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去远方》课程纲要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48KB
约16页
文档ID:467160898
《去远方》课程纲要_第1页
1/16

《去远方》课程纲要第一部分:课程概览一、 基本信息1.合用年级:小学3—6年级2.学时数量:16学时二、 课程简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尚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远方不止用于“憧憬”,再美好的远方也可以从脚下生发本课程依托于“设计一份以小组为单位(6-8人)出行的七天旅行筹划方案”的项目学习,通过“旅行的意义“、”旅行目的地“、”旅行筹划“、”旅行预演“、“方案分享”五个模块的学习,引导孩子们理解制定旅行方案所需掌握的各类信息查询、筛选和整合的措施、锻炼和发展资源协调和问题解决能力,树立敢于面对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形成团队意识和责任感三、 背景分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至今的教育理念,都承认旅行对成长发展具有核心作用教育部基本教育一司在《工作要点》中更将“加强研学旅行“作为年度工作重点之一对学校提出明确规定小学中高段的学生,学习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不止局限在童话、绘本中,与现实生活直接的对话、联结感日益增长旅行,作为最自然、最直接的感知“外界人与物”的方式,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成长尤为重要——虽然课本上对自然风光、地貌特色、人文景物、风俗习惯均有解说,但在旅行中的真实体验往往更容易触动孩子们对这些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旅行过程“,前期为了实际出行的顺利而进行的各项准备,更是对资源整合、团队协作、问题解决、思考抉择能力的极好锻炼这些正是本课程的价值所在,也呼应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九大素养中的“社会责任”与“实践创新”,特别是25个细化指标中的“合伙担当”与“问题解决”素养第二部分:课程目的一、知识和技能1.通过交流加强对旅行意义的理解结识,学会选择和拟定旅行目的地,理解和收集有关该地区的都市风貌、地理特质、风土人情方面的信息,制定七天旅行线路安排,完毕手绘旅行方案图2.理解制定旅行筹划所需各项准备工作内容,学习和掌握有关技能:理解不同类型交通工具、食宿场合的查询、筛选、预订措施;学习合理的打包措施,制定物品分工携带方案;学会合理规划、分派使用旅行资金,完毕旅行资金预算方案3.可以根据旅行目的地特点,预估也许浮现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4.理解旅途中的各类“文明出行”规则,并能与自己设计的旅行方案结合、制定“文明礼仪公约”二、过程与措施1.在小组中,形成明确的分工,以小组为单位,完毕旅行方案设计及过程中的各项阶段性工作,并在全班分享2.初步学会使用互联网查找和收集信息的措施,并可以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贯彻于最后的旅行方案中。

3.尝试合理调动身边可运用的其她资源(如有出游或组织旅行经验的教师、亲友),从更多渠道获得鲜活的旅行方案制定建议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对旅行的爱好,体悟旅行对成长的意义在旅行方案制定过程中,建立问题解决能力,学会科学进行资源配备和合理决策2.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和文化差别,建立规则意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尊重她人”的文明出行意识3.锻炼共情能力,学会理解她人,建立团队合伙意识和团队责任感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课程构造(1学时/每周)教学目的第1模块:旅行意义第1学时分享课程纲要1.通过观看往年“去远方”活动视频,或分享同窗的旅行经历,激发对旅行的爱好,初步理解旅行对成长的意义2.通过教师简介,理解《去远方》课程内容和学习规定,思考和交流自己最关怀的版块或不太理解的地方,以及自己的学习期待第2模块:旅行目的地第2学时理解旅行目的地1.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想去的旅行目的地及因素,讨论拟定本组的旅行目的地,体会团队“充足发言、群体决策”的沟通模式2.能说出运用网络、书籍、采访去过的熟人等收集旅行目的地信息的不同渠道,通过练习,掌握其基本操作方式3.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单,环绕本组所选的旅行目的地,小组分工完毕有关信息查询。

