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文学翻译常见误区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89KB
约4页
文档ID:544078451
儿童文学翻译常见误区_第1页
1/4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常见误区 漪然小书房我始终以为,翻译是要比作者更难当的,因为他要站在比作者更高的地方去看一篇作品,他 不仅仅要用自己的智力去理解一个陌生的作者,他还需要用自己的本土语言去重新塑造一本 好书这绝对不是把文字理顺了就能达到的目标啊我们的幻想国曾经就翻译应该不应该完 全按照原著来,进行过一次有趣的讨论,不过,猫同学对我说,这种讨论还是不够深入,不 能让新来的同学完全明白儿童文学翻译究竟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所以,她要我总结一下我 翻译儿童文学的经验,发在这里供大家学习其实,我倒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 我觉得好的经验,未必就适合所有人,我至多只能提供一些我所知道的、在翻译中常见的、 你绝对应该避免的错误,以便让同学们在翻译过程中少走几道弯路所以,写下此文,仅供 参考《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常见误区》一、【没有弄清楚适龄读者】 没弄清楚读者的年龄,是儿童文学翻译中最常见的误区之一,而这种误区常常是表现在应该 给低年级的孩子读的童话,而译文在用词上却有点过于文学化了什么是用词的文学化呢? 比如,一句 join the bear's birthday party 你可以译成“参与熊的生日聚会”,也可以译成“和 小熊一起开生日晚会”,也可以译成“给小熊过生日”。

而“参与”“聚会”这些词儿,就是比较文 学化的,因为口语中使用频率不高,而“过生日”这个词儿就是口语化的,因为大家生活中经 常这样说在儿童文学中,究竟做何种译法,是应当根据小读者的需要来决定的,对于低幼 儿童看的读物,最好还是用口语化的翻译,比如有一个同学曾经把(母鸡的)尖喙译为“小 尖嘴”,我觉得就译得非常好,不但形象生动,而且有一种妈妈给孩子讲故事的温柔可爱的 味道:)在自己的译文中用什么词儿,也是形成自己翻译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需要不 断探索的,我还记得我最初翻译《莎士比亚经典戏剧集》的时候,也是文绉绉的调子(幸运 的是刚好这个作品在大部分读者的印象里就是文绉绉的),不过在后来翻译《不一样的卡梅 拉》时,我就开始使用非常口语化的语言了,而且,如果现在让我再翻译一遍那个莎士比亚 故事,我可能就会译得和原来不太一样了,大部分叙述我可能会使用更直白的口语,因为, 我已经开始懂得,这本书毕竟不是一本成人读物,而是给孩子看的引领他们对戏剧发生兴趣 的“通俗演义”式的书籍二、【没有弄清楚故事风格】 在用词上的错误,除了在该口语的地方拽文言文之外,就是在该幽默生动的地方大用优美文 字,或者在该清新恬淡的地方大用华丽辞藻,导致原著的风格全被改变。

比如,一篇描写海 豚母子玩耍的儿童故事中,译者使用了“甜美深情”,“无法抗拒”,“心醉神迷,不能自己”,这 些词儿,单独看可能是符合原文单词含意的,但它们真的合适用在一篇描写母子情的故事里 吗?可能,用在浪漫的爱情故事里会更为合适吧所以,有些词儿不是不好,不能用在翻译 中,只是它们呆的地方不对在翻译的时候,我通常会先去了解一下作者,包括与他有关的 文学评论,这些资料会帮助我更好地把握一个作者的气质与语言背景比如,在翻译波特小 姐写的彼得兔之前,我先了解了一下她的生平介绍,然后在翻译的时候,我总是尽量想象自 己身处在英国古老庄园中,用波特小姐那既幽默又含蓄的语气在给孩子讲故事当然,很多 时候,作者资料并不是很好找,那么,就只剩下一个笨办法,就是一遍遍去读原文,凭着自 己的语言感觉去琢磨这样一篇文字用什么语气来讲述更好三、【没有看懂原文的深意】 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所以语境也不同,国外其实也有很多的成语,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 国家的文化背景,就会导致在翻译的时候,仅仅能做到直译,就是认为原文有什么词,译文 中就得有什么词;原文是一个什么句型,译文中就还得用那个句型而实际上,有些语言, 是不可直译的,因为那只会导致外国味道的中国话出现,比如我在翻译《是谁在门外》的时 候,小猪有一句话,我译为“乖乖隆滴冬,青菜炒大葱!”,原句直译为神圣的三叶草啊,是 德国人爱用的感叹句,但如果我也直接译出,可能小读者根本没法看懂小猪是在说什么,所 以我才换用了这样一个很带本土色彩的感叹句,结果后来一些家长告诉我,他们的小孩都特 别喜欢这一句,而且很快就能跟着复述出来。

