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国有资产管理,刘玉平,主编,第七章,第七章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第一节,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收益的收缴,第三节 国有资产收益制度的历史演变,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一、,国有资产收益的概念,(一)财产所有权重心的转移,(二)国有资产收益的概念,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或其授权的国有资产的经营机构,凭借其对国有资产的出资者所有权取得的各种收益的总称,包括企业上缴利润、利息、股息、股权转让收入、资产占用费、国有资产转让收入和依法取得的其他收益,(三)国有资产经营亏损的处理,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类,(,一)按照直接占用者的属性标准,可分为企业收益和国家收益,(二)按照国有资产收益的实现方式,可分为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和国有资产运营收益,(三)按照来源性质,可分为经营性收益和非经营性收益,(四)按照收益的解缴对象分类,可分为中央收益和地方收益,三、,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原则,(一)税利分流原则,(二)资本金与收益相匹配原则,(三)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的原则,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收益的收缴,一、,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一)对“税利分流”原则的再认识,(二)留存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形式,(三)国有资产收益上缴的形式,1,、上缴利润。
2,、股利3,、租金4,、资产占用费5,、产权转让收入二、,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管理,(一)国有企业不同收益形式的上缴管理,1,、国有企业应上缴国家的利润2,、股份公司国有股利的上缴3,、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家应分得红利的上缴4,、其他国有资产收益形式的收缴二)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管理,国有企业上缴利润采取按月预交、全年清算的办法股份有限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时,国家股利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后及时收缴;有限责任公司分配红利时,国家按出资比例分得的红利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确认后及时收缴;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股股权转让收入(包括配股权转让收入)以及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出资转让收入,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认后收缴;其他非国有企业占有国有资产应上缴的收益,应按照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上缴第三节 国有资产收益制度的历史演变,一、,1978,年以前的利润分配制度,(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二)企业奖励基金制度,(三)利润留成制度,二、,1978,年,-1994,年的利润分配制度,(一)企业基金制度,(二)利润留成制度的恢复实行,(三)利改税制度,(四)上缴承包利润制度,(五)税利分流制度,三、,1994,年以后的利润分配制度,(一)企业所得税的合并,1,、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
2,、内所得税的合并外资企业二)国有企业利润的收缴,1,、,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规定2,、征收特别收益金3,、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一、,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概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二、我国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理论依据,(一)我国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理论依据,第一,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国家要在一些关键性领域进行直接资本投资,使国有资产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样必然会形成国家在这方面的收支活动,第二,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要维护国家各个职能部门的正常运转,也要有相应的收支活动,如税收、收费和各项公共支出等,(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特点,(三)公共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间的关系,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框架,(一)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原则,1,、统筹兼顾,适度集中,2,、相互独立,相互衔接,3,、分级编制,逐步实施,(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范围,(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和审批,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和审批。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独编制,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2,、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主体的争论从,1994,年实施分税制开始,国有企业就没有实行分红政策,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监管,1,、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监管2,、人大授权政府监管本章复习题,1,、国有资产收益管理的分类有哪些?,2,、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原则是什么?,3,、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的形式有哪些?,4,、我国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5,、我国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框架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