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主备:邱志英单元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单元目标1、会认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及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领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体会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单元重点1、会认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3、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单元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及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单元课时安排: 21《古诗两首》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2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1课时 语文园地六3课时 机动1—2课时21古诗两首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相对,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出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理解《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4、通过诗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感受重点字的意思 课型:精读课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他的作品 2.课本插图板书设计:望天门山 碧水:开、回 青山:中断、出 孤帆:日边来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 方好 美妙神奇西湖 雨 亦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示标导入:(1)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理解《望天门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4、通过诗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学习重难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3)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描写山的词语谁给大家说几个?谁还知道有关山的古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山的古诗.2、板书课题3、全班齐读课题二、查学诊断1、检测读古诗2、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诗人李白?三、导学施教(一)学习生字、读古诗1.师范读古诗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3.师指导学习重点字4、划节奏,指导朗读 (二) 读古诗、解诗意1.边读边讲解重点字词1)天门中断楚江开中断:指东西梁山被江水隔断观察图)楚江:长江(2)碧水东流至此回至:到 回:回旋(3)两岸青山相对出相对:互相面对着出:挺立,一种呼之欲出的动态4).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孤单 日边来:从太阳旁边驶来 2 指生说说诗意 (三)指导朗读 1、这首诗热情赞颂了什么?(祖国山河的壮丽,气势十分雄伟从中充分展现了诗人什么的胸襟和性格?(开阔的胸襟和热情豪放的性格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呢?2、指名有感情的朗读3、讨论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四)动手做 根据这首诗的诗意,参考书上的插图,请你用彩笔画一幅图。
1.朗读 讨论2.作画 背诵四、练测促学1、全诗四句共两层意思,前两句为第1层,侧重写天门山的_____景色,后两句为第2层,侧重写天门山的_____景色2、完成《小练习册》第( )题(相机安排)3、完成《大练习册》第( )题(相机安排)五、反馈延伸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3、作业布置:(1)默写古诗2)完成《大练习册》第( )题4、预习作业:(1)预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2)收集描写西湖的诗或文章 (3)完成《小练习册》第( )题教师相机安排)第二课时一、示标导入:(1)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4、通过诗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学习重难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3)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望天门山》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你体会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西湖,板书课题二、查学诊断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交流收集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2、指名读诗,读通、读顺3、正音:潋(lin)滟(yn)妆(zhuāng)三、导学施教(一)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2、指导划节奏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4、指导读 二)熟读成诵,体验情境1、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这首诗写出了西湖的哪些美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把西湖的美景读出来3、学生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四、练测促学1、“淡妆浓抹”与诗中( )( )相照应,“相宜”和诗中的( )( )相照应2、诗中的“西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美女( ),诗人把西湖比作她,是为了突出( )3、完成《小练习册》第( )题(相机安排)4、完成《大练习册》第( )题(相机安排)五、反馈延伸:1、我们被诗人带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如果让你用自己的方式来赞美西湖,你会怎样赞美?2、学生展示,教师简评3、作业布置(1)完成《大练习册》第( )题2)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4、预习作业:(1)预习第22课,读课文,自学生词2)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3)完成《小练习册》第( )题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内容详实的课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课文的主旨是要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为了生动描述神秘的西沙群岛,作者大量运用了书面语言,如: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交错、五光十色、绽开、蠕动、威武、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庞大、成群结队、寸步难移、栖息等这些文字不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文中的语句形象,大量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是刚学写作不久的小学生习作的典范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难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课型:精读课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生字卡、小黑板板书设计:22、富饶的西沙群岛总述: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分述: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非常多)海滩:贝壳、海龟鸟(多)总述: 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示标导入:(一)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试着背诵第2自然段二)学习重点、难点 指导学习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三)导入新课:1、出示挂图:西沙群岛的地图,交流搜集的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富饶的西沙群岛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学生书空后齐读课题)二、查学诊断1、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我会认”的10个生字和“我会写”的13个生字,通过多种形式认字:集体认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编谜语,组词、造句、找反义词、找近义词等,帮助学生识记生字2、检测读课文情况三、导学施教(一)读课文,理清思路1.课文围绕西沙群岛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大家打开课文默读,找一找,圈一圈,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来说一说全班交流二)细读课文,学习第二自然段1、课文围绕风景优美写哪些景物?2、观察课本插图,细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海水的句子3请大家自由朗读这句描写海水的句子4、指导朗读,读后学生点评5.全班齐读6、教师引读7、师生合作读: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美丽的景象呢?8.指导背诵四、练测促学:1、把词语补充完整,再试着写几个带有数字的词语千( )百( ) ( )( )( )( )五( )十( ) ( )( )( )( )2、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圆溜溜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飘飘摇摇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3、完成《小练习册》第( )题。
相机安排)4、完成《大练习册》第( )题相机安排)五、反馈延伸:1、教师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得2、布置作业(1)摘抄课文中的词语及句子2)背诵第2自然段3、预习作业:(1)读3—6自然段,找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2)完成《大小练习册》第( )题相机安排)第二课时一、示标导入:(一)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3、积累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二)学习重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三)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跟随作者的描述,初步感受了西沙群岛回忆一下,西沙群岛在你的印象中是怎么样的?你能以“啊──”为开头,并用上课文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词语来感慨一下吗?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二、查学诊断1、听写词语2、背诵第二自然段三、导学施教指名读3—6自然段,交流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一)指导学。