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生化综合判读(一)ALT、AST、ALP、GGT一.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GPT )(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分布ALT是一种参与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起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转化的作用它 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器官.肌肉.骨骼中,以肝脏细胞中最多,约为血清中100倍反应肝 细胞损伤最敏感指标之一只要有1%肝细胞坏死就可以使得血清中ALT增加一倍2) 正常范围犬猫不超过80U/L ; 80U/L-400U/L说明肝脏中度损伤或坏死;400U/L以上说明肝脏严重 坏死;肝脏坏死或者损伤停止后 ALT仍升高1-3周3) 增多的意义a. 原发性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肝管和胆管堵塞,肝外伤,肝癌b. 继发性肝病:糖尿病,应激,肾上腺功能亢进,尿毒症,长期厌食,循环障碍,心衰性 肝淤血c. 药物或毒物引起肝损伤:抗生素,磺胺类药物,亚硝酸盐中毒4) ALT疾病诊断:•升高f1、 急性传染性肝炎2、 中毒性肝炎3、 慢性活动性肝炎(自身免疫疾病,铜蓄积)4、 急性胰腺炎5、 严重休克(肝脏血液灌注不良/缺氧)6、 原发性肝脏肿瘤7、 肝淀粉样变8、 继发性肝脏疾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糖尿病•降低11 .头孢菌素治疗2. 乳酸盐:干扰酶反应.二、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1)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的分布AST是机体的一种转氨基酶,主要存在于肝脏、骨骼肌、心肌中。
少量存在于肾, 脾,胰腺,脑和红细胞中AST对肝细胞的灵敏度不亚于ALT,但由于在体内广泛存在, 特异性较差2) 正常范围犬,10-80U/L 猫,0-60U/L(3) 增多的意义a. 生理性增多:活动过后b. 病理性增多:•肝脏系统疾病:急慢性肝炎,肝外伤•骨骼肌肉疾病:肌炎,肌肉损伤和坏死•心脏损伤和坏死:心肌炎•其他疾病:骨骼疾病,中毒4) 降低的意义维生素B6缺乏和大面积肝坏死5) AST疾病诊断:•升高f肝损伤/肿瘤、骨骼肌损伤、心脏缺血(心内膜炎、主动脉栓塞、心肌梗死)•假性升高:脂血症、溶血、血清与细胞/血凝快接触说明:犬猫肝脏和骨骼肌损伤的鉴别诊断ALTf > ASTf同时CK不升高.说明是肝损伤ASTf >ALTf同时CKf.说明骨骼肌损伤三、碱性磷酸酶(ALP)(1) 碱性磷酸酶的分布ALP是一组在碱性环境下水解多种磷酸单脂化合物的酶主要分布于肝、骨、肾、 小肠和胎盘中幼龄动物 ALP主要来自骨骼,成年动物主要来自肝脏在肝脏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毛细胆管面的质膜上,经胆汁分泌,因此ALP是反映胆管 阻塞的指标其他:胰腺炎,皮质类固醇增多2) 正常范围犬,10-120 U/L 猫,2.2-37.8 U/L(3) 增多的意义a. 肝胆疾病: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 ALP与ALT及胆红素同时测定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b. 骨骼疾病:变形性骨炎、骨软化症、成骨不全、骨肉瘤、骨转移癌、骨折愈合期 c. 小肠粘膜损伤:腹泻,寄生虫,肠梗阻d. 其他:恶性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e.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畜也会升高4) ALP疾病诊断:•升高f1、 胆汁淤积,可升高至150倍,如果生化做不出来指标,需要稀释血清再做2、 肝脏损伤:感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严重外伤;原发性肿瘤;肝硬变;急性胰腺炎3、 骨骼疾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全骨炎;骨折愈合期;下颌腺疾病4、 正常时,幼犬比成犬高很多5、 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动物(一般要2-3周才能降到正常水平)因此只有当排除3、4、5、这三种情况时,ALP升高才能作为肝脏疾病诊断的指标来看•降低11、 甲状腺机能减退2、 缺锌a、 犬ALP升高1、胆汁淤积,敏感性很高,ALPf升高先于黄疸出现,增高的范围在大于 2倍正常值和小 于20正常值之间当胆汁淤积时,生化指标的敏感顺序为:ALPfGGTfALTfASTb、 猫ALP升高1、 轻度升高:胆汁淤积症、甲亢、肝脂沉积症2、 胆汁淤积:敏感性较差,黄疸先于ALPf,与犬恰好相反,升高的范围在2倍正常值和10 倍正常值之间c、 皮质类固醇(激素)对肝细胞的影响1、 糖皮纸激素治疗6天后引起3-4周时升至高峰。
