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8KB
约6页
文档ID:35665043
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案例分析_第1页
1/6

1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案例分析————华通天香集团财务舞弊案华通天香集团财务舞弊案一、案例背景一、案例背景华通天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225,简称天香集团)是 1992 年 7 月 30 日由原国有企业-福建省福清市粮食局高山油厂改组并向社会法人和内部职工定向募集股份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为 2646.55 万元1996 年 10 月公司总股本由 2646.55 万元增资扩股到 8900 万元, 1999 年 10 月 18 日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4500 万股,发行股票后股本总额为人民币 13400 万元2001 年和 2003 年公司分别实施了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按 10:5 和 10:1 的比例转增股本,目前公司总股本增至 22110 万股,其中已上市流通股 9514.8 万股,公司主业为油脂业及农业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天香集团由于 2004 年虚假盈利,2005 年涉嫌重大财务欺诈,成为 2005 年度上市公司十大财务舞弊公司排行上榜公司天香集团主营业务乏善可陈,公司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资金运作,出售应收账款和击鼓传花式的股权转让等手段,包装关联公司利润,虚构投资收益,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粉饰报表的目的;同时,公司还存在巨额违规担保,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等问题,其违规行为已严重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遭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

自 2002 年以来,在公司总2股本仅增加 10%的情况下,股价却从最高的 16.59 跌落至目前 2 元区域低位徘徊,这正是市场给予的最严厉的惩罚二、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二、公司财务舞弊分析天香集团涉嫌通过一系列资金运作,包装关联公司利润,从而虚增投资收益,达到包装年报业绩的目的财务舞弊涉及的主体包括企业所有者、企业经营者、企业会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一) 控股结构掩人耳目截止 2005 年 6 月 30 日,天香集团前十大股东中,第二大股东华通国际招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第一大股东福建华通置业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二者合并持有天香集团 33.12%的股份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与高居塔尖的实际控制人为掏空天香集团设置了天然的屏障二) 投资收益来源可疑根据 2004 年报披露,天香集团已形成了以饲料、养殖、种子的生产和销售为主的主营业务体系,公司涉足的行业过多,主营业务不突出,主营业务利润的构成比例较分散,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天香集团 2001-2004 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仅有 1265 万元,一直在靠投资收益支撑业绩的,而且这些投资收益来源都非常可疑三)巨额担保风险难控截至 2005 年 6 月 30 日,天香集团的担保总额高达 3.38 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 86.22%,其中违规担保金额高达 3 亿元。

天香集团为大股东及关联企业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给企业不断带来诉讼,从3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加大了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大了企业的风险截至 2005 年 6 月 30 日,天香集团的短期借款已高达 4.10 亿元,而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仅有 6101 万元,公司的偿债危机凸现出来四)应收款项暗藏玄机截至 2005 年中期天香集团的应收款项高达 68987 万元,已远超过了其净资产 39185 万元,其他应收款已占到公司净资产的111%2005 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向关联方提供资金 14583 万元,占净资产的 37%天香集团账面资金从 2004 年底的 9075 万元,减至 2005 年 9 月底的 5713 万元,其中母公司账面资金余额仅 99.68万元天香集团一方面是公司巨额资金被关联方占用,大量资产被贱卖,另一方面公司却在大规模地举债公司资金链条崩断的危险可能一触即发五)会计师事务所虚假报告福建立信闽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天香集团 2004 年年报信息披露涉嫌违法天香集团违反有关股权转让投资收益确认条件的相关规定,对 2004 年度内发生的 3 笔股权转让收益提前进行确认,导致虚增当年利润。

闽都所,签字会计师邱秋星、谢炜春在明知股权转让投资收益确认条件不完全满足的情况下,未就天香集团有关收益确认的会计处理发表合理意见之后在监管压力下,天香集团2005 年 6 月 10 日发布 2004 年度报告财务信息更正的提示性公告;6 月 13 日发布了 2004 年年度报告修正案及摘要修正案,会计师对4修正后的 2004 年报又发表了无保留意见三、案例启示三、案例启示财务舞弊、会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和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财会职业长期忽视了伦理道德问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沦丧,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的秩序,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缺乏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会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受到来自公司领导、社会公众等的压力,不能客观、公正地执业比如:有些领导为了个人的业绩指使会计人员虚报利润,如果会计人员违背他们的意思就会面临下岗的困境缺乏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真实客观反映会计信息,从而造成会计诚信缺失二)会计法律不健全和相关的会计法规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条款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不具备可操作性。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会计人员制定专门的职业道德准则,对会计工作者道德规范的要求多零星的出现在《会计法》 、 《总会计师条例》等法规中,而且都仅仅是一些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加之许多职业道德规范早已不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却也迟迟没有做出修订,有的职业道德就根本没有法律来进行约束,造成一些道德“真空” ,无法5保障会计职业道德在法律上得到约束,出现了严重的要求和实际相脱节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处罚力度不够,违规违约成本较低我国会计行业起步较晚,与之相适应的全套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对会计造假行为重行政处罚或者民事处罚,轻刑事处罚,处罚力度不够使得一些企业不惜以身试法,编制虚假信息来欺骗信息使用者我国《公司法》第 212 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出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对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会计造假取得的巨大经济收益远远大于这些经济处罚,再加上经济处罚大多由公司权益来承担,可见违约成本较低是会计诚信的主要障碍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几点建议:(一)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会计失信成本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制不健全, 执法力度不够高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大《会计法》、《公司法》、《 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执法、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健全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减少会计失信的空间利益是会计道德缺失的根本驱动因素,不管是企业领导者还是会计人员舞弊的根本原因都是看到舞弊带来的巨大收益建设会计6诚信就要从根源抓起,加大对违法违规、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力度,真正追究舞弊当事人的刑事及民事责任,只有失信成本远远大于舞弊的收益,才会减少舞弊行为二)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其的诚信教育程度和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各大高校的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比重,帮助这些将来的会计从业人员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在职会计人员要加强诚信的后续教育,定期向他们灌输道德标准和诚信意识,把“不做假账”的道德准绳牢记于心,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氛围建立会计诚信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会计诚信行为的奖励力度和会计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鼓励会计人员诚信执业三)加强会计道德教育宣传力度会计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的一部分,重塑会计诚信不是政府或者会计人员个人的事,要利用社会公众舆论的力量。

通过报纸、杂志、网络大力宣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思想理念,让会计人员意识到诚信从业的重要性对那些失信人员进行曝光,以示警示和教育,让社会舆论的压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准则、依法从业四、结束语四、结束语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和动机是形成财务舞弊的内在动因,财务7舞弊现象的伦理矫正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通过内部控制的方法:严格遵守会计伦理道德原则,增强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强化会计人员自律、企业文化等;二是通过外部监管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健全财会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合理的会计监督体系,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规范会计市场秩序,创造一个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