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涡轮增压器试验方法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9.78KB
约12页
文档ID:523541221
涡轮增压器试验方法_第1页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部标准JB/T9752.2—1999 (原 NJ 408-86)涡轮增压器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部标准涡 轮 增 压 器 试 验 方 法1 总则1.1 目的 本标准为内燃机用涡轮增压器(以下简称增压器)产品型式试验、出厂试验、抽检试验 及验收试验提出一般性要求和检测方法1.2 方式 本标准采用外源压缩空气或加热后,驱动增压器的涡轮进行压气机级性能(简称压气机 性能)、涡轮级性能(简称涡轮性能)和整机可靠性等台架试验增压器配用于内燃机的性能和可靠性试验按内燃机有关试验方法的规定1.3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车用、船用、农用及其他各种用途的内燃机用径流式和轴流式增压器,进 行 1.2 规定的各项台架试验其他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术语、定义本标准所用的增压器术语除NJ407-36《涡轮增压器一般技术条件》第2章规定外,并 作下列补充2.1 型式试验 增压器进行全面的性能测定和可靠性试验称为型式试验2.2 超速试验 对增压器进行安全裕度的考核试验称为超速试验2.3 出厂试验 增压器出厂前按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短期的磨合运转及在标定和最高参数下的试验称 为出厂试验。

2.4 抽检试验 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批量生产的增压器进行性能复测和可靠性试验称为抽检试验2.5 使用试验 按增压器实际使用工况进行试验称为使用试验2.6 无故障运转试验 在规定的试验时间内,考核增压器有否出现故障的一种可靠性试验称为无故障运转试验2.7 喘振 当压气机出口处流量逐渐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气流的脉动就大幅度地增加,形成了压力 和气流速度周期性地波动,使压气机效率降低,叶片振动,工作不稳定,这种现象称为压气 机喘振2.8 增压器自循环试验 增压器利用本身的压缩空气,经加热后输入涡轮作功,带动压气机继续输出压缩空气,以达到增压器不间断地运转这种方式称为增压器自循环试验2.9 增压器最高参数循环变化运转试验对增压器的转速和涡轮进口气体温度等参数反复循环变化这种试验称为增压器最高参 数循环变化运转试验3 试验方法3.1 一般要求3.1.1 试验台管道为圆截面,管道内的气流速度应小于0.3 马赫数,与压气机或涡轮连接 的进出口接管的管径应相等当压气机或涡轮进出口不是圆截面时,则按面积相等的当量直 径计算3.1.2 参数测量点应布置在平直段不小于5 倍管径的直管段上,该管道称为测量管测量 管应靠近压气机或涡轮进出口截面。

当测量段管径与压气机或涡轮进出口尺寸不相等时,应 配置锥顶角小于 14°过渡管连接所有管道内壁要求光滑,无毛刺、凸边等缺陷管道不 准突变,急转或漏气等现象,不准在弯管或锥管上测取参数3.1.3 加热管道及测量管道均须包裹绝热材料,以减少传热影响3.1.4增压器各项试验应按JB/Z159-81《产品图样及其主要设计文件的完整性》的规 定,拟定试验大纲及操作规程3.1.5试验参数调整到规定值后应稳定3min,才能记录数据每项参数应记录两次其 差值不超过表 1 规定的误差范围此点参数按最后两次记录数据的平均值计算表1参数 名称转 速r/min压气机进口参数或涡轮出口参数(工质:空气)压气机出口参数或涡轮进口参数 (工质:压缩空气)30,000以下30,000~60,00060,000以上压力温度流量计 压差压力温度流量计 压差每点 参数 的两 次记 录允 许误 差±0.4%±0.3%±0.2%±20Pa(±2mm HO)20.3 C±20Pa(± 2mm H O)2±400Pa(±3mm Hg)0.3 C±50Pa(±5mm HO)2仪表 精度0.2%0.2%0.2%分度读 数刻度 1mmH2O 精度 0.2%分度读 数刻度0.1 C 精度 0.3C分度读数刻度 1mmH O2精度0.2%分度读 数刻度 1mmHg 精度 0.2%分度读 数刻度0.1 C精度0.3 C分度读数 刻度山叽0精度0.2%3.1.6 每条性能曲线至少测定6点。

试验可从低工况做起,也可从高工况逐渐下降在参数可测定的范围内,测点间距尽可能地平均3.1.7 测量值应由专人记录在专用的表格内试验结束后,应由试验负责人签署3.2 压气机性能试验3.2.1 压气机性能试验应在能调节工况和可测量参数的专用台架上进行试验台架应符合3.1 条的规定压气机性能试验时可不带消声滤清器3.2.2 压气机由增压器的涡轮来带动,并且压气机壳不包裹绝热材料进行性能试验时,涡 轮进口气体温度应控制在500 ± 20 °C范围内当涡轮进口气体温度不控制在500±20C ;或用其他动力带动;或压气机壳包裹绝热材料 等其他方法试验时,应在试验报告及性能曲线中注明试验条件3.2.3压气机性能试验按等折合转速进行压气机折合转速按NJ 407中2.10条的规定 计算为了保证读数稳定,压气机进口管道上应设置稳压筒或吸气室稳压筒内气体马赫数应 小于 0.053.2.4 压气机性能中的等折合转速线以标定转速的50%、60%、70%、80%、90%、100%、110%或最高转速来测定当增压比小于2或有特殊要求的增压器,可适当减少或增加等折 合转速线,但不得少于5条其中每条等折合转速线的最大流量点以NJ407中规定的压气机流量范围为限;最小流 量系指压气机接近喘振时的流量。

