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0KB
约5页
文档ID:6158538
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_第1页
1/5

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教基[2006]21 号)各市、县(区)教育局: 2001 年,根据国家级课改试验区芜湖的课改情况,省教育厅制定了“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见省教育厅教基[2001]52 号文件《关于印发〈安徽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规划〉的通知》附件),印发到省级课改试验区由于各地反映该“课程表”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主要学科课时偏紧,在大量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02 年,省教育厅对“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进行了部分调整(见省教育厅教基[2002]44 号文件《关于调整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的通知》),印发给各市教育局、各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近年来,我们发现 2003 年和 2004 年进入课改的地方不少县没有按照省教育厅教基[2002]44 号文件安排小学课程和课时,而是按照省教育厅教基[2001]52 号文件安排小学课程和课时为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扎实做好我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现将省教育厅教基[2002]44 号文件重新印发到各市、县(区),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统一规范周课时。

小学每天安排 6 节课,每周课时 30 节鉴于小学一、二年级原课表安排每周 26 节课,为了便于排课和统一放学时间,避免小学一、二年级下午只上一节课就放学的情况,统一增加到每周 30 节课安排如下:根据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教体艺[2004]10 号)要求,一、二年级增加 1 节体育课,也就是每周安排 4 节体育课,同时在没有体育课的一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安排 1 节体育活动还可以在一、二年级安排1 节课外阅读(含古诗文诵读)和 1 节活动课(有教师,含根据爱好开设的教学班活动)中小学不得擅自增加周课时二、统一规范学年教学时间小学和初中每学年教学时间 39 周,其中每学年上课时间 35 周,学校机动时间 2 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 2 周9 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 2 周(包括在 9 年级上课时间 35 周之内)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 13 周各县(市、区)教育局要严格按照上述教学时间安排每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行事历,规范开学、放假时间,不得提前安排期末考试和放假时间各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提前结束新课,不得提前组织期末考试,更不得提前放假。

学生寒暑假期间,教师应推迟 3-5 天放假,做好学期结束工作,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新学期开学前,各学校要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一周 三、统一规范作息时间中小学一律取消走读生统一到学校上早读课和晚自习的规定部分实行一天三到校的农村中小学一律改为一天两到校初中走读生到校时间每天早晨不得早于 7∶30,小学走读生到校时间每天早晨不得早于 7∶50中小学每天下午到校时间,每年 10 月至第二年 4 月不得早于14∶00,每年 5-6 月和 9 月不得早于 14∶30小学走读生下午放学时间不得迟于 17∶30,初中走读生下午放学时间每年 10 月至第二年 4 月不得迟于17:30,每年 5-6 月和 9 月不得迟于 18∶00中午在学校就餐的走读生的作息时间可以根据方便学生的原则适当调整上午到校时间应推迟,下午放学时间应提前小学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至多不超过 6 小时,低年级还应适当减少初中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至多不超过 7 小时中小学要保证学生每天有 1 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住校生可以上早读和晚自习,早读时间不超过 45 分钟,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住校生上早读和晚自习时教师应加强个别,但不得利用这些时间集体上课。

要保证初中生、小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 9 小时中小学安排走读生上早读和晚自习引发安全事故的,将从重处理学校有关责任人四、各小学要重视利用地方和学校课程开设口语交际、课外阅读(含古诗文诵读)、体育活动、手工劳作、器乐训练等和三至六年级英语活动课,加强写字教育提倡在全校范围内统一设置时间开设不同的活动课,学生可根据兴趣跨班级、跨年级选择活动五、各市、县(区)教育局要在今年 8 月 20 日前将本《通知》转发到各小学和初中,并在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检查中,将执行本《通知》精神列为重要内容各小学和初中要认真对照自查,严格按本通知精神安排课程、课时、作息时间和学期教学工作各地在执行本通知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我厅基础教育处二○○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关于调整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的通知(安徽省教育厅教基[2002]044 号)各市教育局,各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 为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组织好我省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我省当前省级新课程实验区选用教材的情况,对原《安徽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规划》所附的“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进行了部分调整。

现将调整后的“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各省级新课程实验区从 2003 年春季新学期起,按调整后的课时安排执行一、调整后的课程安排表有两种:表(一)供选择分科课程的实验区参照执行;表(二)供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的实验区参照执行二、初中阶段的学校在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相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三、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还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运动会)、心理健康活动等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同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相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四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信息技术教育课 1 节,七至九年级信息技术教育总量不得少于 68 课时,每学年课时及周课时数由各校自定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内容。

学校在考虑学年教学计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四、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国防、安全、法制等专题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不要专门编写面向学生的读本,加重学生的负担五、一至六年级设体育课(含健康教育),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应在相关体育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但不得组织笔试六、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一、二年级各开设手工课 1 节,三至六年级各开设英语活动课 1 节(或短课 2 节)写字、口语交际、课外阅读、语文和数学等学科实践活动课可在地方与学校课程课时中安排七、农村初中要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城市初中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所需课时在地方和学校课程的 课时中解决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一)年级九年总课时(节)周课 年级时数课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品德与生活 2 2 140品德与社会 2 2 3 3 350思想品德 2 2 2 206696语文 8 8 7 7 7 7 6 5 6 2123数学 4 5 5 5 5 5 5 5 5 1530外语 2 2 2 2 4 5 5 760历史 2 2 2 206地理 2 2 140 346国家课程科学 2 2 2 3 315 657物理 2 2 136化学 2 66生物 2 2 140体育 4 4 3 3 3 3 3 3 3 939音乐 2 2 2 2 1 1 1 1 1 453美术 2 2 2 2 1 1 1 1 1 453 906小计 3 3 3 3 3 2 2综合实践活动 其中:信息 技术教育 1 1 1 各校自定 661地方与学校课程 5+3 4+3 2 2 3 2 3 2 3 904周课时总量(节) 26+4 26+4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学年总课时(节)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注:1-9 年级每学年上课时间 35 周;学校机动时间 2 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 2 周,9 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 2 周(包括在 9 年级上课时间 35 周之内)。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 13 周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二)年 级周课 年级时数课程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九年总课时(节)品德与生活 2 2 140品德与社会 2 2 3 3 350思想品德 2 2 2 206696语文 8 8 7 7 7 7 6 5 6 2123数学 4 5 5 5 5 5 5 5 5 1530外语 2 2 2 2 4 5 5 760历史 2 2 2 206国家课程地理 2 2 140 346科学 2 2 2 3 315物理 2 2 136化学 2 66生物 2 2 140657体育 3+1 3+1 3 3 3 3 3 3 3 939艺术 4 4 4 4 2 2 2 2 2 906小计 3 3 3 3 3 2 2综合实践活动其中:信息技术教育 1 1 1 各校自定661地方与学校课程 5+3 4+3 2 2 3 2 3 2 3 904周课时总量(节) 26+4 26+4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学年总课时(节)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注:1-9 年级每学年上课时间 35 周;学校机动时间 2 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 2 周,9 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 2 周(包括在 9 年级上课时间 35 周之内)。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 13 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