第3学时绘制旅行导览图1.根据上节课学过的查询措施,对分头收集的信息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经历取舍抉择过程,最后整顿形成本组的“旅行都市概括简介”和“旅行景点安排”(即七天内要去到哪些地方)2.小组协作,以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方式(例如ppt、照片拼接或手绘)完毕本组个性化“旅行景点安排图”绘制工作第4学时最佳旅行大使秀1.各组轮流展示所绘制的旅行景点安排图和筛选理由,通过组间交流收集意见,完毕对本组方案的优化2.组间交流搜索整顿信息(即完毕教师的“任务单“时)的经验措施,清晰陈述在选择本组旅行景点中所做出的抉择、取舍心得第3模块:旅行筹划第5学时旅行分工巧安排1.针对本组旅行安排,讨论分工方式,并为每个“工种”命名2.选择自己想担任的角色,在组内“竞聘上岗”,最后形成本组分工名单,并在全班内展示简介3.在教师的指引下,建立本组合伙契约,体会团队合伙中如何更好的互帮互助、彼此支持第6学时出行交通早规划1.理解城际交通、都市内交通方式在互联网上的查询、预订措施和注意事项2.小组讨论,形成本组的“交通出行规划书”(城际、都市间交通方式选择、出行时间安排、人均价格等)3.全班展示各组方案,阐明选择过程和心得。

第7学时出行车站大考察1.运用课下时间,根据本组所选择的城际出行方式,到相应的站场进行实地考察,或通过其她有效方式,观测、记录、收集搭乘手续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考察成果,组与组之间交流不同的意见第8学时挑选住宿有妙招1.理解并掌握在互联网上查询、挑选、预订酒店的不同渠道和基本措施2.完毕本组七天旅行中的住宿地安排,并在组间交流,进一步完善本组方案第9学时舌尖诱惑莫错过1.理解并掌握几种不同的查询旅行目的地特色美食的渠道和措施2.小组内商讨决定本次旅行中,想去亲身体验的地方特色小吃清单3.结合本组旅行筹划安排(景点、时间等),拟定合适的体验时段,增添在本组旅行筹划方案中第10学时旅行线路细盘点1.综合考虑各类要去到地方的地理位置、停留时间等因素,完毕本组“旅行线路安排“,体会取舍、抉择过程2.通过组间交流,互相提出意见,优化各自方案第11学时我是管账小能手1.能列举旅行中的花销类型,通过小组讨论完毕本组旅行预算方案,建立“但是渡苛刻、也不随意挥霍”对的的消费观2.学习旅行过程中记账、管账措施第12学时我的背囊我做主1.通过小组讨论、班内分享的方式,说一说旅行物品携带的原则2.根据本组出行特性,讨论完毕物品清单,并形成携带分工。

3.通过演习,可以掌握旅行背囊打包措施第4单元:旅行预演第13学时文明旅行我最棒1.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能明确辨识旅行中的“文明”与“不文明”行为2.制定本组文明出行契约,理解文明出行的意义,建立规则意识和“尊重自然、尊重她人”的意识第14学时安全防护记心间1.通过小组讨论、全班分享,列举旅行中也许遇到的安全隐患2.各组认领一种“安全风险”任务书,讨论制定相应的应对方略,并在全班分享3.结合本组旅行目的地特性,形成本组“安全防备守则”,建立“安全出游、自我保护”的意识第5单元:方案分享第15学时旅行方案齐展示基于之前14学时的学习,整顿小组旅行方案(涉及行程景点安排、交通方式规划、酒店餐饮筹划、特殊任务达到方式等),以生动的方式进行展示、交流第16学时出行典礼最难忘1.交流课程学习感受,对比学期初,说出对旅行的不同理解2.接受教师颁发的“旅行方案完毕”证书,分享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感悟第四部分:实行建议一、 教学建议《去远方》课程有着“梦想课程“的鲜明特色:采用项目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多元体验、探究合伙” 课程主题“制定七天旅行筹划“,即是一种整体的项目学习课题且在具体课程展开中,根据”旅行筹划“的不同规定,具体又可细分为若干个小的“项目任务”。