因此临床长期应用激素后测 ALP对犬 来说不准确还会引起肝细胞的形态等变化停药后可持续 2-4周,所以要等2-4周再测 ALP才准确2、 猫ALP不受药物诱导,即应用激素治疗不影响ALP的测定,对肝胆疾病更特异,半衰期 短,采血后需立即做才准确三.Y-谷氨酰转移酶(GGT)(1) Y-谷氨酰转移酶的分布GGT是一种肽转氨酶,主要参与氨基酸的吸收,转运,利用在各器官中 GGT含量 依次是肾〉前列腺>胰>肝>盲肠>脑血液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脏,因此,GGT用于肝脏 疾病的辅助诊断2) 正常范围犬,5-18 g/L 猫,17-27 g/L(3) 升高的意义a、 肝脏疾病 ——急慢性肝炎,肝中毒,胆道阻塞.b、 肾脏疾病 ——肾炎c、 其他——胰腺炎,皮质类固醇增多d、 初乳:1-3日龄幼犬可升至100个正常值,10天后恢复正常值e、 胆汁淤积f、 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1周可升高4-7倍,2周上升至10倍.g、 抗惊厥药:可轻度(2-3倍)升高h、 急性肾衰GGT也会升高.(4) GGT疾病诊断•犬:轻微升高提示肝脏疾病,对于肝脏疾病特异性较 ALP高(假阳性较少);显著升高 (大于100U/L)提示胆管增生或肝癌晚期(胆管腺癌);中度升高:皮质类固醇诱发肝 脏疾病所致。
•猫:GGT升高:胆汁淤积对于肝脏疾病较 ALP敏感肝脂沉积(猫):轻度或不升高猫胰腺炎或胆管炎症/堵塞导致肝脂沉积:GGT升高注意:犬肝外胆管阻塞(阻塞性黄疸)的生化指标敏感顺序为 ALP—GGT—ALT—AST犬猫生化综合判读(二)TBIL、TC、TP、ALB和GLOB一、总胆红素(TBIL )(1) 总胆红素的生成及代谢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它是一种黄色的色素, 85%胆红素由老化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Tbil(总胆红素)=Dbil (直接胆红素、也就是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代谢 这个很重要衰老的红细胞由吞噬细胞系统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经转化为游离胆红素(间接 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与白蛋白结合,转运至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为结合 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经胆管排入胆囊储存,当采食时,再排入肠管,形成胆素原,大部分胆素 原至粪便排出体外,称为粪胆素原仅少量胆素原吸收入后经门脉入肝再合成胆红素,排入 肠管,这就是胆红素的肝肠循环.极少量胆素原至尿中排出,称为尿胆素原2) 正常范围犬,2-15 pmol/L 猫,2- 10pmol/L(3) 增多的意义a. 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巴贝斯焦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免疫介导性溶血,洋葱中毒。
以间 接胆红素增加为主b. 肝细胞损伤:急慢性肝炎,药物引起肝细胞损害直接和间接胆红素都增高c. 胆管阻塞:蛔虫病,胆道结石,胆管肿瘤初期间接胆红素增高,后期直接胆红素也增 高4) 降低的意义少见,仅见于贫血肝病中使用肝泰乐,其目的是发挥葡萄糖醛酸的作用,减轻肝脏负担.(5) 补充知识一一黄疸A、 定义1. 阳性黄疸Tbil (总胆红素)〉42.75umol/L.2. 巩膜、黏膜、皮肤黄染(阴性黄疸Tbil= (15-42.75 ) umol/L,同时未出现黄染)B、 黄疸的分类:肝前性(溶血性黄疸),肝性(肝细胞性黄疸)、肝后性(阻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C、 黄疸成因与机制1. 胆红素形成过多(摄取、转化和结合能力提高)2 .肝细胞功能下降3 .肝细胞摄取,转化和排泄发生障碍4 .