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9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雅、情愿、姿态、轮番、状况、慢吞吞、凝视、热闹、长久、平静、心情、叙述、一般话、悦耳、鼓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怀、鼓舞,懂得要主动地关怀、鼓舞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怀和鼓舞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预备 1.预备歌曲《掌声响起来》 2.课前搜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小故事,如《张海迪》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指导认读和书写,强调“落、调”的读音,指导书写“吞” 教学流程 一、播放歌曲,营造气氛,提醒课题 1.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
2.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什么? 3.课前你们已经搜集了海迪姐姐的故事,说说你的想法 4.教师出示课题:掌声 5.提问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谁给谁的掌声?为什么要给她掌声呢?掌声有什么含义? 【学生自主的质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帮忙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熟悉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读后评价 4.识记生字: (1)请同学读课后生字,留意看清字音、读准字音 反应检查重点读好以下字音症、镇、姿态、落、调” (2)请小朋友连续读课文,把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记住它 反应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3)看一看下面词语你会不会读 掌声 文雅 情愿 姿态 轮番 状况 慢吞吞 凝视 热闹 长久 平静 心情 叙述 一般话 悦耳 鼓舞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4)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要求熟悉的字,并沟通识字方法 (5)检验识字效果:通过“你指我猜”、“开火车”、扩词”的方式进展 三、再读课文,提问质疑 1.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吧我们来个读书竞赛,看谁通过读书知道得最多,体会得最深,提出的问题最好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拿出笔来写写画画 3.汇报沟通 【在初读的根底上,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写体会动口、动手、动脑,有助于中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作业超市 1.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家人听 2.抄写你认犯难写的词语 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怀、鼓舞,懂得要主动地关怀、鼓舞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怀和鼓舞 教学流程 一、渲染过渡 1.开头,英子是那样自卑、愁闷,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究竟是什么力气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掌声) 2.课文的2.3自然段就写出了英子的变化过程。
同学们先各自读课文,然后我们再来表演课文内容 3.选一名同学当英子,同学们做英子的同学,教师当刚调来的教师 【要想演好,首先要仔细读书所以,进入课堂直奔重点,让学生在读中先感受掌声中爱的力气 二、表演,深入理解 1.试演:(第一次掌声局部) 课件出示第一次掌声局部内容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局部请演员上台试演 2.评议表演 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迟疑、愁闷”词句进展评议 这一次掌声,你想对英子说什么? 英子有什么想说的? 【采纳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师生共同参加,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师生相互沟通的平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进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突破课文重点 3.配乐表演其次次掌声出示第3段课文) (1)听到这一次掌声,你又想对英子说什么呀? (2)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为什么? 4.朗读课文第3段 5.理解两次掌声 (1)在这一段中,写到了大家的几次掌声?(两次) (2)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这两句话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3)这两次掌声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支持、鼓舞;赞扬、表扬) 6.比照两个“一摇一晃” (1)出示两句写英子走路姿态的句子 在全班同学的凝视下,她最终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姿态,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7.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力气 英子走路的姿态是无法转变的,但她的心情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以士气和自信,使她从一个自卑、愁闷的小姑娘逐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同学们,你们说,掌声是什么? 大家的掌声,大家的鼓舞,大家的赞扬,使英子从今转变了自己的性格,也转变了自己的一生! 三、品读感悟 1.听课文朗读录音,小声跟读 2.分角色小组试读,你们认为该怎样来读这篇课文? 3.小组竞赛读 4.全文总结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殊是身处逆境的人;平常,我们不要遗忘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四、作业超市 1.小练笔说说生活中你见到残疾人有哪些不便利?你是怎样帮忙残疾人的? 2.和妈妈竞赛读一读这篇课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9课教案2 【教材简析】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愁闷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闹的掌声,在这掌声的鼓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士气,从今变得乐观开朗这个故事告知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逆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遗忘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屡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因此,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英子的情感变化,深刻领悟故事的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悉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理解生词意思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敬重鼓舞,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殊是对身处逆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怀和鼓舞,正确地对待自己 【教学预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1.读熟课文 2.查字典理解“愁闷、迟疑、突然、卑视”等词语 教师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感人的课文,第29课 掌声,请留意看教师写课题。
二、检查词、句 1.出示生词 昨天,教师布置同学们回家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教师想重点来检查一下这几个词语 点击出示:迟疑、愁闷、刚调来 谁来读? (个别读、齐读2遍) 2.理解词义 师:我们看到“迟疑、愁闷”这两个词语,它们的拼音一样,但声调是不同的那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迟疑:迟疑,拿不定办法 愁闷:一个人总不爱说话,成天闷闷不乐的,我们就说这个人很愁闷 师:这样看来,这两个词语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3.熟悉多音字“调” “调”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一个多音字,它还读什么?谁来看着拼音给这个多音字组出词语 4.读难读的句子 出示句子:“由于他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情愿让别人观察她走路的姿态 师:这个句子里生字多,谁来读一读? 5.熟悉多音字“落” 指出“落”在句子中读”lao”, 它也是本课要学的一个多音字这个字还读什么?谁能看着拼音给这个多音字组词语 6.齐读句子 7.了解小儿麻痹症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小儿麻痹症吗? 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又叫脊髓灰质炎。
这种病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得了这种病,往往会留下终身残疾,腿脚萎缩,走路一瘸一拐的英子就是其中不幸的一个孩子 三、接读课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1.接读课文 请5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边听边想:课文中的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在这个故事里面都有哪些角色?(教师、英子、同学们) 教师是怎样的?(刚调来的) 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学生结合课文第一段中的句子谈理解) 生:英子是一个文雅的小姑娘 师:还有吗? 生:英子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引导:你是从哪里知道出来的? 生:我是从“她很文雅,总是悄悄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看出来的 表扬:这位同学多会读书,她能从课文的词句中读出自己的理解真好!(教师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 生:她是一个孤独的小姑娘从哪里知道的? “早早地、又总是” 师引导:刚刚同学们说英子不爱说话、孤独、孤独,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它概括了英子的这些表现,哪个词?大家找一找!(愁闷) 师:后来她变成了一个“欢乐”的小姑娘,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结合课文第四段内容理解) 生:“她不再像以前那么愁闷……” 师引导:还可以说她变得怎么样了?(活泼、开朗) 四、重点探究,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此环节采纳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师生共同参加,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师生公平沟通的平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文中人物的对话,进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突破课文重点。
) (一)渲染过渡 开头,英子是那样自卑、愁闷,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究竟是什么力气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掌声) 课文的2.3自然段就写出了英子的变化过程今日我们变一种方式来学习这两段课文同学们先各自读课文,然后我们再来表演课文内容,你们觉得行吗? 要想演好,首先要仔细读书下面就请大家专心读一读课文的2.3自然段,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