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线粒体) 柠檬酸合酶 顺乌头酸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草酰乙酸 ——————→ 柠檬酸 ←——————→ 异柠檬酸 —————————→ 异构 氧化脱羧、脱氢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α—酮戊二酸+CO2+NADH+ H+—————————————→ 琥珀酰辅酶 A+CO2+NADH+氧化脱羧、脱氢 琥珀酰辅酶 A 合成酶 琥珀酸脱氢酶H+ ←—————————→ 琥珀酸+GTP(→ATP) ←——————→ 延胡索酸+FADH2 底物水平磷酸化 脱氢 延胡索酸酶 苹果酸脱氢酶 ←—————→ 苹果酸 ←——————→ 草酰乙酸+NADH+ H+ 加水水合 脱氢糖酵解:糖酵解:(胞浆) 己糖激酶,ATP,Mg2+ 磷酸己糖异构酶 葡萄糖 ———————————→ 6—磷酸葡萄糖 ←———————→ 6—磷酸果糖 磷酸化 异构6—磷酸果糖激酶—1 醛缩酶 —————————→1,6—二磷酸果糖←———→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 磷酸化,ATP,Mg2+ 裂解 ↑_______↑ 同分异构体 磷酸丙糖异构酶 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2 分子)+2 分子 ATP 异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磷酸甘油酸激酶 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NADH+ H+ ←——————→ 氧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烯醇化酶3—磷酸甘油酸+ATP←———————→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高 能 脱水 丙酮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磷酸键+H2O———————→丙酮酸+ATP←—————→乳酸+NAD+ 底物水平磷酸化 还原反应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① 复合体Ⅰ,NADH—泛醌还原酶:烟碱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FMN→铁硫中心 (Fe—S)7 个→泛醌(辅酶 Q) ② 复合体Ⅱ(琥珀酸脱氢酶)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琥珀酸→FAD、铁硫蛋白→泛醌 ③ 复合体Ⅲ,泛醌—细胞色素 C 还原酶:泛醌→铁硫蛋白→细胞色素 C ④ 复合体Ⅳ,细胞色素 C 氧化酶:细胞色素 C→氧NADH 氧化呼吸链:NADH→FMN(Fe—S)→辅酶 Q→Cytb→c1→c→aa3→O2(P/O 比值约 2.5)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琥珀酸→FAD(Fe—S)→辅酶 Q→Cytb→c1→c→aa3→O2(P/O 比值 约 1.5) 还原当量(还原当量(NADH)的转运:)的转运: ① α—磷酸甘油穿梭(脑和骨骼肌):磷酸甘油脱氢酶 生成 1.5 分子 ATP→磷酸二羟丙 酮+FADH2 ② 苹果酸穿梭(肝和心肌):苹果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转运蛋白 生成 2.5 分子ATP→草酰乙酸+NADH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 糖酵解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辅酶:硫辛酸,TPP,FAD,NAD+) 葡萄糖 ————→ 丙酮酸 —————————————————————————→ 氧化脱羧(线粒体) [不可逆] 乙酰辅酶 A+CO2 ————→ 三羧酸循环〖1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净生成 5 或 7+2×12.5=30 或 32molATP〗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胞浆) 氧化反应 葡萄糖————→磷酸戊糖+NADPH +CO2 [蚕豆病:缺乏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糖异生:糖异生:(线粒体、胞液) 丙酮酸羧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① 丙酮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辅酶(生物素) 消耗一个高能磷酸键 果糖双磷酸酶—1② 1,6—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 水解,放能 葡萄糖—6—磷酸酶③ 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 水解【血糖正常浓度:3.89~6.11mmol/L;肾糖阈:8.89~10.00 mmol/L】尿素循环:尿素循环: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线粒体)NH3 + CO2 + 2ATP ———————————————→ 氨基甲酰磷酸 + 鸟氨酸 N—乙酰谷氨酸,Mg2+(辅助因子)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瓜氨酸+天冬氨酸+ATP——————————→精氨酸代琥珀酸 线粒体 胞液 裂解酶 精氨酸酶 ——→延胡索酸+精氨酸—————→尿素+鸟氨酸[产生 1 分子尿素→消耗 3 分子 ATP,4 水解(胞液) 个高能磷酸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