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DP三种计算方法缺点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92KB
约3页
文档ID:440801064
GDP三种计算方法缺点_第1页
1/3

GDP的三种计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全部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反映了生产活动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其实物表现为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总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以下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盈余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三种方法实际上是最终产品的总流量在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阶段分别以产品、收入和支出体现出来的总量指标从理论上讲,三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应是一致的,但实际中会有差异这是因为三种方法估算国内生产总值资料来源的渠道不同,通常支出法得到的数字会更标准支出法GDP计算有严重的误解支出法GDP的由来是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的收入支出恒等式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总收入总支出包括:总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转移支付+折旧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消费+政府购买+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中间产品)+净出口在生产法计算GDP时,利息、租金(例如土地转让收入)是中间投入,换句话说生产法计算GDP时,利息、租金不是GDP的构成。

事实上总支出并不是支出法计算的GDP,两者很像,但不是一回事GDP中的存货变化是最终产品,总支出的存货投资是中间产品政府购买也未必是政府消费总收入与收入法计算的GDP构成也不同,例如营业盈余不等于利润收入法计算GDP中不包括利息、租金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也不知是哪个环节出错理论上,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GDP应该近似,但造成GDP水分很大的原因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是执行力和监督力度问题中国GDP统计失真的原因:①地方政府要政绩的时候是一个GDP数据,要资助的时候又变成了另一个数据!地方官员造假是原因之一②与我们目前整个的行政体制和统计体制有关从行政体制来看,中国的统计部门是政府的一个部门,政府对统计数据的统计和发布拥有完全的权利,而它统计的对象又是政府的其他部门数据,这等于统计与被统计者之间是兄弟和兄弟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全国人大对统计数据的监督缺乏力度,这种状况使得我们的统计很难有独立性,所以统计出的数据也很难是客观准确的数据③中国是一个大国,这样大的国家的统计一定要搞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一个好处就是调查和被调查者之间没有利益关系④不同部门之间在统计指标的口径上也存在相互不一致的地方。

⑤在每一季度过后约20天,中国政府便会公布以现价计算的GDP绝对值,和以不变价计算的GDP增长率除总数外,中国政府还公布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GDP现价绝对值和以不变价计算的增长率这八个数字就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季度GDP数据至于以支出法计算的GDP,则只会在次年年底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发表,因此影响了时效性⑥中国政府只公布支出法GDP的现价绝对值,从来都不公布以不变价计算的支出法GDP和它的组成部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