每条等折合转速线的测点数目及间距按3.1.6 款的规定 每个试验点的调整和测量及其误差按3.1.5款的规定3.2.5 压气机性能试验应测取下列参数:a. 压气机进口气体静压或总压;b. 压气机进口气体总温;c. 压气机进口流量计气体压差或压气机出口流量计气体压差;d. 流量计前气体静压和总温;e. 压气机出口气体静压和总温;f. 压气机出口气体总温;g. 压气机转速;h. 试验时的大气压力和环境湿度3.2.6 压力测量3.2.6.1 压气机进出口气体的静压测量采用内壁平直、光滑的圆形截面测量管管道面积 不得小于相连接的压气机进出口面积管长不少于5倍管径,静压测点前平直段长度(顺气 流方向)不少于2倍管径压气机进口气体静压也可在稳压筒上测取326.2在静压测量截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3〜4个测点,然后用环状管道把各测 点联通起来,取其平均静压值环状管道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d > 2d]式中:d 环状管道内径,mm;d]――静压测量孔直径,mm静压测量孔直径d]应小于1.5mm要求垂直于壁面,孔口处不准有毛刺,或突出部, 四周25mm范围内管壁不准有凹凸缺陷3.2.6.3压力测量仪表应采用精度不低于0.2%的U形管液体压力计,或用其他相当精度 的测压仪表。

测定大气压用气压计,其精度应不低于0.1%3.2.6.4 压气机进出口气体的总压除用总压测针直接测量外,也可由已被测出的静压、总 温和流量通过叠代计算求得pc 2 t* hP* =P+七 或 P* = p(—) h-1 Pa2Tc2T * = T +2010式中:p* 气体总压,Pa;P ――气体静压, Pa;T* 气体总温,K;T ――气体静温,K;c 管道内气体平均流速,m/soC= — m/sPFG 流量,kg/s;F――测量段管道截面积,m2;p ――气体密度, kg/m3oP亠RTR——气体常数,J/kgKo3.2.7 温度测量327.1压气机进出口温度应采用刻度为0.1°C,精度为0.3°C,带有滞止护套精密水银温 度计或其他相当精度的电测温度计在圆形截面测量管内测定测点应布置在静压测点后(顺 气流方向)0.5倍管径的位置,并与测压点互相错开压气机进口温度也可在稳压筒内测取3.2.7.2滞止型温度计在气流中的温度恢复系数应大于0.86滞止护套管孔口应对准对流 方向护套管直径应做到小巧,并要求用表面光滑、壁薄、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制作327.3温度测点就不少于两个,并匀称布置每个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插入,深 度为测量管径的1/3(以滞止护套管孔口位置计算)。

当测量管径较小,不能插入温度计本身 规定的深度时,允许插入测量管径的1/2位置327.4温度测量管按3.1.3款规定,外表面应包裹绝热材料各温度计之间的读数差值 如超过0.3 C时,应予校验或调换当差值小于或等于0.3 C时,应以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 计算327.5温度计应定期校验,并有定期校验合格证3.2.8 流量测量压气机的流量应采用角接标准孔板流量计或端面进气流量计测量标准孔板流量计安装 在压气机出口管道上,端面进气流量计安装在压气机进口管道上,标准孔板流量计的设计、 制造、安装、使用以及流量的计算应符合GB 2624-81《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的规定端 面进气流量计或其他型式的流量计应校验后才能使用3.2.9 转速测量增压器转速采用非接触式电磁传感器来测量传感器均布置在压气机进口端螺母处为 了减少测量支架对进口气流的影响,可采用管外测速传感器3.3 涡轮性能试验3.3.1 涡轮性能试验应在能调节工况和可测量参数的专用台架上,用外源压缩空气或经加 热后驱动涡轮进行试验试验台架应符合3.1条的规定n3.3.2 涡轮性能试验按轮周马赫数M或比转速飞=*进行轮周马赫数M及比转速T *按NJ 407中2.14条的规定计算。

n3.3.3涡轮性能以等轮周马赫数M或比转速蔦=*来表示每个试验点的调整和测量 T *T及其误差按3.1.5规定3.3.4 涡轮性能试验应测取下列参数a. 涡轮进口气体静压或总压;b. 涡轮进口气体总温;c. 涡轮进口流量计气体压差;d. 涡轮进口流量计前气体静压和总温;e. 涡轮出口及管道中心处气体静压;f. 涡轮出口气体总温;g. 涡轮转速;h. 涡轮轴输出功如以压气机作测功器,则按3.2条的规定测出压气机各项参数;i. 试验时的大气压和环境温度3.3.5 压力测量 涡轮进、出口气体静压按3.2.6款的规定测量当涡轮为双进口或多进口时,进气管可以做成管,但测点不准布置在叉管上涡轮出口的气体静压以测量管壁处的静压与管道中心 处的静压之和的均值来计算涡轮进口总压除用总压测针直接测量外,也可由已被测出的静压、总温和流量通过叠代 计算求得计算公式按 3.2.6.4 项的规定3.3.6 温度测量 涡轮进出口气体总温按3.2.7款的规定测量3.3.7 流量测量涡轮流量按 3.2.8 款的规定测量3.3.8 转速测量涡轮转速度3.2.9 款的规定测量3.3.9 涡轮测功 涡轮测功采用专用测功器直接测出。

如无测功器时也可用压气机替代测功因受压气机耗功范围限制,涡轮大功率和小功率部分性能,应配不同轮径的压气机叶轮或其他方法来测 定3.4 增压器可靠性试验3.4.1 增压套可靠性试验包括:a. 标定参数运转试验,不少于 80h;b. 最高参数循环变化运转试验标定参数运转试验允许中途停车一次(非增压器故障性能的停车),停车时间不超过lh3.4.2 标定参数运转试验 增压器标定参数运转试验可采用热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