数量为n1,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为 n2则有n=n 1+ n2设外商 n2 中资本的租赁价格为 w(i ),生产者所能获得的最大边际产出为:外资进入东道国的固定成本为 FC,为了方便计算假定外商直接投资第i 种资本的单位成本为 1在稳态下,回报率 r 为常数,厂商获得最大化 利润需满足以下条件:假设资本可以自由进出,则长期利润为零,在此条件可以得到: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为了研究外资异质性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经验模型的基础上参考了现有关于外资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如 Borensztein 以及Alfaro 和 Charlton ,郭熙保、罗知) ,建立回归模型如下:其中 y 表示各个省份的人均 GDP,inv 表示国内固定资产投资, FDI 表 示外商直接投资,charac表示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特征, CON表示控制变量, u 表示随机误差项 i 表示省份, t 代表时间变量。

一)数据来源本文选择了除吉林、西藏、贵州、内蒙古、甘肃以及四川之外的 25 个省份的数据为样本,选取了 1997-2011 年各省份的经济增长率、外商直 接投资、国内投资水平、每万人就业人员中“ R&D人员数量以及衡量外 资质量的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 《科技统计年鉴》 、 《国 际统计年鉴》以及 25 个省份 1996-2012 年的统计年鉴二)指标的选取 Y选择各个省份的人均 GDP勺对数值;FDI,即各个省份实际利用外资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inv ,即各省份每年 新增固定资产与外商投资之差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人力资本用 每万人就业人员中“ R&D人员所占比重同时,本文选择了以下指标衡量外资的异质性,分别从外资来源、外 资进入方式、外资投资产业、外资技术含量等 4 个方面衡量source :用港澳台外资与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值以及 1- 港澳台外资比重分别表示港澳台外资与欧美发达地区的外资way:本文用外商独资与实际外资总额的比值、外商合资合作实际投 资额和外商实际投资额的比值表示不同的外资进入方式ind :用各个省份外资在制造业中的实际投资与外商投资实际总额的比值表示。

tec :用各个来源国的技术指标加权得到,计算公式参照郭熙保以及 罗知中所提供的方法,公式如下:tec二刀iF。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