胆管压力升高一逆流入血D、 肝前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红细胞破坏溶解过多引起的溶血性黄疸原因:① 免疫介导性溶血② 药物性溶血③ 寄生虫(心丝虫、巴贝斯虫)性溶血④ 氧化性损伤(洋葱、大蒜、对乙酰氨基酚)⑤ 病毒性(猫白血病)注意:对乙酰氨基酚是人用感冒药的主要成分,猫吃半片即中毒,表现为呼吸困难,舌头发紫E、 肝性黄疸・原因:1. 慢性原发性或家族性肝炎2. 药物反应:抗癫痫药,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甲氧苄啶、布洛芬3 .胆管炎/胆管性肝炎4. 浸润性肿瘤:淋巴瘤5. 肝硬化(犬)6. 肝脂质沉积症:猫的脂肪肝7. 严重肝坏死8. 影响肝功能的全身性疾病•钩端螺旋体(犬)•组织胞浆菌病•甲亢(猫)• FIP (猫传染性腹膜炎)9. 细菌性败血症补充:大多数猫的肝性黄疸是肝脂质沉积症引起, 猫的脂肪肝最重要的肝脏生化指标 是胆红素F、 肝后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干扰胆红素或其他胆汁成分排泄的疾病原因:1. 胰腺炎(常为暂时性)2. 肿瘤(胆管、胰腺、十二指肠)3. 胆管阻塞(胆结石、猫肝片吸虫)4. 胆囊或胆管破裂引起的胆汁性腹膜炎。
临床在接诊黄疸动物时,重点检查尿夜,粪便然后再生化检测 Tbi和DBi即可确诊黄疸类型并非所有的黄疸都是肝病引起的,如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肝外胆管的阻塞)肝功能障碍(肝病)不一定引起黄疸二、总胆固醇(TC)(1) 总胆固醇的生成和作用脂类物质主要分为两大类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是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是 体内的一种主要能量来源;另一类叫类脂,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约占体重的 5%,除包括磷脂、糖脂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种叫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肝脏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胆固醇 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 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2) 正常范围犬,3.9-7.8 mmol/L 猫,1.81-6.98 mmol/L(3) 增多的意义a. 食物/药物因素:进食后食用大量高糖,高脂肪食物,应用固醇类制剂 b.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胰腺坏死,高脂血症c. 肝肾疾病:胆总管阻塞,肾病综合症4)降低的意义a. 营养不足:饥饿,禁食b. 内分泌因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c. 肝脏疾病:见于肝硬化和急性肝脏疾病。
三、 总蛋白(TP)(1) 总蛋白的产生和作用总蛋白即血清含各种蛋白质的总称,包括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a. 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主要功能为: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是内源性营养源;作 为一种载体有运输和贮存作用b. 球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由机体免疫系统 产生,保护机体免遭细菌和病毒的侵害2) 正常范围TP正常参考值:犬猫,54-80g/LALB正常参考值:犬猫,31-40g/L(3) 增多的意义a. 浓血症:脱水(腹泻,呕吐),水摄入减少,淋巴肉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b. 溶血和脂血症:血样处理不当或动物采食后立即采血c. 肿瘤,急慢性感染(球蛋白比例增高情况下)(4) 降低的意义a. 肝脏疾病:总蛋白合成减少b. 蛋白质摄入不足:慢性腹泻,消化不良,饲料中蛋白质长期不足c. 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肾炎.妊娠,发热,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