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矿井水害???????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使矿井局部或全部淹 没的矿井水,都称为矿井水害二、矿井水害类型???????1、地表水水害???????水源是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水源通过井□,采后冒裂带、岩溶塌陷坑、断层带 及封闭不良、钻孔充水或导水进入矿井此类型水害的发生类型主要有①因特大暴雨、山 洪、泥石流冲毁工业广场、洪水从井□直接溃入井下;②因工作面超限回采,破坏冲积层 下防隔水煤柱,导致冲积层水和地表水溃入采煤工作面2、老窑水水害???????水源是老窑、小窑、废巷及采空区积水当巷道接近或遇到老窑积水区时,往往 在短时间涌出大量老窑水,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破坏性,常常造成恶性事故3、裂隙水水害???????水源为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5#煤层顶部常有厚层砂岩和砾岩,其中裂 隙发育,如与上覆第四纪冲积层和下伏奥陶系含水层有水力联系时,可导致突水事故若 砂岩层缺乏补给水源时,则涌水很快变小,甚至疏干4、厚层灰岩岩溶水水害?????? ?主要是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一般构造正常地区均赋存于主采煤层之下主采煤层 与厚层灰岩含水层之间常有不同厚度的煤系隔水保护层,灰岩顶面常有一定厚度的风化残 积铝土存在,亦起着隔水保护层的作用。
所以此类奥灰突水常与构造有关,常见的有以下 四种情况:??????? (1)断层使开采煤层与厚层灰岩对接,当巷道掘进至断层带或断层附近,断层另 —侧奥灰含水层水便大量溃入矿井 (2)小断层带垂向导水裂隙,使主采煤层之下隔水保护层失去隔水作用而转化为 通道,使下伏奥灰含水层突水突入矿井 (3)个别在无构造破坏的地区也有因隔水层经采动破坏后,含水层水压高而发生 突水 (4)由于奥灰岩溶陷落柱造成突水三、矿井突水(透水)???????1、矿井突水(透水)是指煤矿在正常生产中突然发生的具有一定数量的涌水现 象突水可来自底板、顶板、老采区、老窑、地表等由于来势猛、水量大,一旦防 范不力或排水能力不足时,往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亡事故煤矿生产中的四大 灾害之一水害即指突水2、矿井突水灾害的原因??????? (1)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当,或因对防洪设施管理不善,暴雨山洪冲毁防洪工 程,使地面水涌入井下,造成灾害 (2)水文地质条件不清,井巷接近老窑区,充水断层,强含水层,塌落柱时,不 事先探放水,盲目施工;或探放水,但措施不当,而造成淹井或伤亡事故 (3)井巷位置不合理,如布置在不良的地质条件中或接近强含水层附近,施工后 在矿山压力或水压力共同作用下,发生顶板或底板突水。
(4)乱采、乱掘,破坏了防水煤柱、岩柱造成突水5)工程质量低劣,井巷严重塌落冒顶,造成顶板塌陷,沟通强含水层突水 (6)矿井排水能力不足或排水设备平时维护不当,水仓不按时清挖,突水排水时 排水设备失效而淹井 (7)测量错误,导致巷道揭露积水区或含水断层突水而淹井 (8)忽视安全生产方针,思想麻痹大意,丧失警惕,没有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 违章作业等四、矿井突水预兆??????? (1)煤壁挂红这是因为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通过煤层或岩层裂隙时,附着 在裂隙表面的暗红色水锈,一般认为巷道接近积水区 (2)煤壁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因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 裂隙缝透过煤岩壁,聚成水珠 (3)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气温骤然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去有阴 冷的感觉,时间越长就越感到阴凉 (4)发生雾气当巷道内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 (5)在采掘面中,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吱吱”的水呼声时,表征因水压大,水 向裂隙中挤压发出的响声,说明离水体不远即将突水,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 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6) 底板鼓起底板鼓起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底板承压含水体静水压力和矿山压 力共同作用而产生底鼓,这是突水预兆;另一种是受矿山压力单方面作用而产生底鼓,一 般不突水。
当发生底鼓时,要监视底鼓的发展变化,并报告矿井调度室,经技术人员调查 核实确定底鼓原因若是前种原因,须米取紧急措施,先在底鼓地段铺设密集地梁,打木 垛控制底鼓发展在底鼓基本被控制情况下,可在底鼓地段外侧打钻孔放水泄压 (7)涌水,即水已涌出五、矿井突水时的应急措施??????? (1)发现有人被堵井下时,各级领导应首先制订营救措施,要判断被堵人员可能 躲避地点,分析其生存条件,制订营救方案,并根据涌水量的排水能力,估计排除积水时 间 (2)立即通知排水人员加大排水,将水仓水位降至最低程度,争取较长的缓冲时 间 (3)检查所有排水设施和输电线路,了解水仓现有容量,派人清挖水沟如果水 中携带大量泥沙、浮煤时,可在水仓开□处修筑临时分段挡墙,以减少水仓淤积 (4)水文地质人员应测量涌水地点、涌水量大小及其变化,记录围岩及巷道破坏 变形状况,分析判断突水来源和最大突水量,以及突水发展趋势,为防止淹井采取必要措 施提供依据 (5)当排水能力负担不起涌水量时,可因地制宜,采取将涌水引入下山巷道,筑 坝蓄水,以延长缓冲时间,争取时间增加排水设备,减少灾害损失 (6)当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阻挡突水时,受灾地区全体人员应向安全地点撤退, 安全出井。
六、掘进防探水安全技术措施???????1、有矿井突水预兆其中任何一种突水征兆都必须停止掘进迎头工作,向调度室汇 报情况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采取边掘边探,探水眼必须超前掘进巷道20米以上2、掘进时遇到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掘进,加固支架,并将全体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向 调度室汇报3、探水采用MK-3型全液压坑道钻机进行,打超前钻眼,探眼数量、角度依据 工作面实际情况在措施中明确规定4、探眼发现有突水预兆和瓦斯涌出预兆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并向调 度室汇报若发现意外突水时,安全盯面员和跟班队长(班长)必须通知带领全体施工人 员按照“避灾路线”撤离,并组织补救5、打探眼时,若钻孔沿钻杆向外流水,应立即停止打眼,固定钻杆,并根据水压 情况,由跟班队长(班长)决定是否拔出钻杆6、在探水眼的严密掩护下,且保持设计前和帮距时,可采取多打眼、少装药、放 小炮的方法,以利保持掘进工作面煤体抗压强度7、严格执行“三不装药”制度 (1)炮眼或掘进头有突水征兆时不装药 (2)探眼超前距离不够,或偏离探水方向时不装药 (3)掘进支架不牢固或空顶超过规定不装药8、跟班队长(班长)和安全盯面员随时注意观察整个巷道出水点的水量变化情 况,若发现水位增大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
