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的原作者是英国外交部首席翻译林超伦笔记是高级口译的关键使用笔记,是为了补充大脑短期记忆和耐久力的不足,以保证译文的精确度,并保证其不受讲话人持续时间的影响如果完全依赖记忆,又没有异常的天赋,即使精力充沛的年青人,也不能胜任高级口译对精确度和耐久力的要求实际例子,我在工作中多次碰到过高级口译员没有不靠笔记的但是,高级口译使用的笔记与一般的概念,风马牛不相及以下,我将为各位介绍自己多年来琢磨发展出来的一套方法这套方法以笔记与大脑短期记忆互动,辅之以同声传译中惯用的断句,以及其他翻译技巧方法的核心是笔记请注意,每个人的记忆,思维,和反应都有各自的特点没有必要全部照搬我的方法最好用的笔记方式是你自己发展出来的,适合自己的系统我的介绍是为了给你开个头,起个指点方向,打开思路的作用比如,笔记越简单,记录就越迅速但笔记简单了,对短期记忆的要求就相对提高了所以,笔记多少为最佳,因人而易,需要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平衡各条要点相辅相成,也有一个掌握好平衡的问题,也不是绝对的,也需要你走出自己的路这些要点是:1. 少写多划划线条比写文字快线条形象,相当于翻译的"半成品",有助译员眼看笔记,口出译文两种情况下应该尽量用线条:表示动作和动态的词句。
比如,以上升的斜线代表"发展","增加","进步","进一步";以下降的斜线代表"减少","下降","恶化"等等 表示因果或前后关系的词句比如,用一条线代表"因为/所以","…之后","在…之前",以体现出上下前后之间的关联关系 2. 少字多意养成一个词的笔记不超过一个字的习惯中文里有大量的词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只要看到其中一个,你的短期记忆就应该能够补齐其余的字不必多写比如,"中国"最多写个"中""北京"最多写个"北"英文词也同理处理"politics" 最多写"poli","government"最多写"gov",等等另外,需要培养以笔记与记忆互动;看到一个字能说出几个字,甚至一串词的能力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这不难比如,谈中国的近况,听到"改革,开放"记一个"改"字,不难从短期记忆中说出原文听到"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记"PM",也同样能说出原文3. 少线多指通用一小组线条/标记否则在自己本来熟悉的中英文之外,又编出一套自己不熟悉的文码使用,会导致需要想一想用哪个符号的情况,适得其反4. 少横多竖采取从上往下的阶梯结构记录,尽量少用通常书写时的横向记录。
阶梯结构形象地体现出上下文的逻辑结构,简化了译员的思维过程,方便出译文5. 快速书写必须发展自己的汉字快速书写系统口译笔记完全是自己看,而且只需要几分钟之内能看懂就行很多汉字笔划减少后,并不影响确认我这里讲的不是潦草,而是除了实际口译经常不得不潦草之外,花一些时间,把练习中或口译工作中常用的字琢磨一下,看看可以怎样减少笔划,或理顺笔划,一笔成字6. 明确结束口译中,讲话人说一段,停下来让译员译一段,然后再继续这样,上一段话和下一段话之间,必须有明确的界限上一次的结束点,就成了下一次翻译的开始点其重要性在于,如果笔记是从本子的1/3处开始的,下一段话可能写了2-3页,翻回来口译时,眼光无法确定这页上面哪一条线,或符号是这次翻译内容的开始点所以需要标明 请看示范:(小组发言的编辑不支持表格,所以只能用竖排的方式,理解意思就OK啦^^)Following the 1997 election, in which the Labour Party came to power, the macroeconomic policy framework has been reformed.The aim of this reform is to help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improved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I would like to explain the key features of the UK economic policy framework, identify the key institutions, their leaders and their main responsibilities. There are three main institutions.第一段:第一层次:一个箭头,加97,再加"选",足以帮助短期记忆,说出译文:"1997年大选之后"第二层次:一个"工"加圆圈,提醒"工"字后面还有话。
另外,一条垂直线体现出第二层与第一层有关联此后一个箭头,再加"权",足以帮助短期记忆,说出译文:"工党上台掌权"第三层次:一个"M"加圆圈,提醒"M"字后面还有话从短期记忆中回顾出"宏观经济框架"接着,一条横线体现关联,线后一个"改"字,于是补齐译文:"对宏观经济框架进行了改革"最后划圈,带横杆,表示本段讲话到此结束备注:使用的4个汉字都经过"理顺"其中2个是一笔成字第二段:承上启下:一划从上段的"改"字左斜拉下来,接着往右一拐弯足以从短期记忆中回顾出:"改革的目的" 第一层次:写一个 "框"字从短期记忆中顺着上文,不难说出:"是为了提供一个框架"届此,听到"improved",随之划一条上行箭头,再补一个"M"加圈, 提醒"M"字后面还有话这样就不难说出:"以改善宏观经济稳定"若担心"M"不够,则可以加"稳"字,或一条水平横线代表之第二层次:此时,已听到"and economic growth",于是在"M"之下写"经"字,或"E"外带上弧线这就不难 说出:"促进经济增长 "最后划个圈,顺手一横杆,表示本段讲话到此结束备注:采用了同传里的断句和变通技巧,在"框架"后断句,"improved"翻做"改善";加"经济增长"前加"促进"两字完句。
第三段:第一层次:首先写一个理顺过的"我"字,一横杆代表所做之事,写一个"特"字加圈, 提醒字后有话至此不难说出:"我想解释一下 " 第二层次:谁的特点呢,正好是下一层的意思,于是,划垂直线表示关联,写"U" 加圈代表英国,接着写"E",如感不够,再加"P"既然前面已经写过"框"字,回手一条斜线代表之 至此已不难说出:"英国经济政策框架的特点 "第三层次:此时听到"identify the key…",警觉到这是与上文排比,立刻从"我"划下斜线,线尾接着写"机"加圈, 提醒字后有话据此不难说出:"指出主要机构 "此时听到"their leaders",顺手一横杆,写"领"字此时听到"their main responsibilities",顺手又一横杆,写"责"字 至此不难说出:"他们的领导人,他们的主要职责 "此时听到"there are three main institutions",顺手划下斜线,写"3" 据此不难说出:"一共有三个主要机构 "最后划个圈,顺手一横杆,表示本段讲话到此结束 举例讲解,告一段落我的笔记,及其使用方法说简单,也就这么简单但难在于能够熟练应用而熟练应用来自于大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