所以,为了让异域语言本土化,在翻译中增加 一些必要的词,或者忽略一些可有可无的词,或者调整一下原句型,用陈述句来表示问句, 以及用问句来表示陈述句,只要不影响原意,都是可以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你确实已经 理解了你要翻译的作品是在说什么吗?如果一篇译文不是建立在阅读理解和灵活表达的基 础上,而仅仅是靠记忆力,也就是记得什么英文词对应什么中文词,那么这种翻译毫无疑问 就会变得像是机器译出来的,一点语言能传达的感情都不会有,更谈不上什么传达原作的语 言风格了四、【没有弄清楚人物个性】 很多原著中会有不少对话,但是在看原著的时候能感觉出来的人物差异,却往往会在译文中 完全感觉不到,所有人的对话都如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奇,N种语气变成了一种——也就是译 者的语气这样的翻译,丢失的往往就是一个文学作品的灵魂,因为人物的个性是对文学最 至关重要的东西而避免这种失误的方法,还是要在翻译之前先读一遍原文,比如,在翻译 《鬼怪森林》的时候,我为了突出老海鸥强盗的蛮横,采用了“俺”、“这把子年纪”等等方言 来翻译他说的话,在翻译安妮、背包、莱珀特塞先生的不同人物的对话时,我也总是尝试把 自己放在那个人物的位置,实际上,整个翻译《鬼怪森林》的过程就像我在扮演不同的人说 话,安妮的火爆,背包的冷静,莱珀特塞的深藏不露,还有各鬼怪的不同个性,都要由我在 这扮演的过程去表现出来。

而这个“表演”的基础当然首先需要译者自己先弄清楚,人物的特 征和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五、【中文基础不扎实】 大量可供你在翻译过程中选用的鲜活本土语言,是让你的翻译文字有生命力的关键,如果中 文作品平时就读得多,在翻译中就会有很多“灵感”随时迸出来,比如,在翻译《鸭子,鹅》 的时候,我把小鸭脑海中出现的牌子翻译成“蛋权所有,不得侵权 严禁小鹅进入 大声鸣鹅, 罚款5 元”,这些,实际上都是根据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一些公告上的句型,去进行套用的, 因为这些牌子上的英文实际上也是国外警示牌上经常使用的句型,而反之,如果你只能凭词 典提供的那几个词来翻译,而没有更宽阔的生活化语言储存在脑子里进行随时调用,可能就 根本无法直观体现出那些牌子的滑稽程度中文不扎实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你会直接把一 些英文中的“语病”带入自己的翻译,比如虚词用得太多:“而且”、“而已”、“此外”、“总之”、“总 而言之”、“甚至”、“而他”、“而她”类似”、“相似”,这样翻译出来的文字就显得生硬没感情, 读着好像还有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那种拿腔拿调的感觉,又比如,你会把一句话翻译得 过长,或者是采用英文式的句型来表达一句中文的话:“当他们只能踮着脚趴在土豆地的围 墙上带着渴望的目光看过来,他的心里就乐开了花(when they would stand looking ove r the wall of the potato field with longing eyes, his happiness knew no bounds)。