学生在解决上述“任务“中,需要充足发挥自主性,在探究中谋求合理的解决方式课程强调“小组协作、全班分享”的讨论机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对话,彼此学习可见,虽然本课程以“旅行”为主题、但立意点不止局限于“旅行”自身:期待通过学生都非常感爱好的“旅行”这一话题,带领她们经历、感悟团队协作、问题解决、思考抉择和资源配备的过程,增进有关能力,这些都是小学中高段学生在成长中所需具有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中,除了带领学生学习旅行筹划制定的有关知识,也应当关注小组合伙学习、网络资源使用的措施学习,协助她们建立对的、可持续的旅行观、协作观,可以敢于面对问题,学会理性思考抉择1.注重引导学生敢于乐于面对旅行筹划中面临的各类问题,在不断探究中尝试调动各类资源,寻找解决方式旅行人人都喜欢,但一旦考需要制定周密、合理的旅行筹划往往不少人就犯了难:从线路安排、交通选择到食宿预订、行囊准备,事无巨细;准备过程中任何一种环节的疏漏,都也许导致旅行中的困境《去远方》课程正是从这毕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出发,带领学生们聚焦“旅行筹划制定“主题,拆解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引导学生找寻到各类可行的资源支持,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一过程完全有别于以往孩子们熟悉的学习经历:即没有现成的教科书、也没有原则的答案,教师更不会帮你判断孰优孰劣每节课中,几乎摆在孩子们面前的只是“一种个问题”孩子们需要尝试调动多种也许的资源:也许是信息包罗万象的网络世界、也许是借助身边亲友的经验、也许是源自某本书籍(固然也涉及学科教科书)的信息在与不同资源的“对话”中,学生与人沟通、信息搜索、信息整合的能力都将得到锻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故意识的为学生创设这一类“问题解决”的机会,而非直接告知“原则”或教师理解的最佳方式给孩子的探究过程“留白”,支持她们成为“自我实现者“,逐渐建立起面对问题时的勇气信心与谋求资源协助的解决能力敢于且乐于面对“变化“这一点,在实际的旅行中更是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再好的筹划也赶不上变化,旅行中的不拟定性自身就是一种可贵的体验经历孩子们在本课程中、在旅行筹划中所建立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价值观,会增进她们在实际旅行中带着一颗“平常心”、收获更有价值的体验2.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决策过程比选择自身的成果更重要在上一点中,我们提出“孩子们为解决问题,会尝试与各类资源沟通”,但当资源被调动起来,孩子们会猛然发现“问题“并非变少了、反而更多了——纷至沓来的信息,要如何筛选、如何判断?特别是当不同小组面对的是同一问题、但选择的解决方案有所差别时 ,究竟孰优孰劣。

孩子往往习惯性的想一争高下,期待教师告知那个“最佳”的选择对此,我们特别建议教师在课程实行过程中,注重对孩子抉择观的引导:有效地思考抉择过程远比某一种具体的问题成果更有价值鼓励孩子们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分享有差别性的观点,且要为自己的“个性化”说出具体的支持性理由这一过程,正是对孩子们思考抉择、逻辑梳理和观点论述能力的培养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是“老好人”的角色如果课程活动中波及到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评比“或类似安排,则可在任务发布时即与孩子们共同商定好“评价规则和原则”,最佳这个规则和原则是她们自己提出并商定的3.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1) 合理调动多种资源尽管旅行筹划的制定流程大同小异,但旅行方案的设计自身是件极具个性化的事情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不也许有效回应每个学生发出的、有关旅行方案制定的个性化疑问,例如:上海性价比最高的玩水的地方在哪里?清华大学到天安门最便捷的交通方式是什么?我想从西安给些本地特产,有什么好的推荐……教师不是百科全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