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肝胆外科护理常规34141精编版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0.50KB
约20页
文档ID:523516639
肝胆外科护理常规34141精编版_第1页
1/20

肝胆外科疾病护理常规目录一、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二、麻醉后护理常规 3三、门静脉高压症护理常规 4四、肝癌护理常规 4五、胆石病(胆囊结石、胆道结石)护理常规 5六、胆管感染护理常规 6七、胰腺肿瘤护理常规 7八、急性胰腺炎护理常规 8九、脾切除术护理常规 9十、肝癌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10十一、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11十二、肠外营养护理常规 12十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护理常规 13十四、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 +引流术(PTCD)及胆管内支架置入术护理常规 15十五、胃肠减压护理常规 16十六、腹腔引流护理常规 16十七、 T 型管引流护理常规 171一、外科一般护理常规1.术前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及焦虑情绪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药物及皮肤过敏试验等3.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 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配合处理4.呼吸道准备 吸烟者术前 2 周停止吸烟,教会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5.胃肠道准备 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饮食,按手术和麻醉的需要做好肠道准备,一般术前禁食 8 小时、禁饮 4 小时;需要清洁肠道者术前一日口服缓泻剂或前一日晚、术日晨各灌肠一次。

6.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 指导患者练习术中体位,练习床上使用便器,教会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7.术前一日指导协助患者修剪指甲、理发、沐浴及更衣8.术日晨护理 术前 2 小时按手术要求做好皮肤护理;测量生命体征,询问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 嘱患者排尽尿液, 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并交由家属保管9.备好病历、影像学检查资料、药物及其他术中所需物品10.与手术接诊人员仔细核对患者腕带、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做好交接并记录11.根据手术类型准备麻醉床,备好床边用物,如吸氧装置、吸引装置、输液架及监护设备等12.术后护理按麻醉后患者护理常规2二、麻醉后护理常规1.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情况2.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 30~60 分钟记录一次,进行疼痛评估,监测 6~8 小时或生命体征平稳测体温、脉搏每日 3 次,连测3 天正常后改为每日 1 次3.检查患者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合理调节输液速度,合理调节输液速度,检查全身皮肤特别是手术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完好, 评估四肢的活动度4.常规吸氧 2~4L/min,指导和协助患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去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协助患者翻身,活动肢体6.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禁食 6 小时, 6 小时后进半流质,直至过渡到普通饮食 腹部手术须肠蠕动恢复后进食, 避免食用引起肠胀气的食物7.妥善安置各类引流管, 保持有效引流,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松散潮湿8.观察患者有无切口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储留等术后并发症的征象,如有异常及时处理9.保持病室环境安静、 舒适,注意患者保暖, 拉起两侧床栏保护,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3三、门静脉高压症护理常规1.评估有无脾大、腹水、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等体征;监测出入液量、腹围( 1 次/日)、体重( 1 次/周);观察有无肝昏迷,做好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准备2.卧床休息,下肢水肿者抬高患肢,严重腹水者宜半坐卧位穿刺放腹水每次不宜超过 1000ml,观察穿刺点有无渗液3.宜进食优质蛋白、低脂、无渣饮食;口服药物应研碎冲服;有肝性脑病先兆者,限制蛋白质摄入;腹水、水肿患者限制液体和钠盐的摄入(每天摄入氯化钠 1.2~2.0g,进液量约为 1000ml)4.术前肠道准备时禁用肥皂水灌肠; 插胃管动作要轻柔, 选细管,多涂润滑油。

5.分流术后 48 小时内平卧或 15°低斜坡卧位,不宜过早下床活动,监测神志、血压、心率及体温,观察有无腹腔出血症状6.有食管静脉曲张者,拔胃管时先口服液体石蜡 15~20ml,拔管动作轻、慢术后饮食忌粗糙、过热的食物分流术后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7.做好肝性脑病、静脉血栓形成、再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8.出院指导 告知引发肝昏迷的常见诱因;指导家属掌握呕血的基本急救措施;按时服用抗凝剂,门诊定期复查血常规四、肝癌护理常规1.评估有无肝区肿大、消瘦乏力、腹胀、凝血异常等表现,注意4有无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肿瘤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如有急腹症表现,应立即汇报医生2.术前保持心情舒畅及充足睡眠, 可进行轻体力活动 (散步、打太极拳 )大量腹水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或半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和心悸3.麻醉清醒后床头抬高 15°~45°,保持呼吸道通畅, 观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接受半肝以上切除者,间歇鼻导管给养( 3~5L/min)3~4 天4.患者麻醉清醒后可试饮水,术后次日晨进食米汤等清淡流质,肛门排气后逐渐过渡到普食,饮食宜低脂、富含蛋白质、热量、膳食纤维5.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观察腹腔内出血的征兆。

