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2015年6月3日 责编朱振国 美编杨阳 邮箱 dhbhnxw@今日关注热议 “祭城路更名”本报讯 这几天, 祭城路改 名受到了许多郑州市民的关注, 引发的讨论和争议也越来越 多随后, 郑州市民政局给出了 改名的四条理由, 市民对此的态 度也是褒贬不一 昨天, 大河报在官方微博上 做了 “你觉得郑州祭城路应该改 成平安大道吗? ” 的调查, 截至晚 上 7 点, 共有 441 人参与投票,385人觉得不应该, 占到了全部 人数87.3%; 觉得应该改的有56 人, 只占到12.7% 对改名持反对意见的网友 这么说: @净月无华: 留点念想吧, 别改了, 当时刚到郑州上学, 学 校就在附近, 这个字还念错, 很 有纪念意义的 @金牛座女巫: 附近居民表示不知道 不过, 也有网友觉得改名未 尝不可: @亮冰娜无穷动: 我觉得改 了好, 为何呢?祭城路, 经常有 人会念错平安大道, 一目了 然, 多好啊 @慢步人生_: 前两年看报 道说外地人老读错, 作为与国际 接轨的大都市, 这个路名有什么样的不好影响现在改了吧, 又 说没内涵, 割断历史, 真心醉了 大河报记者也接到了许多 读者的反馈。
郑州市民楚 先生说, 祭字特别的读音不是必 须更名的理由,“外地人来郑州, 就算问路或打车说到ji城路, 大 家也都知道是祭城路, 并不影响 交流 ” 张先生对祭城路很有感情,他问道:“如果是为了避免一路 多名, 那为何不把东边即将连通 的平安大道改成祭城路呢? ” 来自北京的李先生说, 北京 就有许多传统地名, 比如前门的 大栅 (shí) 栏, 是方言发音, 字 典里都查不到, 很有北京韵味 北京没有因为读音问题而改掉 大栅栏的名字, 祭城路也没必要 因为这个理由改名核心提示 | 祭城路更名争议引起部分读者对祭城历史变迁的好奇去年1月, 大河报 “厚重河南” 栏目曾做过 “祭伯城: 郑东新区 的朱砂痣” 系列报道, 介绍过郑东新区祭城地带的古老历史昨日, 本报记者再次对祭城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梳理祭祀, 就是希望祖先保 护我们, 让我们平安, 让我们 有更美好的未来这还不 行?非得改叫 “平安大道” ? 祭城路怎么能改名呢? 这路名都要改的话, 邙山要 不要改, 改叫 “幸福山” ?管 城区要不要改, 改叫 “欢喜 区” ?郑州那更得改, 繁体的 “郑” , 左边是个 “奠” , 岂不是 更得改? 祭、 郑, 都有非常美好的 含义。
周文王最懂风水, 祭 国、 郑国的国君都是他的后 裔, 国名能不讲究?作为周王至亲, 又是重要的国家, 才 能用这样美好的字眼做国 名 祭城作为地名, 已沿用 了数千年我们应该尊重历 史, 尊重祖先说重些, 这种 改名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 更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一座没有人文记忆的城 市是断层的, 是没有灵魂的, 也是没有发展潜力和宜居性 的为了莫名其妙的原因, 一次次抹杀郑州的人文记 忆, 那是一种悲哀的短视行 为我认为这个路名不能 改当初用 “祭城路” 这个名 字, 是几位学者咬牙拼命争 取来的 叫 “平安大道” 也不能说 有什么不好, 不能说不文 明但不如 “祭城路” 这个名 字, 不改好 这是一个有历史感的地 名如果我在祭城路住, 别 人问, 我把这个字写出来告 诉他, 他永远忘不了 改这个路名, 缺少对文 化的尊重不珍惜自己的历史文化, 不尊重自己的文化 渊源这个字, 这个地名, 保 留了一大堆历史记忆 叫平安大道, 很平淡; 叫 祭城路, 几千年的感觉, 有很 丰富的东西平安大道, 浮 在面上的名字, 水一冲就没 了; 祭城路, 那是有根脉的, 很深很长的根脉, 水冲不走, 拿铁锹挖都挖不走。
