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曲阜_地方课程_教案

ths****5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1.50KB
约5页
文档ID:44121069
曲阜_地方课程_教案_第1页
1/5

1初 二 年级 地方课程 学科 课题孔府、孔庙、孔林 内容简介介绍孔子的生平,及孔府、孔庙、孔林的格局学情分析不少学生肯能已经去过曲阜,对曲阜已有所了解,因此本 节课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入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孔子 以及儒家文化知识目标大致了解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宝贵之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旅游活动中获得有用知识的能力教学 目标 教育目标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 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生平 教学难点孔府、孔庙、孔林曾经历的历史历程 教学方法小组分析法、谈话法等课前预习搜集有关三孔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料课前 准备教学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片等 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教学 程序通案学生活动个案 导入用儒家文化的文字材料导入,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一下儒家文化,然后介绍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进而导出本节课的内容:孔府、孔庙、孔林引起学生学 习兴趣教学过程教学 程序通案学生活动个案 孔子 生平 简介同学们,在中国,在东方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上,你也许读不懂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许不理解人头兽身表现什么,象征什么但是,当你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行走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异。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的个性与品格,都不难发现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孔子2教学过程教学 程序通案学生活动个案3孔庙 介绍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 551 年,死于公元前 479 年,享年73 岁孔子 3 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6 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的一生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掌握了参与贵族政治必须熟悉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掌握了>、>、>、>、>、>六经的内容,为创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孔子 30 岁设学授徒,开始了漫长的教育生涯,他首开中国私人讲学、面向民众,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51 岁时,才做了中都县令,后来曾在鲁摄相事,然而时间不长,他便辞了官,离开鲁国开始了他长达 14 年的周游列国之行孔子在 68 岁时回到鲁国,他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和文献整理上,一直到死孔庙是后人为祭祀孔子而修建的庙宇,始建于孔子死后第 2 年。

面积有 327.5 亩,仿皇宫之制,分九进院落,左右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共有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17 座碑亭、54 座门坊共 466 间,南北长约 1 公里孔庙恢宏壮丽,面积之大,历史之久,保存之完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唯一孤例孔庙大门东墙外面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碑刻,过去,任何官员至此,武官要下马,文官要下轿,以表示对孔子的尊重孔庙的第一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孟子 对孔子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 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 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以击磐 告终,比喻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石坊 上面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怪兽称“辟邪” ,也叫“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 使用的饰物 教学教学过程4程序通案学生活动个案 孔府 孔府即“衍圣公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府大门与孔庙仅一墙之隔孔府共占地 240 亩,有厅、堂、楼、房 463 间,在路布局,九进院落,东路为“东学”,西路为“西学”供游人游览的主要是中路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 1055 年)宋仁宗赐给孔子 46 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整整袭封了 32 代,历时 880 多年。

远在这封号之前,自西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就给予孔子后代众多封赐,汉代曾封孔子后代为“奉礼君”“关内候”,魏晋南北朝又封“宗圣候、崇圣大夫”;唐朝封“文宣公”;宋代封“衍圣公”,到民国孔子 77 代孔德成时,改称“奉礼官”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被称为“天下第一家”,在明代,不仅班列群官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等孔子的嫡系长支大多住在孔府,一直到 1948 年孔子 77代孙孔德成离开曲阜,迁至台湾孔府大门上方高悬蓝底金字“圣府”二字有趣的是门两边这幅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富”字缺上面一“点”,寓“富不到顶”,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章”字一竖直通“立字”,寓“文章通天”与国咸休”“同天并老”,这是多大的气派!孔子死后,葬在曲阜泗水之阳,洙水之阴,即现在的孔林,秦汉时期,孔林才不过一顷,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自汉以后,孔林先后重修 13 次,增植树木 5 次,增地 3 次,总面积 3000 余亩,周围 7.5 公里,并以高 3 米,厚 1.5 米的砖墙护之,孔林是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家庭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相传孔子死后,弟子们从各地移来奇木异草栽植,主要有柏、桧、柞、榆、楷、杨等各类树木,现在孔林内有 10 余万株树木,其中不乏古树名木曲阜是全国三大碑林之一,古碑数量最多,共约五千余块,其中孔林占三千块,林内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等书法大家的碑刻孔林内古代建筑很多,刚才我们进入的两道门分别是大林门和“观楼”,也称二林门观楼亦是鲁国故城的北城门,门上面刻有篆书“至圣林”三字5板书 设计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一、孔子生平简介 二、孔庙 1、大体格局 2、主要建筑 三、孔府 四、孔林课后 记凫峄:凫山,峄山,在邹城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依泰岱,南瞻凫峄,东连泗水,西抵兖州东方圣城”曲 阜由于是先秦时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诞生、讲学、墓葬和后人祭祀 之地,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曲阜是儒学之源,儒教之根,是儒学开山的开山 之地 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 交通发达,是鲁中南的一块宝地曲阜是古代东夷族部落居住中心,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主要地区,亦是周代东方的礼 乐之邦,孔子诞生于尼山,成长于阙里,设教于杏坛,出仕于鲁都,归葬于泗上,在曲 阜留下了众多活动遗迹。

名优特产:“鲁中五绝”在曲阜,便于携带又能体现曲阜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主要就是“鲁中五绝”,即孔府家酒、楷雕如意、全 毛地毯、龙头手杖和尼山砚石 “曲阜三宝”: 另外,曲阜特产碑帖、楷雕和尼山砚又合称“曲阜三宝”,楷雕是曲阜独有的一种工艺产品,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楷雕的原料是楷树曲阜楷雕的传统产品是手杖和如意楷木木质坚实而柔韧,有直性无横性,刻制成杖,不会暴折;折枝为杖,天然屈曲,状似龙蛇,古雅可爱楷木纹细,色呈金黄,刻制的如意,玲珑剔透,如丝不断,曲阜的特色风味小吃主要有熏豆腐、孔府糕点、山东煎饼等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 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