9、及时维修和检查排水设备,清挖水仓淤泥,以防突水时,设备失去效用10、其他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七、矿井透水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1、透水事故后矿工的自身安全防护措施 (1)防止被涌水打倒或冲走透水后,在水流迅猛、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 立即避开出水□和泄水流,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处或其他安全地点如情况紧急来不 及躲避时,可抓牢棚梁、棚腿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或冲走即使被水淹,生 命受到威胁时,只要有生存的条件,就要顽强的活下去 (2)在有害气体的环境中,要佩带戴自救器,当矿井发生老窑水涌时,一般会使 井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发现这种情况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并撤 离危险区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空气成份能否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任何人随意摘 掉自救器的□具和鼻夹,以避免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同时,井下发生透水事故后,更 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在不佩戴防护器具的情况下冒险进入灾区这样做不仅达不到营 救人员的目地,反而会造成自身伤亡,扩大事故 (3)防止独头泄压遇险人员地点被淹矿井发生透水事故使人员被困时,若人员 低于外部水位,遇险人员不得打开水管、压风管供风,以免独头泄压,水位上升,淹没被 困遇险人员。
如果已打开,发现空气外泄,水位上升时,应立即关闭2、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 (1)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 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 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地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2)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 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矸石和木料撞伤 (3)若发现透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了行进方向时,现场人员应 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4)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 示救护人员注意 (5)人员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应遵守秩序,禁止慌乱和争抢,行动 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撤退中,如因冒顶或积水造成巷道堵塞,可寻找其他安全通道撤出在惟一 的通道被封堵无法撤退时,应组织好灾区避灾,等待救护人员营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的 冒险行动3、被矿井水灾围困时矿工的避灾自救措施??????? (1)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选择合适地点建筑临时避难硐室 避灾。
如系采空区透水,则须在避难硐室外建筑临时挡风墙或吊挂风帘,防止被涌出的有 毒有害气体伤害 (2)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写字、留设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于救 护人员及时发现,前往营救 (3)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情绪安定,自信乐观,意志坚 强要坚信上级领导一定会组织人员快速营救;坚信在班组长和有经验老工人带领下,一 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共渡难关,安全脱险避灾人员应做好长时间避灾准备,要节约食 物,注意身体保暖并静卧,以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要轮流担任岗哨,注意观察外部设备 情况,特别是水情的变化;硐室内除留1盏灯照明外,其余矿灯应关闭备用 (4)避灾时,应采用有规律地、间断地敲击金属物、顶帮岩石等方法,发出呼救 联络信号,以引起救护人员注意,指示避灾地点的所在位置 (5)被困期间断绝粮食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克制自己,决不 嚼食杂物(如木头、棉花、布料甚至电缆皮、胶布带等)充饥需用饮用井下水时,应选 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砂布或衣服过滤 (6)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觉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和慌 乱,要听从抢救人员安排得救后,不可吃硬质和过量食物,要用毛巾等蒙住眼睛,以避 开强光,以防止发生意外。
4、透水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的报警方法和抢救措施???????(1)透水事故发生后,在现场及其附近地区工作的人员,应认真分析判断灾情,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