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级神经活动PPT课件

石磨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5.51KB
约15页
文档ID:190668028
高级神经活动PPT课件_第1页
1/15

第四节高级神经活动 一、高级神经活动的部位:大脑皮层 二、高级神经活动基本方式: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神经活动基本方式: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比较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与生俱来后天通过学习训练获得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完成如脊髓 大脑皮层参与完成 反射弧联系是固定反射弧联系是暂时的 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 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 尿反射 红灯停车 无关刺激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无关刺激 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非条件刺激 (一)、条件反射的形成 1、条件反射的建立: 给狗进食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 条件刺激 给狗听铃声不会引起唾液分泌,铃声与唾液分泌无关,称 为无关刺激 如在每次给狗进食之前,先给听铃声,这样经多次结合后 ,当铃声一出现,狗就有唾液分泌这时,铃声已成为进 食(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由 条件刺激(铃声)的单独出现所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食 物唾液分泌条件反射 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是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 称为强化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后,当无 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射也就形成。

3、条件反射的消退: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 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 弱,最后完全不出现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例如,铃 声与食物多次结合应用,使狗建立了条件反射;然后,反 复单独应用铃声而不给予食物(不强化),则铃声引起的 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最后完全不能引起分泌条件反 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不强化的条件下,原来引起唾液分泌的 条件刺激,转化成了引起大脑皮层发生抑制的刺激条件 反射的消退并不是条件反射的丧失,而是从原先引起兴奋 (有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转化成为引起抑制(无唾液分 泌)的条件反射;前者称为阳性条件反射,后者称为阴性 条件反射 (二)条件反射形成原理 原理: 条件反射未建立之前,大脑皮层各部分之 间虽有结构上的的联系,但功能上并未接通, 而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各部分在功能上 暂时性联系的形成 (三)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 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如果只有非条件反射是无法在 多变的环境中生存的可以设想,机体不能只依靠食物 掉入口中才引起吃食动作,更不能只在身上遭受伤害时 才引起防御动作实际上,在生命活动中,单纯的非条 件反射是不存在的;机体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在 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所以条件反射 与非条件反射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相比,前者的数目是无限的 ,后者是有限的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 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还在远方的刺激物的性质 ,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 大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条件反射提高了动物对 环境的适应能力,大脑越发达的动物,建立的条件反射 也就越复杂 (四)条件反射类型 根据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的类型,条件反射又可分为 第一信号系统 由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具 体信号引起的,这种对具体信号的刺激发生的反应皮层功 能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 人类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 ,大脑越来越发达,在大脑皮层形成了语言中枢,于是人 类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刺激发生反应的皮层功能系统,属 于第二信号系统这是是人类所特有的,例如谈虎色变 填表 属于什么反 射 信号系统 膝跳反射 公鸡报晓 吃梅分泌唾 液 看梅分泌唾 液 听梅分泌唾 液 红灯停车 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一、脑量的变化 新生儿的脑重只相当成人脑重的1/3,而到了6岁脑重已接 近成人说明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非常迅速,整个幼儿 时期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二、中枢神经的发育 1、新生儿脑干延髓的机能已很发达,这就保证心血管的活动 ,呼吸中枢的活动正常进行 年龄龄新生儿9个月2岁岁3岁岁46岁岁616岁岁成人 大脑脑重 (g) 39060010111080130513531400 2、小脑发育相对较晚,这是幼儿早期肌肉活 动不协调的重要原因3岁时小脑的机能逐 渐增强 3、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逐渐发育成熟的 1)皮层的沟和回较成人浅 2)神经细胞体积小,神经纤维短且少,细胞之间神 经纤维联系少,对刺激形成 的兴奋不能精确进行传 导如新生儿受到刺激表现为全身性乱动随着神 经系统快速发育: 5岁左右能比较容易形成阅读和写字的条件反射 6岁能形成 比较抽象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模仿性 和想象力,注意力的稳定性也增强了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 1)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5岁时抑制能力较差 所以对已形成的不良习惯要改正较困难,要逐渐 加以纠正 2)兴奋过程易于扩散,以致动作的方向和力量都不 够精确,出现全身性的粗大动作和全身性的反应 3)随年龄增长,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在增强 兴奋过程增强使幼儿睡眠时间减少,抑制过程增强, 使幼儿学会控制自已的行为和精确进行各种活动。

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 1、睡眠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能消除神经细胞的 疲劳 2、能量消耗减少,脑细胞的重要成份磷脂类合成 加速 3)生长激素主要是在睡眠时分泌 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 年龄新生儿1岁2岁4岁713 岁 成人 睡眠时 间 18201415121311129108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