这就是一句典型的、直译的英文式长句,如果改为“他们只能趴在土豆地的围墙上,踮着脚、 眼巴巴地望过来,这可叫他的心里乐开了花读起来就会通顺很多六、【不注意翻译中的小细节】 细节决定一切,在文学创作中这尤其是一个真理而在翻译中,如果我们忽略了某些细节, 就可能导致我们的译文完全失败,这也不是什么夸张比如外文人名的翻译,很多人都用音 译,于是每每会翻译出来一个长得叫你喘不过气的名字我记得我不喜欢俄苏文学的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俄国人的名字都长得可怕,什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帕乌斯托夫斯基,但是 在《全不知游绿城》这样的俄苏儿童文学作品里,却因为只有“全不知”“万事通”“小面包”这样 既符合人物个性又简单易记的名字,而让我至今难忘所以我觉得,在儿童文学中,人名的 翻译是要尽量短一点比较好,太长太繁琐的人名,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折磨,除非是“克丽桑 丝美美菊花”这样结合特定故事内容的、需要“显得很长”的名字,而一般情况下,四个字以上 的名字就显得太绕口了,也很难记得住在翻译人名上,尤其是低年龄段读物的人名上,我 认为不妨发挥一些译者的创造力,比如,我在《不一样的卡梅拉》中将小鸡的名称译为小胖 墩、小六子;在《我爱波波熊》中则是译出名字的基本读音并将之简化,比如咕咕嗒老师和 波波熊;在《鼠俺大(GRILL PAN EDDY)》中,这个名字的音译为格里•潘•艾德,意译 为烤架•平底锅•漩涡,台版曾经取意和音混合译为平底锅小艾,但考虑到原文中的那只老鼠 带有一种叛逆不羁的味道,因此我试着完全放弃音译,而意译为“鼠俺大”,这就像古代的飞 贼“我来也”之类,能够让读者一看名字就知道角色鲜明的性格。

除了人名,其他的细节也同样值得重视,如,在《阿莲娜、老鼠和巨猫》中,有一个把巨猫 比喻为 Bernhardiner 的句子,这个词儿直译是圣伯纳犬,这种犬的特点就是大,但如果我 采用直译,就需要在这个词儿下面加注说明,而作为一本以图画为主的绘本书籍,加N多 注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我查询了这种犬类的介绍,发现他们多被用来牧羊,而牧羊犬的体 型自然都是比较大的,所以我就意译为牧羊犬总之,翻译绝对不是只要记忆力好就可以做好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动脑和扎实的本土语言基 础不过,说得再多,也不如自己做能得到的领悟多,最终决定一本书是什么风格的还是你 ——译者本人的想法在这里,我有三个关于修改译文的小建议:1、 对自己翻译的作品要大声读一遍,不是读给自己听,而要想象你是在读给孩子听,如果 真的能读给一群孩子当然效果会更好,但就算是没有孩子也一定要催眠自己,当作是有孩子 在那样的认真地去大声朗读2、 让别人读一遍给你听,要选择合适的、有耐心的人,要忘记那作品是你的手笔,就像听 别人的作品一样去听,对你在听的过程中感觉到的毛病要毫不留情地指出来3、 爱你的文字,我认为,不管是翻译还是写作,都要以自己喜欢为原则,不应该写自己不 喜欢的故事,同样,也不应该翻译自己不喜欢的作品,因为那样创作出来的文字也缺少一份 感情在其中,而缺少感情的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是不可能成为优秀之作的。

如果是 为了工作而不得不翻译的文字,你也一样要尽量去爱它们,想想看,如果这些文字本来就不 够好,再没有你的爱,就这样被冷冰冰地译出来,那它们该会变成多糟糕的东西啊!最后,还是希望大家对此文多提出指正和补充意见学海无涯,这里的同学们都是热爱翻译 热爱语言的同路之人,彼此的经验交流当然会对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大有助益,所以,衷心希望,大家在参与翻译大赛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互相的评分和指点不足,唯有如此,我们的儿童文学翻译才能更上一层楼!。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