法国人说, 别 “为一块牛 排出卖巴黎” 我们又为什 么非得改这个路名呢?祭国为郑国所灭, 所以 如今我们这片土地叫了郑 州被灭国后, 祭国后裔祭 仲成为郑国大臣, 他与庄公 有一次著名的对话, 留下 “滋 蔓难图”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两个成语 从 《穆天子传》 中可以考 证的地名看, 周穆王这位爱 玩的旅行家在郑州就住在祭城, 且流连了不少日子, 他曾 泛舟荥泽、 圃田泽, 他的卫士 高奔戎在圃田泽抓到一只老 虎, 穆王下令用木笼子关起 来, 先运到今郑州市农业路 与花园路交叉口一带, 这地 方因此得名关虎屯; 随后他 把老虎带到今荥阳汜水, 那 里得名虎牢, 后来设置关隘, 就成了虎牢关 祭 ”有 三 个 音 : “ji” 、 “zhai” 、 “zha” 全国只有郑州 祭城这个地名读 “zha” 是念转 音了, 还是保留了真正的古音? 已经很难弄清楚了 甲骨文里有 “祭” 字, 而它所 代表的行为, 更早就有这个字 左边是 “肉” , 右边是 “手” , 下边是 “示” 含义是拿着肉祭祀天 地、 祖先、 神灵, 表达崇拜和敬 畏, 祈望国泰民安, 祈望降福于 己 在古代,“祭” 是高贵、 庄严 的仪式, 场面盛大, 又意味着美 好的祝福, 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好 的名字。
祭国故地后来叫祭邑、 祭城 乡、 祭城区、 祭城公社、 祭城镇, 3000 年位置不移、 地名不变 之所以如此, 也是因为这个 “祭” 字有值得尊重的内涵和价值, 在 人们的潜意识里, 这样的地名能 带来益处郑东新区是块古老的土 地西周时, 这里一个重要封国 ——祭国的地盘经考古发掘, 其国都位于熊儿河畔, 郑州市农 业东路与东风东路之间 (过去是 祭城镇所在地) , 该遗址是国家 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这一带自然条件相当 优越如今郑州的河流大多向 东区汇流, 古代也一样, 祭城一 带河流密布, 水土肥美, 非常适 合农耕国都东南更有方圆 200多平方公里的圃田泽, 周围 绿草平铺、 森林茂密, 群鸟翔集, 锦鳞游泳, 美不胜收 所谓人杰地灵, 祭国在此立 国, 受益匪浅近三百年中, 该 国人才辈出, 在诸多封国中出类 拔萃, 数代祭国国君, 成为周王 首辅大臣, 带领郑东新区这片土 地达到第一次历史高点 西周的史料非常珍稀, 当时 小国林立, 很多默默无闻, 偶尔 在史料中露只言片字就算不错了相比之下, 祭国的史料堪称 丰富, 不但传世文献上不乏祭国 的信息, 历代出土的西周青铜器 铭文, 近些年出土的郭店竹简、 清华简, 也都有与祭国有关的内 容。
综合各种史料, 清华大学学 者陈颖飞研究祭国国君世系, 认 为在整个西周时期, 祭国人才辈 出, 地位显赫其第一任国君祭 季官居太史, 是成康时期重要的 政治人物, 第二任、 第三任国君 更是成为周王的首辅大臣, 地位 十分显赫 第二任国君为周昭王重用, 是昭王南征的主要助手南征 规模宏大, 战果卓著, 但却以昭 王和祭公离奇的死亡告终, 因正 史记载语焉不详, 这个悲剧神秘 莫名, 成为古代最著名的悬案之 一 第三任国君是祭公谋父, 他 生活在那位爱旅游、 与西王母传 出 “绯闻” 的周穆王时期穆王在郑州一带游玩期间, 住在祭国 国都, 谋父为他写 《祈招》 之诗: “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 王度形民 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 大意是 劝穆王体恤民力, 不要太过放纵 自己的欲望按照 《左传》 的说 法,“祭父” 的劝告发生了作用, 周穆王有所收敛, 并重用祭公谋 父 祭公谋父也曾反对周穆王 对西戎开战, 主张以恩德对待四 夷, 慎用武力, 即所谓先王之道 “耀德不观兵” 祭公谋父临终 前, 周穆王向他请教 “懿德” 祭 公首先追述文王受命、 武王克商 的功绩, 然后告诫周穆王:“呜 呼, 天子!……汝毋以小谋败大 作, 汝毋以嬖士疾大夫、 卿士, 汝 毋以家相乱王室……” 这就是著 名 《祭公之顾命》 , 对后世孔子等 人影响巨大, 在西周思想流变 中, 这位祭国国君有着重要的地 位。
祭城路更名 拍砖的比点赞的多 大河报微博调查, 87.3%网友不赞成祭城路改名说不尽的祭城 断不了的文脉□首席记者 姚伟 文 记者 许俊文 摄影祭国——郑东新区的古国“祭” 的意思很美好□记者 王惟一 蔡君彦 新媒体采写 张欢 秦园园成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与祭城有关作家、 文化学者 孟宪明: 改这个路名, 缺少对文化的尊重文化学者 于茂世: 没有人文记忆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杂草丛生的祭国遗址请继续阅读A06、 A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