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泰勒虫病 泰勒原虫是寄生于哺乳动物血液细胞及其相关组织细胞中的一类原虫,多种动物都有泰勒虫寄生,引起严重疾病,给畜牧也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一)重要病原分类Apicocomplexa(复顶亚门) Piroplasmea(梨形虫纲) Theileriidae(泰勒科) Theileria(泰勒属) T.annulata(环形泰勒虫) T.sergenti (瑟氏泰勒虫) T.hirci(山羊泰勒虫) 2(二)宿主和寄生部位宿主:牛、羊、野生动物寄生部位:巨嗜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媒介:蜱;分布:西北、东北和华北等;症状:高热稽留、贫血和体表淋巴结肿大3(三)形态n红细胞内:配子体,多种形态;n巨嗜细胞和淋巴细胞内:裂殖体(石榴体,柯克氏篮体),圆形、椭圆形或肾形,位于寄生细胞内或散在于 细胞外451、 T.annulata血液型虫体(配子体):寄生于红细胞内,有圆环形、杆形、卵圆形、梨籽形、逗点状等多种形态,其中以圆环形和卵圆形为主裂殖体(石榴体):寄生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圆形、椭圆形或肾形。
位于寄生细胞内或散在于 细胞外媒介:璃眼属的蜱,我国主要是残缘璃眼蜱属于期间传播6T.annulata7T.annulata82、T.hirci红细胞中虫体:形态多样,与T.annulata相似,以圆形最多裂殖体:形态与T.annulata的裂殖体相似媒介:在我国主要是青海血蜱属于期间传播9T.hirci10T.hirci散在裂殖子散在裂殖子113、T.sergentin红细胞中虫体:形态多样,与T.annulata的区别是以杆形和梨籽形为主n裂殖体:形态与T.annulata的裂殖体相似n媒介:血蜱属的蜱,在我国主要是长角血蜱12T.sergenti13(四)生活史(以T.annulata为例)1)子孢子随蜱唾液 牛 淋巴细胞和巨嗜细胞 进入全身 裂殖生殖 大裂殖体2)裂殖生殖反复进行,部分形成小裂殖体(有性) 配子体(in red cell) 小裂殖子 3)蜱吸入配子体,变为大、小配子,结合成合子,转变为动合子 进入蜱的肠管、体腔;当蜱蜕化时,虫体进入蜱的唾液腺细胞,形成合孢体,进行孢子生殖,产生子孢子。
141516(五)流行病学1)媒介:多种璃眼蜱可以作为传播媒介;)媒介:多种璃眼蜱可以作为传播媒介;2)传播方式:期间传播;)传播方式:期间传播;3)发病季节:)发病季节:6月始,月始,7月达高潮,月达高潮,8月渐月渐 平息;发病动态与璃眼蜱的消长规律一致;平息;发病动态与璃眼蜱的消长规律一致;4)成虫寄生期:)成虫寄生期:5~7个月;个月;5)发病年龄:)发病年龄:1~3岁高;岁高;6)病死率:)病死率:16%~60%;;7)疫区牛:多隐性感染,带虫免疫现象普遍疫区牛:多隐性感染,带虫免疫现象普遍17(六)致病性n局部:侵入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分裂繁殖,虫体和 毒素直接破坏寄主细胞,细胞坏死、增生,局部充血、渗出增加,出现急性炎症;n全身:虫体在局部淋巴结和全身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分裂繁殖,全身出现淋巴结、脏器出现与局部相同变化,病畜全身症状;虫体代谢产物和坏死病理组织、细胞进入血液,导致严重的败血症,出现高热、贫血、出血等;n贫血:大细胞低血红素性贫血。
18(七)症状n潜伏期14~20天;3~20天死亡;n高热:病初40~42℃稽留热,然后41℃;n全身症状:精神沉郁,……,呼吸加速,心率加快;n黏膜黄染,出血,水肿;n食欲下降,消化系统紊乱;n体表淋巴结肿大,触痛;n血常规检验:贫血,红细胞下降,血沉快,红细胞异形19(八)病理变化n全身性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肾、睥肿大,切面湿润,质脆n皱胃的特征性病变:黏膜肿胀,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伴有大小不等暗红、黄白色结节;结节局部出现大小不一的溃疡、糜烂,严重病例溃疡或糜烂的黏膜面积占全部黏膜的1/2以上20212223242526(九)诊断n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季节、过去流行情况;n症状:高热稽留,体表淋巴结肿大;n特征性病理变化:皱胃溃疡、全身性出血和淋巴结肿大;n病原检查:血片检查和淋巴结穿刺,查验血液型虫体和裂殖体;n红细胞染虫率的动态变化27(十)治疗 n磷酸伯氨喹啉(Primaquine, PMQ),0.75~1.5mg/kg体重,每日口服一次,连用3dn三氮咪(贝尼尔Berenil),7mg/kg体重,配成7%的溶液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d,如红细胞染虫率不降,还可再用药2次。
n新鲜黄花青蒿,每日每牛用2~3kg,分2次口服用法:将青蒿切碎,用冷水浸泡1~2h,然后连渣灌服n有用青蒿琥酯、长效土霉素(20mg/kg体重,肌肉注射)和常山酮治疗该病的报道n对症冶疗和支持疗法28(十一)预防n灭蜱:消灭圈舍蜱和牛体上的蜱n防止蜱接触牛体:定期离圈放牧(4~10月份);引入牛时,防止将蜱带入无蜱的非疫区n流行区疫苗免疫:应用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对牛进行预防接种接种后20 d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时间为1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