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机构有责任提升而不是降低公众情趣——《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读书报告当“芒果” “番茄”大行其道,当超女快男、快乐大本营长期高居收视榜高位,当沉浸在“康熙来了”的欢声中不亦乐乎,未察觉有任何不妥之时,突然见到这么一份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未料到这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关于当时新闻界状况的思索,竟对当今中国具备如此现实意义不妨作比,它就如黑夜中的一声怒吼,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如果仅止于褒扬和赞许,报告于我们恐怕无异于一部说得过去的好莱坞大片,仅留下些许畅快的回忆正如方汉奇先生所言,二十世纪以来的一百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迅速发展的一百年,也是中国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一百年作为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两大支柱之一的从事新闻和信息产品生产的媒体行业,在二十一世纪诸多问题显现,矛盾滋生,然而各方面又飞速发展的中国将迎来其重大的发展机遇期,当然,还有挑战期事实证明,大众传播媒介仅仅介绍事实是不够的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新闻出版自由委员会提出:“在环境中赋予每日事件以意义,对其进行真实、全面、睿智的报道仅仅真实地报道事实是不够的,现在需要报道关于事实的真相 ”此前, “有闻必录”的局限性损害了大众的利益。
在麦卡锡四处煽风点火,散布共产主义威胁论的谎言时,记者无权揭露其谎言,而这给美国历史带去了灾难与此同时,大众传播媒介一味迎合公众喜好同样无益社会 《新闻界》2005年第 4 期题为《增强贴近性,减少迎合度——以党报和都市报为例》的论文提到:“过分的迎合,只会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媒介所建构的文化环境变得日益感官化和浅薄化在都市报上常见为‘四色’的流行与泛滥其一为‘黑色’,即以凶杀、暴力等内容为大众传播的热点其二为‘黄色’,即把温馨的言情和刺激的性展示和性描写相结合其三为‘灰色’,以推崇闲情雅致、难得糊涂、怀旧感、虚无感等‘ 灰色 ’心态的文化产品其四为‘白色’ ,即大众文化传播中的神秘主义、迷信倾向与思潮这几年,都市报的这种渲染煽情甚至哗众取宠以吸引眼球的做法,已招来不少批评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在《时尚拼贴:解析中国电视栏目》中写道:“电视节目是一种文化工业产品,最有价值的是理念和模式,电视节目的样式是电视文化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 ”而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恰恰失掉了这最重要的一部分失却理念与模式,一味追求高收视率,以求高额广告费用,中国综艺节目,这之中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最具代表性,将媒体的社会责任弃置荒凉一隅。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指出, “新闻界应该承担起责任,根据美国所需要的那种类别、数量和质量的信息和讨论……我们建议新闻界将自己看做在进行一种职业性公共服务……一个真正的专业人士是不会为了金钱而去做某些违背职业精神的事情的” 毫无疑问, “大众传播机构有责任提升而不是降低公众情趣”这个命题对于中国新闻界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不可否认,中国新闻界当前现状有其客观原因张瑞云在其《中国传媒冲击力》报告中提到:“中国媒体虽然大规模集团化了,但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缺乏大手笔发展的经济基础 ”而这导致的影响力的不足使中国媒体难以发挥大型传媒“议题制定”的能力,对提高大众情趣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已,媒体转向关注生活枝节或向低俗之风投降但对于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而言,文化软实力显然不可或缺媒体相关功能的缺失于中国社会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容忍低俗之风是对部分国民的精神强奸既然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那么哪些措施是目前可行的呢?新闻界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记者,他们是新闻事实的直接接触者,与新闻距离最近,同时也与受众关系密切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尤其应该发挥他们的作用记者是社会舆论剑柄的拥有者,他们的巨大权力决定了他们背负着巨大的公共责任。
健全社会,公众利益必须得到维护,而在暴力机关的直接干预之外,最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媒体记者在当今的中国,由于一些机制的不健全,记者的采访自由受到极大制约,而在采访过程之中和文章见报以后,记者的人身安全又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加之薪酬较低,一些记者难免产生不满心里,进而对“潜规则”妥协为了避免这一点的发生,下列两个措施是必要的:其一,加强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这至少应该从大学高等教育开始大学生在社会各阶层中接受教育较为完备,对未来有着较多的憧憬,五彩斑斓的理想在此刻体现得尤为突出在此时进行新闻理想的教育能对他们此后几年乃至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产生巨大影响,极有可能会是他们成为“邵飘萍”式记者的巨大助推器新闻理想教育应具体而充实,引入具体案例,尤其新闻报道对公众产生较大的或正或反影响的事例,这将使学习者影响深刻其二,逐步放宽对新闻报道的限制,立法保障新闻从业者的权益民主社会舆论监督必不可少,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应该有具体时间表长期的毫无进展是不可容忍的,当然现在我们看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作为新闻学院学生,我亦拥有自己的新闻理想或许遥远,或许飘渺,但成功抑或不成功,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恪守着它,然后真切地看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