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淡水鱼苗和鱼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KB
约1页
文档ID:66278
淡水鱼苗和鱼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_第1页
1/1

一)鱼苗、鱼种的食性1.鱼苗的食性刚孵出的鱼苗,不能游动,靠吸收卵黄囊中的营养维持生命,称为内源性营养性阶段2 天后,卵黄囊由大变小,鱼苗一面继续吸收卵黄囊,一面开始从外界摄取食物,称混合性营养阶段再过 1 天,卵黄囊完全消失,鱼苗完全靠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生活,称外源性营养阶段鱼苗下塘时,体长为 7~米,体重 2 毫克左右主要以吞食的方式,摄食轮虫、无节幼体及小型枝角类鱼苗长至乌仔阶段,体长 12~15 毫米时,鲢、鳙鱼已逐步从吞食轮虫、无节幼体和枝角类等转变为滤食大型浮游植物;草鱼、青鱼和鲤鱼则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底栖生物及轮虫鱼苗体长至 16~20 毫米,鲢鱼、鳙鱼食性明显分化,鲢鱼以食浮游植物为主;鳙鱼以食浮游动物为主鱼苗长至夏花阶段,体长达 21~30 毫米,食性基本接近成鱼,均能摄食大型浮游动物,且草鱼、青鱼及团头鲂开始摄食少量青饵料2.鱼种的食性夏花分塘后,鱼种的食性更接近成鱼草鱼、青鱼、团头鲂除了仍吞食枝角类浮游动物外,大量摄食幼嫩植物及人工精饵料;鲢鱼、鳙鱼摄食水中培育的各种浮游植物和动物二)鱼苗、鱼种的生长特性鱼苗、鱼种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特别是下塘 3~10 天,如果饲养环境适宜,营养全面,管理严格,鱼苗的日增重率可达 30%~6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