6.伴有腹水、水肿者,应监测出入水量, 控制液体和钠盐的摄入,定期测量体重及腹围7.做好急性肝功能衰竭、腹腔感染、肝肾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8.出院指导 教会患者识别牙龈出血、皮肤紫癜、黑便等出血先兆;继续保肝治疗,不得擅用土方秘方,门诊定期复查 AFP 指标、 B超五、胆石病(胆囊结石、胆道结石)护理常规1.评估患者饮食生活习惯,观察有无进食油腻后,上腹部隐痛不适、饱胀、嗳气、呃逆等症状,或胆绞痛,伴肩胛部、背部放射痛2.注意有无急性胆管炎、脓毒症、胆源性胰腺炎、肝脓肿等并发5症并及时处理3.休息时以侧卧位睡姿为佳急性发作期应禁食,并为手术做好准备4.开腹手术者麻醉清醒后予半卧位,鼓励早期活动,肠蠕动恢复后进食流质,逐步过渡至普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LC 术)者麻醉清醒后即可下床, 进食流质饮食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为宜,忌油腻食物和饱餐5.监测心率、心律、血压,观察有无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6.观察引流出胆汁的性状,经常挤捏 T 型管,保持通畅;如引流管口有胆汁样渗液, 应疑有胆漏,需与医生联系胆汁引流过多时(>400ml/d),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和电解质7.出院指导 术后半年内仍需清淡饮食,少量多餐;肥胖者适当减肥;做好自我病情监测,如有寒战发热、黄疸、腹痛等病情应及时回院治疗。

六、胆管感染护理常规1.观察患者有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右肩胛部、背部放射痛;有无 Murphy 征阳性、 Charcot 三联征或 Reynolds 五联征2.高热者予物理降温,评估降温效果,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采取措施缓解疼痛,如转移注意力、半卧位等,必要时予以镇痛药3.病情进一步加重者需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禁食禁饮;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有休克者予抗休克治疗4.开腹手术者麻醉清醒后予半卧位,床头抬高 30°~45°,肠蠕动恢复后进食流质, 逐步过渡至普食 LC 术者麻醉清醒后即可下床,6可进食流质饮食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为宜,忌油腻食物和饱餐5. 监测心率、血压、体温变化及引流情况,观察黄疸有无消退以及大便颜色等6. 观察引流出胆汁的性状,经常挤捏 T 型管,保持通畅;行 T型管冲洗时注意低压冲洗(压力< 20cmH2O),严格无菌操作7.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PTCD)或经内镜鼻胆管引流 (ENAD )者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做好标识,抗反流引流袋每周更换 2 次,观察记录引流情况8.出院指导 带 T 型管出院者,应教会其引流管护理, 6 周后复诊拔管;急诊胆道减压引流者 1~3 个月后来院手术治疗。

七、胰腺肿瘤护理常规1.评估患者有无上腹部隐痛钝痛、黄疸进行性加重等症状;有无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等表现2.术前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饮食,监测血糖3.术后活动不宜过早,病情平稳后予半卧位,监测生命体征、血糖、尿糖、出入液量,观察伤口渗血及引流情况4.术后早期禁食,肠蠕动恢复后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营养泵) ,逐渐恢复至经口进食,如无不适(腹痛、血尿淀粉酶增高等)过渡至(低脂)普食禁食或鼻饲期间口腔护理 2 次/日5.按胃肠减压、腹腔引流、 T 型管引流护理常规做好引流管的护理,标识清晰、妥善固定,严防翻身活动时拽脱6.做好感染、胰瘘、胆瘘等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如短时间7血性引流液持续增加(> 50ml/h),伴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或有腹痛、发热、切口溢出胆汁样渗液或清亮液体,均需及时处理7.出院指导 低脂饮食,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必要时使用胰酶替代剂;做好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定期复诊八、急性胰腺炎护理常规1.休息与活动 应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弯腰、屈膝侧卧位,以减轻疼痛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帮助病人减少或去除腹痛加剧的因素取得病人信任,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严格遵守饮食、治疗方案。

3.饮食护理 轻型病人禁食 3~5 天后可开始进食, 给予清淡流质饮食,从低脂肪、 低蛋白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重度病人需禁食数周,根据患者的腹部体征、血尿淀粉酶的数值决定是否开始饮食,禁食期间可行肠外营养4.病情观察( 1)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放射部位,有无恶心、呕吐、腹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